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人的发明”意味着一个重大的教育学问题,斯蒂格勒为此提供了一种技术哲学解释。通过解读爱比米修斯原则与普罗米修斯原则,斯蒂格勒确立了发明问题的先行缺陷结构,即人的意外悬临必须求助于体外“义肢”。在此基础上,借助现象学方法,通过整合多学科性的技术哲学理论,特别是深描勒鲁瓦-古兰确认的考古人类学成果,斯蒂格勒指认,人是一种“义肢”性存在,“人的发明”乃是区别于动物遗传性获得的“后种系生成”,其隐秘机制即“谁”与“什么”的双重“延异”。教育作为一种“义肢”,与“人的发明”具有深度意蕴关联。“教育即‘人的发明’”这一命题可以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三个层面得到解释,三者构成一种个体生命进阶的教育性秩序,主要表现在个体教育生命原初背景的奠定及其进一步在异质性场域的打开,以及作为一种延展性生命空间的拓宽。随着“义肢”生命助产性滑向对人的本质性奴役,教育必须警惕臣服性技术接受,重视抽象性思维能力塑型,以及强调泛在性具身认知以抵御现代技术的座架风险。  相似文献   

2.
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神用土、火等元素混合造成各种生物,并命令普罗米修斯和艾比米修斯把它们装备起来。艾比米修斯主动要求为各种生物装配手段,让普罗米修斯负责检查。但艾比米修斯智慧不够,他把所有的手段都给了野兽,人却成了一无所有者。普罗米修斯发现时,指定人出世的时刻已经到来,在找不到补救方法的情况下,普罗米修斯就到冶金之神赫斐斯特和智慧与技术女神雅典娜那里偷来技术与火,  相似文献   

3.
斯蒂格勒技术哲学认为,人类缺乏足以维持自身生存的本能,必须借助于外在于自身的技术而生存。这一假设来自于勒鲁瓦-古兰的外在化思想。其认为,人类的进化就是逐步地把自身机体官能外在化于技术物体之中的进化。外在化思想逻辑推演到尽头就会出现技术架空人类的结论。为了制衡外在化思想,斯蒂格勒吸收并拓展了西蒙栋的个性化思想。西蒙栋不认为技术物体能够个性化,但斯蒂格勒赋予技术物体能够个性化的能力。外在化思想和个性化思想构成了斯蒂格勒技术哲学的内在张力,这一张力结构为斯蒂格勒的技术哲学打开了全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4.
致使概念是指致使者通过致使力的传递作用于致使对象使之产生变化的概念.文章从认知语言学的原型理论出发指出了这一概念的原型和非原型,以及由原型向非原型转化的过程中人类所运用的认知机制.对这一概念的探讨将帮助我们了解人类认知的发展规律,并深入地掌握语法层面的各种致使结构的生成及其所表达的涵义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潘多拉的盒子:“潘多拉”是希腊神话中的第一个女人。普罗米修斯盗火给人类后,主神宙斯为了报复,就命令火神用黏土做成美女潘多拉,送给普罗米修斯的兄弟厄庇米修斯做妻子。潘多拉貌美性诈,私自打开宙斯让她带给厄庇米修斯的一只盒子,使盒子里装的疾病、疯狂、罪恶、嫉妒等祸患一齐飞了出来,只有希望留在盒底,使人间从此充满了各种灾祸。后来人们在写文章时就常用“潘多拉的盒子”这一典故比喻灾祸的来源。橄榄枝与和平鸽:据《圣经》中的《创世纪》载,上帝降洪水灭世时,诺亚制作成方舟避难。洪水泛滥了150天后逐渐消退,方舟被搁浅于山巅。诺…  相似文献   

6.
斯蒂格勒的“第三持留”思想将人的问题与技术问题直接联系起来且蕴含着重要的教育哲学意义。文章对“第三持留”进行存在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将人、技术和教育联系起来。研究发现,教育建立在“心理—集体—技术”三重个体化的基础上且与技术统一于“人之为人”的发生过程之中,显现出其面向未来的存在论意义;此外,数字技术正在异化教育,比如:瓦解作为地方性实践的公共教育,教育商品化和资本僭越导致去个体化,最终可能会造成教育存在论意义的丧失。围绕斯蒂格勒的相关思考,应对当前的教育困境需要强调学习者的生存主体性,倡导全社会的负责任创新以及在转型中找回教育的存在论意义。  相似文献   

7.
技术代码概念是芬伯格整个技术批判理论体系的基石,在技术代码概念的基础上,芬伯格构建了技术工具化理论,提出了技术民主化方案,指明了可选择的现代性道路。技术代码是一个重要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潘多拉的盒子潘多拉是希腊神话中第一个尘世女子。普罗米修斯盗天火给人间后,主神宙斯为惩罚人类,命令神用粘土塑成一个年轻美貌、虚伪狡诈的姑娘,取名“潘多拉”,意为“具有一切天赋的女人”。并给她一个礼盒,然后将她许配给普罗米修斯的弟弟埃庇米修斯(意为“后知”)。埃庇米修斯不顾禁忌地接过礼盒,潘多拉趁机打开它,于是各种恶习、灾难和疾病立即从里面飞了出来。“潘多拉的盒子”被用来比喻造成灾害的根源。达摩克利斯剑达摩克利斯是希腊神话中暴君迪奥尼修斯的宠臣,他常说帝王多福,以取悦帝王。有一次,迪奥尼修斯让他坐在帝王的宝座上…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核心素养的概念,其实从宏观层面考察,这一概念融汇了哲学、教育学等诸多学科的相关研究成果。本文从深层次的语文素养内涵出发,对这一概念的历史源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论述,阐释了语文素养对于人的读书求知、人格的健康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杨利慧对神话界定进行反思,提出"神话主义"这一概念,为学者们研究中国当代神话传统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梳理"神话主义"的理论渊源并对这一概念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1.
在麦克道尔所遭受的众多批评中,比较有趣,同时也比较严厉的一种观点认为,他对感觉经验的自然主义构想会落入塞拉斯所抨击的一类最为深刻的所与神话,即范畴性所与的神话。在对这种批评的回应中,占据其核心的是麦克道尔对意向性概念的阐释,他强调自己对这一概念的理解比塞拉斯更能够保留先验哲学的要义。然而我们认为,麦克道尔依据这一概念对批判的回应非但无法自圆其说,甚至更加印证了范畴性所与在其哲学思辨中根深蒂固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2.
当海德格尔用时间观照此在时,斯蒂格勒走向了用时间观照技术的理论构境,通过强调技术作为人之本质的第二起源,以此说明技术与人在时间当中的本体论关系,这就是技术现象学。藉由技术现象学的三级结构,斯蒂格勒揭示了人性结构在本体论意义上的代具性特征,以及记忆结构在技术层面的持留特征,并由此说明了此在如何存在的时间性与历史性原则。但由于第三记忆的外在化与客观化特征,记忆在实现从原初性感知向时间性持存转变的同时,也呈现出主观感知能力与客观记忆体系之间的矛盾关系,并且这种矛盾一直延续至第三持存向数字持存的演变过程之中。前者作为意识的代具曾发挥着补足认知结构的作用,而后者则成为了代具性的意识,在掏空内在知性结构的同时重塑出一个外在化的意识主体。因此,在斯蒂格勒技术现象学的理论视域中思考数字持存的核心议题在于,如何寻找从数字持存向“数字药物”转变的可能性契机。  相似文献   

13.
试论爱国主义及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一般而言,爱国主义是对自己祖国和民族的爱。然而,这一说法仅仅道出了部分涵义。爱国主义这一概念包含着三个层次的内容。首先,爱国主义是对家园的爱和对作为家园的祖国的爱。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国”的原始意义是指特定的共同生活区域,即我们现代意义的家园。“国”的繁体字“國”,是由甲骨文“或”演变而来的。古时“或”称“国”。到  相似文献   

14.
杨启帆 《海外英语》2014,(18):267-268,275
感知是人类最基本的经验之一。然而,语言学家们对感知的相关研究主要停留在句法层面。很少有人从概念范畴的角度来对其进行研究。文章以原型理论为基础,探讨了感知概念的生成,感知概念的原型与非原型,以及由原型向非原型扩展过程中所运用的认知机制。对这一概念的探讨将帮助语言学习者更好地了解人类认知的发展规律,并深入地掌握句法层面中各种感知结构的生成,及其表达的各种涵义。  相似文献   

15.
一、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的涵义 对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的涵义目前学界还没有一个完全标准的界定,要构建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课堂就应该先理解这一概念,要理解它可用三个相关的概念为基础并加以概括和归纳,按照从大到小范畴是:第一个概念就是生活。生活就是生存、活着,但又不仅仅是生存、活着。因为生存、活着是为了生活,而生活却并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活着。因此,从哲学意义上讲,生活是指处在主体问际的人与环境相互作用、满足需要、创造意义的过程。第二个概念是生活化教学。  相似文献   

16.
在西方美学和文艺理论史上 ,想象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艾迪生对想象的研究比同时代的美学家更深刻。本文勾勒了想象这一概念的在西方美学史上的流变 ,论述了艾迪生想象理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感知是人类最基本的经验之一。然而,语言学家们对感知的相关研究主要停留在句法层面。很少有人从概念范畴的角度来对其进行研究。文章以原型理论为基础,探讨了感知概念的生成,感知概念的原型与非原型,以及由原型向非原型扩展过程中所运用的认知机制。对这一概念的探讨将帮助语言学习者更好地了解人类认知的发展规律,并深入地掌握句法层面中各种感知结构的生成,及其表达的各种涵义。  相似文献   

18.
人文论和工具论足近二十年来关于语文教学本质论争的重要内容。争论的双方实际上是在相当宽泛的意义上使用了“人文”这一概念,并没有对“人文”这一概念进行澄清。对内涵和外延都没有得到明确界定的概念进行的这场论争虽然进行的很热闹,  相似文献   

19.
分数意义是小学数学中一个重要概念。学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以后学习分数、百分数、繁分数四则运算和应用题,以至初中阶段分式、繁分式的学习。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对这一概念安排了两个阶段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20.
意象说难     
本文认为:意象是与意境不相同的两个概念,把意象泛而化之,这是不可取的。本篇文章主要从意象这一概念的起源、发展及内在意义上来探讨意象这一概念,在此呼吁意象古义的复苏与回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