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喜欢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体现,而学习更是实现幼儿启蒙教育的关键方式,因此课程游戏化是提高幼儿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在游戏中我们老师的爱就是有目的的观察和有效的引导,为幼儿创造一个自主宽松的氛围,让游戏变成幼儿自己的游戏,做到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原则。基于此,本文通过研究幼儿游戏与心理的特点,让幼儿在游戏中遇见精彩。  相似文献   

2.
《指南》中指出: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温州是个多雨的地方,为保证孩子每天的运动量,本文通过在特殊的气候里,教师与幼儿共同打造低结构室内体锻为基本内容,探索室内体锻创设的关键性价值和满足幼儿在游戏式室内体锻后所带来的一系列发展,提出教师应学会有效的观察、引导、放手、发现幼儿运动下的真游戏,将运动乐趣归还于幼儿。  相似文献   

3.
晨间游戏包括晨间桌面结构游戏以及户外游戏,它是一项有效调动幼儿自主性、参与性、创造性的游戏,深受幼儿喜爱。要开展好晨间游戏,教师必须认真组织与精心指导,从而提高幼儿游戏活动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4.
自主性建构游戏是一种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自由、自主的游戏,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游戏。但幼儿受年龄和经验限制游戏中存在缺乏目的性和方向性,盲目搭建,游戏的水平较低,这就需要教师细致观察幼儿游戏行为,准确判断介入指导的时机,并开展有效的指导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幼儿音乐游戏的概念介绍为切入点展开论述,阐述幼儿音乐游戏的科学性,分别从音乐游戏能够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音乐游戏能够提高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以及音乐游戏能够发展幼儿的音乐能力三个角度详细阐释音乐游戏开启幼儿能力提升的快乐之路。  相似文献   

6.
幼儿年龄小,他们活泼好动、自制力差、爱模仿、情绪性较强,而游戏正好可以满足幼儿的这些特点。本文从多个方面看论述了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游戏适合幼儿的特点;游戏协调了幼儿之间的关系;游戏调动了幼儿的活动积极性;游戏培养了幼儿的良好性格;游戏发展了幼儿的智力;游戏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常常以游戏为主要教学方式来进行日常幼儿活动,幼儿的年纪偏小,因此在幼儿园中,普遍以游戏为主。因此在幼儿游戏中,教师如何介入幼儿游戏和何时介入幼儿游戏都是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关键之处。本文主要探讨教师对幼儿游戏介入的合适时机与教师如何在幼儿游戏中将游戏的功能作用发挥到最大的效果,以期提高幼儿教育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陈鹤琴先生说过,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是儿童的工作,也是儿童的生命。自主性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游戏之一,也是幼儿主要的游戏,对幼儿早期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但在游戏的开展中还是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自主性游戏的效果,下面我将结合一些我平时观察到的事例,对影响幼儿自主性游戏效果的因素进行简单探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我们从观察入手,以建构游戏为例,以点带面,发现大班幼儿合作交往的具体表现,梳理归纳幼儿在游戏中合作行为和交往方式的特点,并寻找合作交往的有效策略,从而让建构游戏成为一个动态性的游戏活动,无形中提高了幼儿合作和交往能力,达到幼儿的个性和谐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陈鹤琴先生说过,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是儿童的工作,也是儿童的生命。在幼儿园中以游戏为孩子们的基本活动,几乎所有的幼儿都喜欢游戏,并且都在游戏中乐此不疲地享受着其中的乐趣。自主性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游戏之一,也是幼儿主要的游戏,对幼儿早期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但在游戏的开展中还是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自主性游戏的效果,下面我将结合一些平时观察到的事例对影响幼儿自主性游戏效果的因素进行简单探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自主游戏是幼儿自主的、完全由幼儿自动发起的、以游戏本身为目的的游戏。本文从自主游戏方面探讨如何在教学中实施自主游戏,在这一过程充分发挥幼儿兴趣、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角色游戏中,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兴趣、需要,进行思考来开展游戏,教师则在幼儿游戏的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根据幼儿活动时的具体反映及时予以调整和启发,常以一种积极鼓励的态度对待幼儿与众不同的创造性举动。  相似文献   

13.
建构游戏是幼儿利用建构材料对物体进行造型的活动,是幼儿园三大创造性游戏之一,被誉为"建造工程师的摇篮",对幼儿的发展有着独特的价值[1]。本研究以建构游戏为媒介,从儿童学习品质培养着手,运用事件取样法,对L幼儿园3-6岁幼儿建构游戏坚持时长、社会性游戏水平、游戏中断原因等方面进行观察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幼儿建构游戏坚持时长呈稳定上升趋势,小班坚持性时长不稳定、中班幼儿坚持时长集中在10-19分钟,大班幼儿坚持时长集中在15-24分钟;2.小班幼儿大部分都是受其他事物影响或对搭建主题不熟悉、不感兴趣转移注意力而中断游戏,中班幼儿大部分是因为建构完成而中断游戏,大班幼儿大部分是由于活动结束而中止游戏。  相似文献   

14.
游戏之于幼儿,是一项必不可少的生活内容.本文拟从觉醒游戏理论的视角,分析幼儿的游戏活动幼儿园环境刺激的关系,为幼儿罗游戏环境的创设提供思考.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教育"的理论,在生活中产生教育活动,而幼儿园的角色游戏是幼儿生活经验的真实反映,如何通过角色游戏既反映幼儿的生活经验,又促进幼儿积累新的生活经验,发挥角色游戏的真正价值。本文通过大班角色游戏的改造实践,努力创建一种更加贴合幼儿生活经验的角色游戏环境,促进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成长,从而影响幼儿真实的生活经验。  相似文献   

16.
王青莲 《科教文汇》2010,(32):57-58
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幼儿的游戏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指导游戏就需要介入到游戏中去.介入,并不是盲目地介入,而是适时介入,介入的目的是引导幼儿继续游戏,促进幼儿游戏向高一级水平发展.本文分析了教师介入游戏的适宜时机,并进一步提出促进教师适时介入幼儿游戏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游戏是幼儿生长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幼儿游戏材料也将不容忽视。游戏材料本土化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本文以常熟市游文幼儿园为例,对其环境创设、区域、角色游戏等材料的分析,归纳幼儿园本土化游戏材料的使用情况。建议开发幼儿园本土化的游戏材料,要广泛吸纳本土自然资源,有效渗透本土民间文化,让幼儿的游戏与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幼儿的游戏欲望和创造性思维,潜移默化中传承家乡的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18.
幼儿师范体育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幼儿的生长发育,教师在体育游戏化教学中注重培养幼儿的兴趣爱好,开发幼儿的智力,是进行体育游戏化教学的主要目的。由于幼儿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教师对幼儿的教学方式应当是游戏化的,是能够引起幼儿注意力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游学教学中。本文就针对幼儿体育游戏化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分析提高幼儿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和对幼儿兴趣的培养措施。  相似文献   

19.
幼儿园角色游戏是幼儿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介入幼儿的角色游戏可以帮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各方面的提高,促进幼儿的全能发展。本文通过研究发现教师介入幼儿角色游戏时存在着投放缺乏目的性、介入的方式、时机不当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解决幼儿角色游戏教师介入的指导策略包括:合理投放材料、选择恰当的时机介入游戏、选择恰当的介入方法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方式,作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游戏就有了两类:一类是幼儿自主的、完全由幼儿自动发起的、以游戏本身为目的的自主游戏;一类是教师组织的,以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为目的的教学游戏。本文主要探讨了一些让幼儿真正的自主游戏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