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践主义是一种实践至上主义的思维方式和独断论。当代教育理论研究呈现出对实践主义思维和观念的诸种批判。梳理这些理论的思维倾向、特征、具体主张及其困境,祛除实践主义的崇拜,展示理论研究思考实践时的复杂性和局限,自觉养成教育理论研究之独立品性,从而以一种审慎的、绵密的、谦逊的理性态度来深思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2.
<正>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在对传统教学中因过度强调预设而导致的封闭、单向灌输和教学过程的确定性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新课程提出了"生成"这一重要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强调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对话,关注学生的成长,主张把生命的活力还给课堂。但是,很多教师对"生成"这一教学理念缺乏全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文论发展进程中,有明显的“文化转向”。从文化批判到文化研究,既是西方理论思潮影响的结果,又是本土文艺现实变化的产物。如何在“转向”中发展、重建文艺学学科体系,成为理论家们争讼的热点。  相似文献   

4.
在 最 近的报 刊和 语文 课 堂上 ,我 们欣赏 到 了“无法预约的精彩”、 “听 到 了 荷 花 开 放 的 声 音 ”、知 道 鸽 子 除 了 白 色 的 、灰 色 的 ,还 有“ 蓝色 ”的 …… 在 为 语 文 课 堂“ 精 彩 纷 呈 ”而欢 呼 雀 跃 的 同 时 , 我 也 有 一 种 莫 名 的 后怕 :难 道 我们 都让 孩 子用 异样 的 目 光 ,戴着 有 色 眼 镜 ,做 无 味 的“ 个 人 意 义 ”上 的诠 释。然 后让 语 文教 师“陶 醉 ”、“ 津津 乐道 ”、“ 喜 不 自 禁 ”, 以 为 是 “ 精 神 的 解放 ”、“ 个性 的 张 扬 ”、“ 人 …  相似文献   

5.
修辞学转向这一术语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它为修辞学这门古老的艺术重新焕发生机注入了活力。本文讨论了修辞学转向的定义、转向后的修辞学的研究重点和修辞学转向给修辞学发展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无论是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历史进程",还是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观念的创新",社会建设伴随历代社会发展一直存在着。经历世纪轮回,社会建设的内涵已突破"将社会建设等同于各种社会事业建设"窠臼,逐渐深入到资源配置和改善民生;外延不再泛化为"谋社会的生存与发展的各种建设的总名",而逐步锁定于利益协调和格局优化;领域逐渐回归"社会性",不再从属于政治或经济领域;主体不再是"补政府设备之不足",突出了"社会"的主体地位;目标不仅是解决社会问题或笼统的"富泰康乐之社会",而聚焦于民生改善和利益关系协调;手段不再泛化为民主政治、文化、心理和教育等,则集中于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和社会发展路径优化。这些历史转向具有内在的动力机制、层次结构和相互关系,但也并非完美无缺,在研究取向和关键点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7.
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较普遍的现象是,教师在孩子出现问题前进行空泛的说教,或是孩子出现问题后进行严厉惩罚。教师习惯性地告诉学生“什么不能做”,但学生往往抵触反感,经常“就要那样干”。老师们常常喊着“新德育”的口号,却始终走在传统德育的路上,导致德育效果不佳。为此,南江县长赤镇小学提出“美格少年养成策略”,实施“导练励”相融的操作体系,方法上指向“培育”和“生成”,让学生在德育活动中塑造最美自己,遇见最美自己。  相似文献   

8.
"反智主义"是一种怀疑、反对知识和知识分子的社会思潮.当代"反智主义"具有深远的历史背景:传统的专制主义是滋生"反智主义"的政治根源;现代革命的民粹主义思潮也具有鲜明的"反智"色彩;"文革"更是"反智主义"登峰造极的混乱时期.新时期知识分子的地位有了根本性的改变,但是1980年代知识分子物质生活水平的贫困、1990年代全社会世俗化思潮的高涨以及"后现代""反文化"思潮的逐渐流行,都使得"反智主义"在新形势下有了新的发展.另一方面,知识分子阵营中的"反智主义"与社会上"无知者无畏"心态的交汇对于知识异化、知识分子庸俗化的激烈批判显然具有警世意义.在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年代里,知识和知识分子的异化必然导致人文精神的危机.  相似文献   

9.
10.
20世纪西方哲学的"语言转向"具有丰富的理论意义和方法论的启示。它具有丰富的理论体系,呈现出不同的理论表现形态,具有反形而上学和本质主义的特征。它对教育概念的厘清、对话教学的重视,以及对英语语言教学方法论的借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哲学的"语言转向"的研究对未来教育学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建议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上世纪20年代,陶行知先生通过对当时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状况的考察,批驳了当时人们把职业教育"正当主义"等同于"衣食主义""生活主义"的错误认识,认为"衣食主义"过于狭隘,"生活主义"太过宽泛,都不能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和主旨。指出,职业教育的"正当主义"应该是"生利主义",而非"生计主义"。认为"生利主义侧重发舒内力以应群需",强调的是"吾能生产乎?吾所生产之事物于群有利乎?"注重个体的产出能力和利民利群的社会价值,与职业教育的本旨相符合。并从职业教育的四大要素:职业教师、职业设备、职业教材、职校学生角度,分别提出了可操作的改革发展建议。这些思想对当代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仍具有重要的启迪。  相似文献   

12.
认知语言学流派的互补性与“新认知主义”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当代认知语言学发展中流派的互补性,认为由此形成一个“认知-功能-形式”三位一体的“新认知主义”的语言研究模式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认知生成主义的产生有其认知科学的学科资源和现象学哲学基础。认知生成主义在挑战、批判并超越传统认知科学研究范式的基础上,目前已经至少发展出了三条理论研究进路:自创生的生成主义、感觉运动的生成主义和激进的生成主义。这三条并存的理论研究进路对认知生成主义研究的侧重点和结论各有不同,表明了当代认知生成主义研究呈现出复杂的“争鸣”现象。这些理论研究进路具有重要的哲学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但也暴露出一定的模糊性、争议性和不彻底性。因此,我们需要对它们进行哲学反思,这对于揭示当代认知生成主义这一研究纲领的复杂性和对未来生成认知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梁启超的"趣味主义"对当代教师有很多启示,其中对学生教学的启示有:首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其次,在教学中要合理安排课业量;最后,引导学生要为学习而学习。对教师职业的启示有:首先,教师职业兼具利己与利他的性质,是实现人生目标最好的职业;其次,教师职业是一面教学一面学习,具有"双重趣味"的职业;最后,可以利用"趣味"来战胜教师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间故事是中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在民间故事中的民族精神被世代所传承。然而,“反智主义”叙事在当代民间故事中屡有呈现。其生成动因首先是表达了民间对体力劳动的礼赞;其次是“大众化”的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对启蒙话语体系的颠覆,使“反智主义”在某些历史阶段上升为国家意志,并渗透于民间。因此,重新认识民间故事的社会功能。对其“反智主义”倾向予以明辨,引导民间文学创作和整理工作向健康良性方向发展,已经成为民间故事研究的一个重要论题。  相似文献   

16.
个人主义与整体主义是两种彼此相对的价值取向。个人主义是西方文化主导观念,它强调以学生需要为本、学生个性化与儿童的个人理解;整体主义是东方文化主导观念,它强调以社会需要为本、学生社会化与强制性灌输。当前,无论个人主义还是整体主义都陷入了困境,需要得到整合和超越,即纳入集体化内容,丰富和充实当代语境下的个人主义内涵,从而将教育改革建立在坚实的“整体化的个人主义”文化价值根基之上。  相似文献   

17.
18.
现代课程的学科分离根源于实体式思维,实体思维中的课程有着孤立、预定、封闭和确定的特点,这种课程背离教育的真谛,扼杀教育的活力。过程思维中的课程则克服了实体思维中课程的弊端,具有一体性和关联性、开放性和生成性、创造性和生活性的特点。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许多理念与过程思维的课程观不谋而合,我们只有将对课程的思考从实体思维状态转变到过程思维状态,才能推动我国当前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从学习对于学习者的意义这个角度来考察,“知”与“智”就分别属于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传统“知”性学习方式指引下,学习者只注重对知识的机械占有,却忽视了知识对自身的建构意义,成为“只有知识”却“不懂知识”的单向度的人。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对人的关注成为现时代的主题,而知识作为人们在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各种认识和经验的总称,它可以内化为个体自身的智慧与能力。因此,学习的本质特性与时代对于人的发展要求为个体学习方式由“知”转向“智”提供了可能与必然的条件。当前,这种转变主要体现在:从“占有知识”转向“获取方法”、从“独自学习”转向“合作学习”、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从“盲目接受学习”转向“自主选择学习”、从“学知识”转向“学做人”。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点在教法改革,且已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比如,在破除全国一贯制的苏式模式,创立各种特色的新教法方面的确成绩斐然,然而,仍没有摆脱“教本主义”模式的樊篱,具体操作中所忽视的仍然是学生具体学习方法的研究。我们知道,教和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