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0 毫秒
1.
目的:研究运动干预对超重和肥胖青少年的影响。方法:通过对43名超重和肥胖少年实施8周的运动干预,频率6次/周、运动时间1小时,次、运动强度60%~65%VO2max,观察运动干预对超重和肥胖青少年的影响。结果:多数研究对象在身体成分改变的同时,身体协调性、灵活性、柔韧性和耐力素质有明显改善,同时有超过75%的受试者养成了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结论:对超重和肥胖少年的运动处方宜采用持续、中等强度的方案,这将有助于超重和肥胖青少年在减轻体重的同时建立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对随机抽取的16名在校肥胖大学生进行实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干预大学生饮食的种类、饮食的行为、与饮食的方式后的(实验组)的BMI、WHR、肥胖度都有明显的下降。由此得出结论:饮食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单纯性肥胖者的肥胖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阳光体育活动"下,学校有组织的运动干预对大学生体质影响的效果,并为大学生的科学健身提供"量化"指导。方法:对实验组实施有组织的运动干预;另在本校2008级学生中随机抽选男女学生各60名作为对照组,不实施有组织的运动干预。实验期为1年,以对比、验证学校有组织的运动干预对大学生体质影响的效果。结论:"阳光体育活动"下学校有组织的运动干预对增强、改善大学生体质有显著效果,能有效提高大学生体质的健康水平,并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对心理资本、生活满意度的研究,以不同运动项目为干预手段,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然实验方法,探讨不同运动项目对大学生心理资本、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为改善大学生心理资本和生活满意度提供实验依据和科学理论依据。方法:以124名大学生为实验对象,采用不同的运动项目作为干预措施,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前后)的实验结果。结果:不同运动项目能有效提高大学生心理资本水平,改善效果为:健美操运动效果好于篮球、健美操+篮球和对照组;不同运动项目能有效提升大学生生活满意度,改善效果为:健美操和篮球运动好于对照组,健美操也好于健美操+篮球。结论:健美操运动可以有效改善大学生心理资本和生活满意度水平。  相似文献   

5.
了解肥胖大学生身体机能与心理素质,通过测量分析生理指标,即身高、体重、围度(腰围、臀围)、皮脂厚度(上臂中点、尖角下脚)以及一些派生指标(身高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体脂率BF%)、血压和心理指标(共包括九个因子),进而为后期运动干预调整肥胖大学生身心素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网球运动对中老年人群体脂肪率的影响。方法:将40名肥胖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运动组,运动组应用网球运动方法干预16周,对照组不作特殊干预,实验前后分别检测受试者体重、腰围、体脂肪率,统计分析各组数据。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或实验前后比较,运动组体重、腰围、体脂肪率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网球运动能降低中老年体脂肪率,降低其因肥胖所致风险。  相似文献   

7.
《内江科技》2015,(9):108-109
笔者选取30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实验组进行16周的运动体验干预。通过横向和纵向对比分析发现,科学的运动体验干预对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而且运动体验干预水平的不同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提高的程度也不同。建议在高校体育课程中,要合理的设计运动强度、锻炼时间、运动频率等,以提高大学生的运动兴趣,注重大学生的运动体验培养。  相似文献   

8.
张光芬 《内江科技》2011,32(2):72-72,169
探讨在“健康教育、运动处方、营养监督”联合干预下对大学生体质影响的效果,依据健身理论知识,结合了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并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自行设计了健身运动处方。运动处方结合了健康教育和运动营养。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实验比较研究,从中探索出了能有效增强大学生体质的最优化的运动处方。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ANT对比评估中重度肥胖儿童在运动与饮食干预前后注意认知网络(警觉、执行控制和定向)的变化,探讨运动与饮食联合干预对肥胖儿童注意认知网络改变机制。方法:以体重与BMI指数作为肥胖判断标准,在吕梁市廷亮中学初一、二年级中选取16例中重度肥胖儿童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8例为实验组接受15周运动与饮食干预训练,8例为对照组不进行干预。干预训练结束1周内应用ANT测试两组注意网络成绩。结果:干预训练后实验组肥胖儿童执行控制网络成绩显着提高(P0.05),警觉网络与反应时尤为显著(P0.01)。结论:通过运动与饮食联合干预能有效改善肥胖儿童的注意网络认知。干预训练对中重度肥胖儿童警觉、执行网络及反应时的改变主要与改善肥胖儿童注意网络相关的脑区功能与神经导电指数有关。  相似文献   

10.
由于多食、肥胖、运动不足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身体组织无法正常利用葡萄糖,从而发生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Ⅱ).运用实验法及数理统计法对Ⅱ型糖尿病人进行分组实验,指出规律的低强度一定时间的有氧运动及药物治疗、合理饮食能控制Ⅱ型糖尿病病情的发展.运动干预可能成为控制Ⅱ型糖尿病的一个趋势.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肥胖成为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由于大部分肥胖学生对减肥知识了解有限和片面,通过不良的节食及其他不科学的方法减肥,从而陷入营养失调和不健康的状态,对于成长发育中的大学生身心健康危害极大。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肥胖现状调查及健康减肥的运动方法进行研究分析,提出科学运动减肥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从而给参与减肥的大学生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2.
小儿肥胖是在儿童群体中的一种常见疾病,发病率约为5%~8%。对于患儿的护理工作来说,虽然干预方法较为简单,但整体干预效果呈随干预时间延长而减重效果降低的特点。针对此问题,我院构建了小儿肥胖随身护理app,整体结构由患儿注册登录层、患儿肥胖情况判断层、患儿分类饮食运动指导层、患者生命体征检测层、患儿饮食和运动动态调整层、干预结果分析层和护士人为干预层等组成。通过引入智慧医疗的理念,提高肥胖患儿的减重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以2011年入校的2813名大学新生的体质测试成绩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大学生BMI分型与体质特征进行比较研究,揭示其体质健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男大学生的肥胖率与要高于女大学生,体重偏轻、超重、肥胖都影响着大学生身体形态、机能与运动素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探讨女大学生的肥胖现状、减肥现状与健身减肥运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培养女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这对于培养四川省女大学生健身减肥运动意识与正确的健身减肥方法有积极意义,并对促进四川省女大学生身体健康发育及成长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曹翠玲  许之屏 《内江科技》2014,35(10):86-87
目的:初步探讨有氧运动对白色脂肪棕色化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肥胖的预防与治疗提供实验参考依据。方法:用高脂饲料喂养4周龄SD大鼠建立营养性肥胖模型。对造模成功的肥胖SD大鼠进行8周的有氧运动干预,测量其体重与体脂重量,并观察腹股沟白色脂肪组织HE染色结果。结果:运动组大鼠体重与附睾脂肪组织、肾周脂肪组织以及腹股沟脂肪组织的重量均低于肥胖组,且具有显著性差异;观察HE染色结果,运动组SD大鼠腹股沟白色脂肪组织中可见少量棕色脂肪细胞。结论:有氧运动可以降低营养性肥胖SD大鼠的体重和体脂水平,同时有助于白色脂肪棕色化,增加机体耗能,改善肥胖问题。  相似文献   

16.
童海琼  陈菊芬  徐春丽 《中国科技信息》2011,(15):161+167-161,167
本文研究运动训练对肥胖大鼠腹内脂肪、血压和蛋白尿的影响。通过高脂膳食进行肥胖造模。随机将SD大鼠分为4组:安静对照组、运动对照组、安静肥胖组、运动肥胖组(对四组大鼠进行3月跑台训练,其中Sed-Ob=安静肥胖组,Ex-Ob=运动肥胖组,Sed-C=安静对照组,和Ex-C=运动对照组)。对大鼠腹内脂肪含量、肌酐,蛋白尿、血压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安静对照组的大鼠血压正常,而安静肥胖组大鼠血压高;经过1月的锻炼运动肥胖组血压下降。运动训练组的体重和腹膜后脂肪量低于安静对照组。安静肥胖组尿蛋白排泄量明显高于安静对照组。目前的研究结果使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运动训练可以降低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腹内脂肪含量、血压和蛋白尿。  相似文献   

17.
在探讨女大学生的肥胖现状、减肥现状与健身减肥运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培养女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这对于培养四川省女大学生健身减肥运动意识与正确的健身减肥方法有积极意义,并对促进四川省女大学生身体健康发育及成长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阳岚 《百科知识》2021,(15):54-55
大学生肥胖、近视以及心理健康的问题逐年上升,教育部门对此越来越重视.体育在学校立德树人的目标中具有重要作用,是丰富大学生活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载体.随着场地条件的逐渐改善,游泳运动在大学生中开始普及,喜爱游泳的学生也越来越多.游泳是一种老少皆宜,既能"健身"又能"健心"的运动,它对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17,(10)
目的:探讨不同运动强度:大强度、中等强度和小强度运动对大学生情绪状态的影响。为高校体育运动和心理健康相结合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让学生通过运动体验自我的情绪状态,以及有效提高学习效果提供一种良好的途径。方法: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实施一周2次,每次40分钟的运动干预,实验前和实验后,使用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PANAS)测量运动前后的情绪状态。结论:三种不同强度的运动能够引发不同的情绪状态,大强度运动引发了消极情绪,中强度引发了积极情绪,小强度运动引发了中性情绪。  相似文献   

20.
郝超  王利方 《今日科苑》2010,(10):260-260
超重、肥胖是影响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大学生肥胖问题日趋严重,且单纯性肥胖又是世界范围内最受关注的营养性疾病之一,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郝呈上升趋势。它不仅极大程度地危害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还是成人期肥胖、高血压、心血管疾痛和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必须引起足够重视。以下就大学生单纯性肥胖对心肺功能及对大学生生理、心理方面的影响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