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通过比较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和江奈生·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的理想社会,探讨两部作品"理想国"的文艺价值和政治理论价值,提出从辩证视角重审"理想国"在文学中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刘嘉 《海外英语》2022,(8):200-201+204
乌托邦思想的萌芽可追溯至古希腊时期,柏拉图的《理想国》为人类构造了一个理想的社会政治模式。人类在现代社会的危机感与焦虑意识又产生了反乌托邦小说,尤其以乔治·奥威尔的《1984》最为典型。尽管乌托邦和反乌托邦是两种不同的文学类型,但如果将《理想国》和《1984》放在乌托邦文学这一维度相比,它们在国家统治方式、意识形态和社会结构方面有众多相似点。文章将以《理想国》和《1984》为分析对象,从乌托邦和反乌托邦的角度来比较这两部作品的相似性并从中找出它们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作者时代背景出发,梳理归纳柏拉图的《理想国》和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跨越1 700多年时空中的女性社会地位的观点,客观评价其中积极和消极的因素,揭示西方空想主义对现代女权运动的深刻影响,从而提醒全社会对空想主义思想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后期政治抱负的集中体现,理念论是柏拉图整个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基础,柏拉图的《理想国》中主要表现的就是建立在其理念论的哲学基础之上建构的理想城邦。从柏拉图《理想国》中的哲学观、伦理观、教育观、文艺观、政治观中都有所体现,都表现出了柏拉图《理想国》中的理念论根基。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乌托邦社会主义”的译名试予商榷。柏拉图和莫尔均主张:知识渊博的“哲学王”、“贤人”治国,通过选举产生官员;私有制是社会弊端的根源,应予废除。莫尔对柏拉图的政治思想作了传承式的发展。柏拉图和莫尔两人社会观的基本方向和品格也各有异同。  相似文献   

6.
柏拉图的《理想国》与中国古代儒家的《礼记·礼运》是东西方古代乌托邦思想的杰出代表,同样是乌托邦,但二者有很多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以智治国与以德治国、理性主义与直觉主义、未来主义与复古主义、纯理想虚构与可实现性、以人为本与以神为本诸方面。  相似文献   

7.
作为空想社会主义的先驱代表作,莫尔的《乌托邦》和康帕内拉的《太阳城》都反对私有制,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但都无法摆脱宗教的困扰,没有重视经济基础和生产力问题。另一方面,《乌托邦》比《太阳城》更能体现空想社会主义的科学原理和思想深度。所以说莫尔不愧为空想社会主义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8.
有着师生关系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是古希腊哲学家、美学家.他们在文艺思想方面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亚里士多德继承了柏拉图的部分思想,同时在其文艺思想方面作了很大的修正.对柏拉图的理论进行了批判。本文正是基于此点,探讨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表现出的文艺观点。特别是对诗所作的辩护。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控诉了诗人的两大罪状:诗不表现真理;诗有伤风败俗的影响。他要将诗人逐出理想国,还说如果有人能帮诗人和诗作辩护,诗人仍可回到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对诗进行辩护的.针对柏拉图对文艺的两点看法进行批判,从而对诗作辩护。  相似文献   

9.
柏拉图的《理想国》对古今中外都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本文试图站在时代的角度来考量《理想国》表达的教育管理思想,来看待当今中国的教育现象,对此作出一些比较。  相似文献   

10.
柏拉图的《理想国》与中国古代儒家的《礼记·礼运》是东西方古代乌托邦思想的杰出代表,同样是乌托邦,但二者有很多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以智治国与以德治国、理性主义与直觉主义、未来主义与复古主义、纯理想虚构与可实现性、以人为本与以神为本诸方面。  相似文献   

11.
人文精神既是对人类生存现状的观察;又是对人的生存、人的本质及人的价值的关注;也是对人类命运、人类痛苦与解脱的思考和探索。作为一种思想理论,它跨越时空的阻隔,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地闪耀于古今中外圣贤先哲的著作文论中。如果说,柏拉图的《理想国》、莫尔的《乌托邦》、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充分体现了西方人对人类自身意义的理性思考,那么,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礼记·礼运篇》、《太平经》、  相似文献   

12.
张新刚 《政治思想史》2013,(1):13-32,197
对柏拉图《法篇》卷十的分析表明,柏拉图在该卷中最终回答了《理想国》卷二格劳孔和阿德曼托斯提出的挑战,柏拉图政治思想着眼的最大敌人——城邦内乱的自然基础。通过将政治放在自然层面来讨论,城邦内乱的理论根基得以充分揭示和克服,柏拉图继而在新的自然基础上建立理想政制。  相似文献   

13.
柏拉图是西方文明的先哲和巨人,他的巨著《理想国》是西方政治哲学和教育理论的经典之作。书中强调实现国家正义与个人灵魂的正义,重视教育的积极作用。《理想国》中的国家观和教育观对西方世界的政治、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着力探究《理想国》的国家观和教育观及其对现实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教育(海南)》2005,(5):47-47,36
黑格尔在其《哲学史讲演录》中说:“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尤其在我们德国人心中,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园之感。”在古代希腊这个欧洲人的精神家园中,一提到柏拉图的名字,就会使人想到他的顶峰之作:《理想国》。套用黑格尔的话,可以说,柏拉图的《理想国》是西方教育思想的“家园”。  相似文献   

15.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了诗人与哲人之争的问题。他从城邦统治者的角度出发认为诗人的存在扰乱了整个城邦的统治秩序,破坏了人的完整的人格发展。他通过论争认为哲学家获得的是真正的知识而诗人是无知的。所以,柏拉图站在政治家的角度认为在理想国的构建中应该驱逐诗人。  相似文献   

16.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依其正义观建立的“理想国”在其本质上就是一个在正义原则指导下的“和谐社会”。对和谐思想的历史追问为我们充分理解和谐范畴并进一步深刻领会柏拉图的和谐思想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柏拉图首次将“和谐’’思想引入治国安邦的层面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其和谐思想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个人和谐、灵魂和谐、社会和谐。柏拉图的和谐思想对我国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今天流传最广的两部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就得算尼科洛·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和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了。除了这两部书都具有高超的文学素养外,仍有很好的缘由使它们持续流传。马基雅维利和莫尔已经成了近代政治思想的创始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欧洲的主要思想家们认为通常的社会制度都是由上帝定型的,所以人类无法使其改好或变坏,直到马基雅维利和莫尔以最具表达力的论说者的身份出现。  相似文献   

18.
该书由单中惠教授和杨汉麟教授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该书辑录了西方历史上 90余位杰出思想家和学者著述中关于教育的精湛论述。古代的有: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莫尔的《乌托邦》、康帕内拉的 《太阳城》、夸美纽斯的 《大教学论》、洛克的《教育漫话》。近代的有:福禄培尔的《幼儿园教育学》、乌申斯基的《人是教育的对象》、福泽谕吉的《劝学篇》、蒙台梭利的《蒙台梭利方法》。现当代的有:马卡连柯的《教育诗》、杜威的《经验与教育》、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投资》等。 …  相似文献   

19.
作为苏格拉底的学生和亚里士多德的老师,柏拉图在哲学史上居承先启后之地位。如果说,《理想国》代表了柏拉图的政治社会理想,那么,《法律篇》则是柏拉图晚年所作的面对现实的对话体著作。在《法律篇》中,三位老人,即克里特人克列尼亚斯、斯巴达人梅奇卢斯、雅典来客(暗指柏拉图本人),夏日里在克里特相遇,讨论法律的优劣以及一个优秀制度应该有什么样的法律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理想国》是柏拉图阐发自己思想的重要著作,其中他探讨了包括哲学、伦理、教育、文艺、政治等内容,主要探讨理想国家的问题。柏拉图在书中第五卷阐述了他对于女性教育的思想。解读柏拉图的女性教育思想,这对于促进当代女性教育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