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播,从其传播介质特征说,是以声音实现传播效果.广播新闻评论则更应突出以话传神、以听动心的影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曾以"聆听有思想的新闻"这样广告式的语言强调其新闻与传播的特征,可见受众不但要"听清楚"新闻,还要从新闻中"听出来"思想,广播新闻评论则更应让受众"听明白"观点.听觉的要求首先是悦耳,其次是赏心,让点睛的话语赏心悦耳,也就成了广播新闻评论的基本要求.新媒体时代,广播新闻如何做到赏心悦耳,写作时如何考虑让听众"听明白"观点?  相似文献   

2.
新技术环境中的传播陷阱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探讨了新媒介技术可能造就的一些传播陷阱.这些传播陷阱有些会影响人对自我的认识,有些会影响人与人的交往相处,也有些会影响人对社会整体的理解与把握.文章具体讨论了人--信息瓦动之间的思维与认知陷阱、人--人互动之间的沟通与关系陷阱、人--机互动之间的控制与使用陷阱,并粗略地提出了一些对抗传播陷阱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过度引用和抄袭之间没有中间值,观点过度引用--缺乏创新,结构过度引用--创意搬套,字数过度引用--失去比例,注释过度引用--没有出处就是抄袭.用过度引用来为抄袭进行辩解是一种不良现象,合理引用演变为抄袭就是过了一个法律的或学术道德规范的"度".  相似文献   

4.
在对2021年中外数百篇有关新闻创新实践与理念的论文、报告和文章进行系统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创新实验室研究团队对2021年全球新闻创新现象进行了综合评述.这一理论报告以"新闻环境—新闻主体—新闻创新行动"为分析框架,通过"新闻行动者网络"和"新闻创新行动类型"这两个分析工具,报告了新冠疫情、技术制...  相似文献   

5.
本文引用大量历史资料,重温厦门大学复办新闻教育的历史细节,并通过时当事人的深度访谈回望对传播学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和事.文章认为,厦门大学复办新闻教育,并以"传播"命名,是新闻学界践行改革开放政策的体现,是海内外学者共同努力和推动的结果,是厦门大学发挥本土优势开展学术创新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社会的多元化,跨国电视传播格局也发生了新变化,纵横交错的传播竞争架构业已形成.为在世界范围内赢得更多受众,作为其主要传播特征之一的"新式新闻"传播方式--将新闻信息与娱乐相结合,或者说寓新闻宣传于娱乐、文化传播之中的娱乐性新闻--日渐盛行.  相似文献   

7.
报纸上一篇好的言论,可以称之为一杯让人回味无穷的好酒。因为它是在新闻事实的基础上,由新闻人"酿"出的玉液。既然是一杯好酒,就自然区别于没滋没味的"白开水"了。所以,一篇好的言论一定要有深刻内涵、有独到见解。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相似文献   

8.
巩固主流意识形态阵地,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江网作为党网的政治责任和首要任务。网站对上级主管部门最新精神、党委部署要求的传达学习和贯彻落实形成制度,要求所有采编人员坚持守正创新,切实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弦、心中有戒,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具体行动中,把正确导向贯穿新闻生产传播全过程。  相似文献   

9.
我国体育新闻传播的误区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育新闻是对人类体育运动、健身活动及相关信息进行的报道。毫无疑问,它必须遵守真实性、时效性、思想性和用事实说话等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然而,现在有些体育新闻报道,恰恰是在这些基本要求方面没有做到或大打折扣,形成种种失误。  相似文献   

10.
高洋 《记者摇篮》2007,(6):70-71
新闻评论是新闻传播工具对新近社会现象阐发思想、观点或主张的文章。电视新闻评论就是通过电视这一媒介,运用电视手段对新近社会现象阐发思想、观点或主张的一种电视新闻体裁。  相似文献   

11.
编者按:本刊2002年第5期发表了刘建明先生的文章<传统新闻价值观的自我颠覆>,本期特意刊登叶育登先生撰写的探讨性文章<新闻价值≠新闻的价值--质疑〈传统新闻价值观的自我颠覆〉>.我们意在提供学术研究的宽松环境,期望学术界始终保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生动活泼景象,以利对观点和问题作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满足受众需要"是市场经济状态下新闻媒体叫得最响亮的一个口号,有些媒体甚至认为"受众就是上帝","受众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还有的媒体人在公开会议上理直气壮地宣称:"我们就是要适应受众,迎合受众".如此众多口号,在理论上,反映的其实是一个问题--新闻内容的选择标准(另一问题就是新闻报道方式的选择).其背后,则反映了新闻传播主体的传播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3.
网络新闻跟帖评论的特点及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大多数新闻网站都在新闻正文后面设有网友评论入口,其功能是让网友即时发表自己阅读新闻之后的感受、观点和意见。如新浪网、腾讯网的"我要评论"、网易的"发帖区"、搜狐网的"我来说两句"、人民网的"我要留言"  相似文献   

14.
我国老新闻工作者吴冷西曾经说过:"新闻应该按新闻的规律办事--让事实说话."新闻所以有力量,是因为靠事实说话,用事实宣传观点、思想和政策.  相似文献   

15.
传媒精英话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春兰 《传媒》2006,(3):13-14
喻国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传媒产业本质上是创意产业,创新是传媒业发展变革的永恒主题.而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适应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要求的资源整合能力--有效地链接整合一切创新发展所必须的资源,尤其是外部资源.这其中既有赖于制度安排的空间大小,也有赖于我们对于机会的把握和创意能力.实际上,我们自身真正能够把握的是我们自己,因此,有没有在现实条件下的整合现实资源的创意及共谋双赢的智慧是我们谋求发展的"核心能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16.
"客观"与"公正",是新闻界公认的报道原则,同时也是使新闻传播更具说服力和可信性的有效的报道方式.新闻报道要做到客观、公正,这是新闻传播者的不懈追求,也是广大受众的强烈愿望.探讨客观报道和公正报道原则的内涵及要求,力求使新闻报道做到客观、公正,并能坚持客观公正与立场倾向的统一是对新闻传媒及新闻从业者的一项基本的业务规范与要求.  相似文献   

17.
以策划提高新闻影响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彤 《记者摇篮》2009,(2):21-21
在新闻领域,一些观点认为,策划是对新闻的扭曲,甚至是造新闻、假新闻。但是,此策划非彼策划。策划不是策划新闻,而是对新闻在写作上、处理上、包装上的策划,其目的是使新闻的传播性增强,让真正好的新闻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得以提高,达到新闻传播的目的。好的策划甚至可以使新闻传播的质量有惊人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融媒体环境下,舆论生态环境、媒体发展布局和原有的传播方式、受众的参与程度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为了应对这些新变化,县级融媒体编辑必须加强探索,拿出“硬招”,取得实效。【方法】文章从树立新闻权威,让受众有信任感;提升新闻敏感,让受众有新鲜感;抓新闻厚度,让受众有获得感;创新新闻形式,让受众有愉悦感等方面,紧密联系县级融媒体编辑工作做出了理性思考。【结果】文章作者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积极探索和阐述怎样做好县级融媒体编辑工作,提出的观点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结论】不管县级融媒体面临的形势发生怎样的变化,只要编辑坚定新闻理念,坚持正确导向,勇于不断探索,就能在融媒体编辑工作中,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19.
我打理不了博客、微博,使用电脑,手机都不太熟练.但我不认为自己落后,因为咱只看微博精品--来自报纸的"微言大义"、"微博转吧"等变成铅字的精品.以我的阅读体会,一天能读到一条让我既有新知,又有新悟的微博,这一天就过得天高云淡,神清气失.不信,咱们一起欣赏几条: 先看极具社会责任感的杨澜:"今天听到一条新闻说河南某大学本科设'新闻发言人'专业,不禁大呼如今大学的学术设置越来越像职业培训班啦!请问哪个政府部门或企业、机构会聘用大学毕业生做新闻发言人?你以为这是在培养播音员吗?现在大学设立学院、系、学科好像很随意,不尊重学术体系和规范.  相似文献   

20.
新闻采访报道中的人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晓华 《新闻世界》2009,(11):30-31
以人为本,这是新闻记者在报道中经常关注的话题。但在新闻采访报道过程中如何做到以人为本,却常常被新闻工作者忽视。为了使新闻更有吸引力,记者往往在采访和写稿中不顾作为被采访者和报道对象的感受.从而引起被采访对象的不满,或对报道产生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