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表达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因此,作文教学一向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练笔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安排切实可行的小练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那么,如何让课堂小练笔更为有效呢?  相似文献   

2.
丰兰娥 《新疆教育》2013,(3):121-121
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而小练笔则是写作教学的前提。阅读教学中的小练笔是基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生活经验的积累为基础的。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安排小练笔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因为,小练笔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小练笔能促进学生更深入理解文本;小练笔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及时有效进行练笔,能让学生取得真正的大收获。  相似文献   

3.
姜锋 《文教资料》2020,(6):50-51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小练笔,逐渐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4.
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这也是语文核心素养强调的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语文素养。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更多的重心放在阅读教学中,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分割,学生的写作能力无法得到很好的提升。课堂小练笔可以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紧密结合,教师在文本讲解结束后让小学生进行小练笔,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5.
<正>小练笔是有效结合读写、降低习作教学难度与坡度的载体与依托,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坚实基础和有效途径,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通道与桥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小练笔的作用,利用生动的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小练笔",学习作者表情达意的方式,写清内容的方法,解决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难题,以激发起写作兴趣和写作潜能,从而进入作文成功的快车道。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巧设小练笔,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  相似文献   

6.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而且是一个难点。"老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已经成了一种普遍现象。那么,如何来提高学生的观察与写作能力呢?我认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巧妙地结合课文内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课堂小练笔。一、课堂小练笔,能使学生学会选材,积累素材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随文练笔是一项将读写能力融为一体的写作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且还可以拓展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认知能力,使得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得以提高.在《语文课程标准》里也有明确规定:如何在语文教学当中做到让学生尽可能地接触到更多的语文学习资料,并且让学生能够在众多的语文实践运用中更为准确地运用语文知识.真正体现出小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随文练笔正是一种把读写融为了一体的刻意写作训练.随文练笔具有写作快、写作篇幅短、负担小、效率高等优点,能够快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应用能力,所以有很多的小学语文教师都喜欢采用这一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8.
王云彩 《现代语文》2008,(12):122-12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为写作中形式最为灵活的小练笔,如果能与阅读教学紧密配合,那么一定会使学生从小练笔中获得大收获,从而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应该说,把写作引入课堂,进行读写结合的意识是好的.因为恰当的练笔不但可以让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深化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为语文素养的提升提供基础.但阅读教学中的"写",与习作教学中的"写"是有区别的.阅读教学中的"写"是凭借课文的思想内容或语言形式进行有感而发的一种练笔,目标明确,费时少,收获大,不仅能较快地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能够提升阅读教学的效果.小练笔虽小,但若能认真挖掘文本资源,亦可开辟练笔的天地,成为课堂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写作的训练呢?  相似文献   

10.
陈玉花 《教书育人》2014,(11):56-56
随着课程改革思潮的不断涌现,教师们也在不断地更新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课堂小练笔以其精短、灵活的优势进入了语文教学课堂,为写作教学注入了勃勃生机。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挖掘文本小练笔,放飞学生们的写作思维,提高学生们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育专家潘新和先生提出:写作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育的根本任务.语文教育中的阅读不同于生活中的阅读,在语文课堂上,阅读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提高言语表现素养、写作素养的手段与过程.随文练笔就是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方式.它通过阅读中有效的练笔来启发学生写作,从而实现写作训练.那么,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随文练笔存在哪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回归文本本位呢?  相似文献   

12.
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强与弱,对学生语言表达与阅读理解均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如何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结合多年教学经验,随堂练笔就是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就“随堂练习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谈谈自身的一些粗浅看法,旨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要求: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语文能力最重要的标准是"会写",写作能力是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随文练笔选材角度小,内容简短,贴近实际,并紧随阅读教学,极有利于小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和作文水平的提高。教师可以捕捉课文中的训练点,在训练中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写作实践中掌握习作技巧。我总结出以下几种随文练笔的方式: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写与读是密不可分的两个课程内容,因此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育尤为重要,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关键步骤。小学语文高年级课程教学中,阅读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让学生熟练掌握各种写作范文和写作技巧,使随文练笔效果更加明显。本文根据小学高年级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针对阅读教学随文练笔进行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随文练笔训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随文练笔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有积极作用。鉴于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随文练笔训练,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写作的掌控能力。对小学语文教学中随文练笔训练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几点训练方法,以期能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6.
陶辉 《文教资料》2010,(30):77-79
作文教学中的课外练笔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课外练笔是语文作文课堂教学的延续,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文章作者在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通过引导学生课外做好“采蜜集”,多写日记、随笔.手编“班级日报”等丰富多彩的练笔活动,创设练笔情境,激活学生的练笔情感,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创造性,颇见成效。  相似文献   

17.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在语文课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平时的日记、小练笔。语文试卷中作文分数几乎能达到总分值的一半,所有这一切,均证明了写作教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正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手段,随文练笔不仅能有效将课文所学和写作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写作兴趣,还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对培养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在部编版的初中语文教材中,出现了大量的随文练笔板块,旨在通过随文练笔,让学生在课文的影响下,学会模仿,学会写作,在写作兴趣的激励下,不断优化和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如何通过随文练笔,提高学生写作能力逐渐成为语文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从三个方面提出提高随文练笔教学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教育部门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小练笔是锻炼和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因此,教师需要更加重视小练笔教学,通过课堂小练笔激发学生参与写作的兴趣,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写作技巧,保证课堂的教学质量。本文分析小学语文课堂小练笔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究小学语文课堂小练笔的教学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20.
许多小学生提起作文一筹莫展,无从下手,而作文教学恰恰是对学生进行认识能力和语言能力的综合训练,是语文教学重要部分。小学阶段作文兴趣的培养教师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想使学生真正提高写作能力,要重视平时的小练笔。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大胆尝试了以课例信息资源为写作范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