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生态伦理道德的重要载体,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道德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语文教学中开展生态伦理道德教育可引导学生在文本研习中熏陶、在问题探讨中参悟、在阅读讲练中渗透、在写作训练中深化、在活动体验中感悟,发挥语文教学在生态伦理道德教育方面的独特优势,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生态伦理道德的重要载体。在文本研习中熏陶,在问题探讨中参悟,在阅读讲练中渗透,在写作训练中深化等,是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生态伦理道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7,(35):132-133
经典诵读、伦理道德教育、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语文课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伦理道德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伦理道德教育可以渗透在语文教学中,既解决教育问题,又能解决家庭、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4.
从两个方面论述了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伦理道德教育的问题 ,一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为什么要重视伦理道德教育 ;二是探讨语文教学进行伦理道德教育的方法。在方法与如何认识其重要性两者之间 ,认为首要的问题是解决伦理道德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问题。  相似文献   

5.
"八德"教育是中华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标准。小学语文教育作为传统道德教育的载体具有其他学科不能比拟的优势。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八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本文从课堂教学、课外阅读和语文活动几个方面阐述"八德"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6.
<正>新课程的初中语文教学具有明显的生活化特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和感悟语文,已经成为新课程语文教学和学习的主要方法。语文学习的生态课堂是以活动的形式为学习的载体,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课堂。在生态课堂的学习中,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究,使课堂具有明显的活动性,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学生在生活中的主动探究,生态课堂实现了语文教学的活动化和生活化.生态语文课堂教学为语文课堂的活动化提供了条件,也使语文教学的活动化和生活化  相似文献   

7.
语文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语文人格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虹 《文教资料》2005,(21):78-79
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丰富的人格教育因素,文质兼美的语文教材比之其它教材有着得天独厚的育人因素。语文教学中的逻辑思维因素有助于培养学生人格中的认知结构;语文教学中的伦理道德因素有助于培养学生人格中的伦理结构;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因素有助于培养学生人格中的审美结构。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既是发展人的个性的需要,也是语文教学自身的需要,离开了人的情意开发,语文能力的培养不可能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8.
一、语文教学生态论 生态是有机体在一定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状态,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的存在、发展与外部环境关系的一门学科。语文教学生态论是借用生态学、教育学的基本理论,结合语文教育、 语文学习的实践而形成的一门边缘理论。语文教学生态论认为,人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是在学习主体与外部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9.
吕玲 《职教论坛》2004,(27):57-58
人文素质(包括语言文字修养、文学艺术修养、伦理道德修养、文化礼仪修养、历史和哲学修养等等)是判断一个人的精神素质和生活质量的重要依据.高职教育所开设的语文课应该由大语文观作指导,发挥传承文明,塑造学生人文素质的作用.所以,语文教学应该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使学生养成较高人文素质的责任.而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此加以落实正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所谓语文生态美育,就是以生态审美原则为基础,在语文教学中贯彻生态美的思想和意识,用生态美的眼光来评价对象的语文审美教育。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应着重注意三个方面生态审美意识的培养:1.美在于人与对象的和谐。自然是一个有机和谐的整体。人类几十万年的发展是以与自然的协  相似文献   

11.
一、语文教学生态论生态是有机体在一定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状态,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的存在、发展与外部环境关系的一门学科。语文教学生态论是借用生态学、教育学的基本理论,结合语文教育、  相似文献   

12.
语文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在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语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语文人格教育。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丰富的人格教育因素,文质兼关的语文教材比其他教材有着得天独厚的育人因素,能陶冶人的情操;语文教学中的逻辑思维因素有助于培养学生人格中的认知结构;语文教学中的伦理道德因素有助于培养学生人格中的伦理结构;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因素有助于培养学生人格中的审美结构。  相似文献   

13.
语文学习生态是指语文学习是动态生成的,它的各个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学习生态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语文学习过程中各个要素不断发生变化、相互产生作用.改革语文教学就是要激活这些促进学习发展的作用,抑制那些妨碍学习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几千年以降的文化积淀,这些仅仅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但在语文教学中与传统与“根”应该是最密切的一部分,因而也是文中传统文化所指涉的内容。文章由传统文化的衰退进行反思入手就语文教学中怎样延续和传承传统文化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尤其就语文中的经典学习及对待经典的态度传授经典的方法作了深入细致的探究。  相似文献   

15.
教育生态的构建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趋势.目前,在语文教学中创设一个生态链,使课堂真正地成为学生精神变革、意义把握和生活实践的生态过程显得尤为迫切. 一、还课堂主权以学生,亮出童真天牌 构建语文教学生态,一个显著的特征便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并且还学生以童真,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儿童学习、交往、成长的理想时空.  相似文献   

16.
黄菁 《华章》2010,(34)
目前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生态意识薄弱,认识不足的问题.例如:对于刚刚发生过的玉树地震、海地地震、西南干旱、重庆暴风雨、北方气温偏低等严重生态问题,当地球面临危机,当生命面临威胁时,有的语文教师"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他们只是立足于课本,讲教材,赶进度,以完成教学任务.对新近发生的事情却置若罔闻,因为他们觉得这些与课本无关,简直就是浪费时间,不如多讲课文,多做点题.可是我们都知道,语文来自于生活,语文是生活的外延.与实际生活相脱节,只是舞文弄墨、咬文嚼字,这也和语文的人文性相违背吧.那么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处理文本的时候如何渗透这种生态意识呢?中学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实施生态文学教学.尽管我们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刚刚起步,但是总归要迈出第一步.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体验”这个词语在语文新课标中出现的频率很高,一共出现16次。因此“生态体验教学”是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的一种有效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模式.它将师生置身于一定的生态情境之中,感受、理解和领悟生态之运作规律.经历内心感悟的过程与状态。它让课堂变得鲜活起来了,焕发出语文教育的生命活力.使课堂成为动态的、生态的、生成的过程,让学生在课程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在课程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语文学习的过程,其实也是语文体验的过程。那么,如何开展语文课堂教学中生态体验的教学呢?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是中国教育的基础,在新课改的理论基础上,语文教学的生机对作为母语的语文教育具有非常独特的价值,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从和谐、诗意、生态三方面探讨语文教学的生机性.  相似文献   

19.
教学是一门奇妙的艺术,也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人文活动,语文教学更是如此。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不仅要唤醒学生的意识,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对语文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兴趣,还要让学生在美好的课堂氛围中解读、感悟并沉醉于文本,从文本中获得语文知识,进而提高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文章指出,语文教师需要深刻理解生态课堂、生态阅读教学理念,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构建语文生态阅读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让语文生态阅读教学真正起到改变学生人生长度与宽度的人文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同意.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生态视角下谈小学语文快乐识字教学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