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正>笔者认为,所谓"知识性铺垫",是指在教学之前、之中和之后,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情而设定的形式多样的铺垫性内容。"知识性铺垫"的运用,可以及时填补学生的认知缺漏,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缩小学生间的差距,从而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多地放手。那么,教师应如何用好"知识性铺垫"呢?1.匠心独运,把握恰当的时机。不明之时,补充知识。在教学之前,先给予学生一定的知识和信息,让学生对课文有一定  相似文献   

3.
4.
直观教学法形式多样,简单易行,具普遍适用性。现就直观性原则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作一简要的剖析。 实物呈示 借助实物呈示组织教学,可收常规教学不可替代之效。如教学《周总理,你在哪里》时。教者应充分  相似文献   

5.
打破平衡。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明白如话,学生学习时没有受阻的感觉,总表现出一种平衡。学生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弄懂作者的意图。如朱自清的《背影》中蕴含的深深的思父之情和愧疚之心,学生并不见得能体会,而这又是文章的精华所在。因此教师要打破学生的平衡心态,使他们感到“困”,然后主动求知。   唤醒需要。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创设多种竞赛型的学习活动,如成语接龙、词语竞猜、修改广告、作文比赛等。笔者曾进行过有奖找广告语病的竞赛,看谁找得准、找得多。学生从电视和街头的广告词找到了或有错字、或有别字、或语法不通、或…  相似文献   

6.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知活动的主体,“教”只是手段,教学生“学”才是目的。没有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教学质量就不能保证,而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形成和提高。同时学生的学习活动也不是任何人能包办代替的,如果仅靠学习目的或其他外部因素来支撑,其动力是不能持久的。因此,必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积极思考,这样,他们才能产生强大的学习内驱力,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启发式教学的特点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教师的“启发”与学生的“思考”有机…  相似文献   

7.
尝试错误原则是任何学科中都适用的一项重要原则。所谓尝试错误,就是说人们在学习中不要怕错误,发现错误以后的学习,才可以得到一次成功的机会。利用这一原则进行教学,能够有效地将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与客体巧妙地绾结在一起,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考察尝试错误原则的本质内涵,我们可以发现,这一原则更适合于语文这门学科的教与学。因为语文学科的教学在一不小心之间就会发生教师包打天下的情形,所谓训练也只是教师的应试对策,学生的主体地位往往被忽略;而所谓的启发式教学也常常是浅层次的或者不到位的(这一点很多语文教师都有…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语文课程定位为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人们意识到语用学是语文课程的语言学基础,语文课程实施要开展语用教育。这样,运用语用原则来指导语文课堂教学就势在必行。语用原则中最重要的是合作原则,它是由美国哲学家、语言学家格赖斯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提出的。格赖斯认为要想交际成功,交际双方  相似文献   

9.
“思维经济原则”是奥地利物理学家兼哲学家马赫所提出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其主要内容就是在认识某一事物或追求某一目标时,应该力求花费最少的思维,对事物作出最完善的陈述。简而言之,就是以最小的能耗,取得最大的功效,也就是省时省事,事半功倍。 语文学科内容丰富,涉及的知识面广,两对需要记忆的大量语文知识和一些名篇名段等内容,学生往往感到费时费力,很难系统地将之存入大脑,这就势必大大降低学习质量。所以在语文教学中,灵活地运用马赫的“思维经济原则”就很有必要了。如果能  相似文献   

10.
谢景祥 《文教资料》2011,(18):55-56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比较法”,能起到事丰功倍的作用。本文点明了作为语文教学方法中的比较法的含义.就怎样运用比较法进行教学阐述了比较法的准备、比较法的范围内容及实行比较法教学时应注意的哪些问题的观点.并用事实证明了比较法教学对提高教学效果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当年针对语文教学老、大、难问题,张庆先生旗帜鲜明地提出语文教学要用“减法思维”。这在当时乃至现在对简化头绪、简明目标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需从赏起步,赏贯穿始末。笔者在近20年的教学生涯中,尝到了赏的甜头,收获了学生成长的美丽与璀璨。  相似文献   

13.
比较法是一种受欢迎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常常被采用。这里就技校《语文》教材,从语法、修辞、写作知识以及个别难于区别的内容,阐述一下比较法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借喻和借代的比较。 在修辞教学中,由于借喻和借代有些相似,判断起来不好把握。如果抓住借喻、借代两者的本质差异,这一难点即可迎刃而解。一般说来,借代、借喻的差别有三:1.借代是利用事物的相关性,例如,红领巾在做广播操。借喻是利用事物的相似性,例如,敌人在大筑乌龟壳。红领巾和少先队员是相关联的人和物,而碉堡与乌  相似文献   

14.
谢伟业 《广西教育》2007,(7B):18-18
教学中运用比较法学习,就心理学角度看,它有助于智能开发,是取得学业成功的条件之一。比较不仅用作对同一范畴内不同对象进行精细的多方面对比手段,而且也被广泛对比同一对象自身在不同时间条件下的变化的方法,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有比较才有鉴别,语文文字的正误、得失、美丑,一加比较,便显而易见,对那些能够意会而难于言传的内容,恰当的比较更胜过烦琐的讲解。在此,我就语文教学中运用“比较”方法的有关问题谈谈几点看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孔中亚 《现代语文》2013,(10):72-73
"寓教于乐"是古代罗马诗人、文艺理论家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的观点。即诗应带给人乐趣和益处,也应对读者有所劝谕,有所帮助。在语文教学中,"寓教于乐"同样也有借鉴作用。笔者根据十几年的教学经验,在这里,着重谈谈如何寓语文教学于乐趣之中,即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获得知识,提高个人修养,从而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王志洋 《教育》2014,(9):59-59
电影电视作为一门视听艺术,它融合了戏剧、文学、音乐、绘画、摄影等艺术特点,创造出特有的时空结构,艺术地再现和反映了生活,高强度地刺激观众的感官世界,在知识爆炸和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业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信息渠道.这给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17.
顿悟是指尚没有悟到某些事情中的道理,经过点拨或不经意间突然想出了。它是在对生活有了一定的积累的基础上产生的,对于平时熟悉的人和事物,由于你大脑的皮层已经贮存了相当丰富的信息,常常在脑海中酝酿着,存在着兴奋点。起初有些朦胧感,但当你受到启发或外界的信号刺激时,就容易对此发生反馈,产生顿悟。作为语文教师,关键是如何随时点拨,去刺激学生那已贮存了相当丰富的信息的大脑,加以点化,使学生能在眼前的森罗万象的事物上获得新的触发,  相似文献   

18.
蔡蕊 《考试周刊》2013,(22):57-57
<正>优秀的音乐作品有强大的感染力,可以鼓舞斗志,振奋精神,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培养人们的高尚情操,还可以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古人云:"移风易俗,莫善于乐。"音乐具有改变社会风气的功能和力量。欣赏音乐既可以调剂精神,又可以受到教育,是一种高尚而有益的文化活动。忽略了音乐的作用,特别是对孩子,是一大失误。作为一名小学语文工作者,我不断思考:如何把音乐这一美好的事物引入语文课堂,通过音乐的魅力,培养孩子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呢?  相似文献   

19.
秦小炜 《甘肃教育》2013,(20):72-72
“留白”作为绘画艺术中的一种创作手法.在文学作品中也被广泛地运用。语文教学中的“补白”是针对“留}’1”而青的,其通常是针对文本中的空白点或生发点,引导学生依据课文内容,结合生活体验.展开想象,合理地补充课文中语言的空白、情感的空白以及意境的空白。  相似文献   

20.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比较法”,可使学生了解较为丰富的创作方法、艺术风格及语言表达技巧等,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拓宽写作思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