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优秀教师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应注意研究学生思维特点,引导学生思维向深层发展,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和良好的思维习惯。下面,以一位教师教学第十册《飞夺泸定桥》的一个片断来说明这个问题。师:正当红军冒着雨、踩着泥泞、摸黑前进时,又一个新情况出现了。这时,红四团又是怎样和敌人抢时间的? 生:(找出原句读)“……索性也点起火把来,照亮了道路跟敌人赛跑。”师:这儿的“索性”是什么意思? 生(甲):“索性”是直接了当的意思。  相似文献   

2.
“为培养创造性人才而教”,已成为了当今新课改的主题词之一。尽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通过教育来进行培养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良好的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与提高。【案例】语文(人教版)《飞夺泸定桥》教学片段:师:(投影出示:敌人看到了这边的火把,扯着嗓子喊:“你们是哪个部分的?”我们的战士高声答道:“是碰上红军撤下来的。”对岸的敌人并不疑心。)请大家读读这段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生:我从中体会到了红军战士十分机智。当时情况那么紧急,红军战士在那么危急的时刻想出这个…  相似文献   

3.
《飞夺泸定桥》是小语教材中的一篇传统课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这篇课文里的一个句子值得商榷。课文的第五自然段有这样几句话: “雨越下越猛,像瓢泼一样.把两岸的火把都浇灭了。对岸的敌人不能再走,只好停下来宿营。红四团仍就摸黑冒雨前进,终于在29日清晨赶到了泸  相似文献   

4.
个性化教学是新课程提倡的,当然孩子有其个性化理解,也是允许的。课堂上最可怕的是学生回答问题时只有一种声音贯穿始终,而教师却无法触摸到孩子的心灵,这样的教学是失败的。把握好学生另类的声音,虽有难度,但是无论对学生还是对教师都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它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在教学《飞夺泸定桥》这篇课文时,就出现了一个小插曲。(投影出示:敌人看到了这边的火把,扯着嗓子喊:“你们是哪个部分的?”我们的战士高声答话:“是碰上红军撤下来的。”对岸的敌人并不疑心)师:请大家读读这段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生:我从中体会到了红…  相似文献   

5.
一、从课题入门就是抓住课文的题目,从中演绎与揭示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再根据其主要内容找出概括段意的方法。如《飞夺泸定桥》一文,记叙红四团与敌人争时间,抢速度,英勇夺取泸定桥的事。课题直接点明了这个内容。分析段意时,可从课题中“飞夺”二字入手。提问:“飞”指什么?课文哪些内容写红四团“飞”?哪些内容写“夺”,“夺”指什么?原因经过与结果是什么?分析课题,引导学生先找出中心段,再找出其余的次要段,很快可以概括出:1.红四团向大渡河挺进要夺取泸定桥;2.红四团飞速前进,抢在敌人援兵之前,赶到泸定桥;3.红四团英勇夺取泸定桥;4.红军主力渡过大渡河,奔赴抗日最前线。二、从各自然段的中心句入门有的课文,脉络清晰,有一个中心句,抓住各自然段的中心句,然后再综合概括,就可以概括出各段的段意。  相似文献   

6.
《飞夺泸定桥》一课中有这么两句:1、忽然对岸出现了无数火把,像一条长蛇向泸定桥方向奔去,分明是去增援的敌人.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讲读教学中间切人法,就是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直接接触中心,从中心入手,再分层展开.如:小语第十册教材中《飞夺沪定桥》一课,全文是写中国工农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飞夺沪定桥的经过,表现红军指战员英勇战斗的革命精神.教学时我启发学生从理解“飞”、“夺”指什么,直奔课文的第二、三段:“飞”指跟敌人抢时间,“夺”指夺天险.理解了这个含义后,再分层展开.第一步:为什么要跟敌人抢时间?怎样抢时间?讲读第二至五自然段.重点讲三个方面的内容:1.我军看准了抢在前面是战胜敌人的关键;2.我军也点起火把跟敌人赛跑;3.我军冒雨摸黑前进,抢先赶  相似文献   

8.
一、学习“神速”部分1.设疑探究,为什么说抢在敌人前面,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2.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一词。(出示幻灯)①“关键”是什么意思?这里的“关键”指什么?②比较句子:时间只剩下二十多个小时,红四团离泸定桥还有120公里。时间还剩下二十多个小时,红四团离泸定桥只有120公里。A.自由读句子,说说这两句有什么不同?B.课文为什么选用第一句?C.指导有感情朗读,注意读好“只”、“还”,突出“关键”。3.那红军又是怎样把握这个“关键”,“飞”到泸定桥的呢?又遇到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呢?默读课文4、5自然段,完成下面的表格:遇…  相似文献   

9.
贵刊第3期刊登了李清华老师的《“不能再走“还是“不肯再走”》一文。李老师的观点是要将原文的敌人“不能再走”改为“不肯再走”.以村托出红四团的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笔者认为:还是原文中的“不能再走”为好。理由是。  相似文献   

10.
六年制小语第10册第9课《飞夺泸定桥》一文,记叙了中国工农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飞夺泸定桥的经过。文中共有6处用了比喻,它们是: ①忽然对岸出现了无数火把,像一条长蛇向泸定桥方向奔去,分明是去增援的敌人。②两支军队像两条火龙,隔着大渡河走了二三十里远。  相似文献   

11.
教材分析课文主要讲解放军战士克服重重困难,架起人桥消灭敌人的故事。故事是按发展的顺序写的,先讲为什么要架桥,接着讲架桥的经过,再讲过桥,最后写部队冲过对岸,消灭了敌人。教学时重点应讲清怎样架桥,通过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从而理解文章的主题。并渗透本单元训练的重点——“着重写主要部分”。  相似文献   

12.
《飞夺泸定桥》一文中十多处运用了具体数据 ,真实而生动地记述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 ,红四团战士英勇夺下泸定桥的战斗经过。教学时 ,可以抓住一些具体数字 ,引导学生认真地算一算 ,想一想 ,比一比 ,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内容 ,领悟中心。一、算敌我力量的悬殊我军夺取泸定桥的任务仅仅是由红四团一个团担负 ,而国民党反动派早就派了两个团防守泸定桥 ,算一算敌我力量之比为 2∶1。若是将敌人增援的两个旅的援兵也计算在内的话 ,则敌我力量之比扩大为 8∶1。从双方力量的极大悬殊之中 ,我们可以体会到红四团的战士夺桥任务是多么的艰…  相似文献   

13.
一、抓住文题,探明中心文题是文章的窗口,我们根据不同型的课文,抓住文章的题目,让学生反讨论,探视出文章的中心所在,再让学预习通读。例如《飞夺泸定桥》一课,课里“飞夺”是课文的中心所在。这里的飞”既表明大渡河天险难渡,又说明了务的艰巨性。指的是红四团跟敌人抢时间,飞速前进。“夺”字在这里既说出攻打泸定桥的艰难,又表明了红军战士的无畏、拼搏精神。指的是红军战士英勇奋战、强攻猛打。指导学生阅读时抓住“飞夺”这条主线,教师加以引导,课题为什么用“飞夺”?各指的是什么?说明了什么?让学生预习通读课文,反复…  相似文献   

14.
为了突出正面形象,小语教材中勾画了不少反面人物,力图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明辨善恶美丑的能力和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但在实际教学中,如果不能准确地把握教学尺度,就会产生不应有的副效应,比如某教师在执教《刘胡兰》一文时,他反复要求学生读出敌人“凶恶”的语气,数名学生读后还不满意,自己又示范一遍,最后点读得“最凶恶”的学生进行角色朗读,讲课时还让学生揣摸“敌人”心理和模仿“敌人”的动作。结果,学生在课外大肆模仿敌人,  相似文献   

15.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非一蹴而就,何不从“三心二意”入手呢?“三心”指的是疑心、安心、众心。(1)疑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自己如能拥有一颗善疑之心,那学生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熏陶,何不在每节课中设置一个“师生共疑”的环节?当然,教师“先要会疑”,学生  相似文献   

16.
王江 《成才之路》2011,(4):30-30
古希腊的普罗塔戈说:“头脑不是一个容器,而是一把需要点燃的火把。”从这个意义上看,教师教学所要花费的工夫主要应在“点燃”头脑这个“火把”上,而不是在注满“头脑”这个“容器”上。“点燃火把”的火种来自兴趣,而兴趣的打火石就是学生自己。学生,尤其是职业高中的学生,更需要以兴趣做引导才能真正激发学习热情,成为课堂的“主体”,使他们的内在潜能得到发现、发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化解教学   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少隐性数量词语学生不易理解,需要经过化解才能明白其在文章中的重要性。例如《飞夺泸定桥》一文,有这要一句:“时间只剩下二十多个小时了,红四团离泸定桥还有 120公里。”教学时,教师可抓住“二十多个小时”、“ 120公里”让学生演算,看看红四团的战士们每小时要走多少路程。如此寓数量词语教学于语文教学之中,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心,领悟红军英勇、顽强的高尚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二、比较教学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用数据来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变化的例子,例如《我的战友邱少云》第…  相似文献   

18.
蚂蚁过河     
小蚂蚁们要搬新家啦!这样它们才能躲避敌人的攻击。看,它们在河对岸造了许多小房子。沿着这些字母走到河对岸,并把这个字母填在小房子里,然后看一看这是什么单词?就知道小蚂蚁们的敌人是谁了。  相似文献   

19.
“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等待充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当我亲耳聆听到杨福家院士这一“火把理论”时,内心再一次被震撼了。  相似文献   

20.
汤惠琴 《教育文汇》2013,(14):42-42
古希腊有位哲人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只需要点燃的火把。”中学思想政治课怎样才能点燃学生头脑的火把,让沉闷的课堂“活”起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