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和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都是元散曲中不可多得的名篇佳作,它们分别代表元散曲某个方面的成就。《秋思》是写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典范,以描写生动见长:《潼关怀古》则是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的楷模,以思想深刻取胜。据此,它们在写作上就各有侧重。首先我们可以看看它们在写作上的一些相同之处。它们都是小令,短小精炼是它们的共同特点。《秋思》是不用多说的。仅看前三句十八个字九个景就可见其语言精炼简洁了。《潼关怀古》也是  相似文献   

2.
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以下简称《拿》文)是一篇典范的议论文,也是高中语文的传统重点篇目。《拿》文以其结构严谨、思想深邃、语言精粹为显著特征,通常被作为教引学生从总体上领悟议论文写作的范例,因而展示《拿》文的结构提纲是帮助学生理解《拿》文的有效教法。1990年及以前的人教版老教参中解读为因果推理结构的《拿》文提纲,因其对总体结构把握不准且较为粗糙,已鲜有采用者。近年来影响较大和最有代表性的是200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以下简称“新教参”)中提供的《拿》文的结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我的教…  相似文献   

3.
蜀汉丞相诸葛亮率师北伐前针对蜀汉政权内政外交的严峻局势,通过《出师表》对后主刘禅阐明了出师的原因和人事安排,以及对后主的担忧和劝戒;《出师表》运用多种写作手法,结构完整,流畅自然,不但是表章学的精粹,也是名的散名篇。  相似文献   

4.
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以下简称《拿》文)是一篇典范的议论文,也是高中语文的传统重点篇目。《拿》文以其结构严谨,思想深邃.语言精粹为显著特征,通常被作为教引学生从总体上领悟议论文写作的范例,因而展示《拿》文的结构提纲是帮助学生理解《拿》文的有效教法。  相似文献   

5.
电大学人     
张继缅中央电大教授张继缅男,汉族,1943年11月出生,山东人,196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授,教育部全国网络院校专家组成员,中国老教授协会文秘与档案研究所研究员。著有《中华儒学精髓》、《人际交往:谈吐与举止》、《写作技法八讲》、《名文览艺》(获1992年中央电大优秀教材奖)、《文鉴》等;合著有《描写的艺术》、《古往今来话北京》等。主编《论文写作指要》、《大学语文》、《广告文案》等。参编有《写作文鉴》(上、下册)、《文学评论写作》、《精读文萃》(获1986年全国畅销书奖)、《新闻评论》(获1998…  相似文献   

6.
《江雪》为千古传诵的名篇,古今不少著名唐诗选本都选入《江雪》,历代画家纷纷为之作画,力争画出它的意境。可是关于《江雪》的意境、主旨,至今模糊不清,许多评论对诗人写《江雪》的时令、地望也都回避不谈,这应引起我们的重视。《渔翁》是宗元的力作,可是从苏东坡评论之后,历来争论纷纷,褒贬不一。奇怪的是争论双方对这首诗的写作时令、地望,亦都未涉及,仅仅根据各自的美学标准(有许多是偏爱)加以评头品足,这就  相似文献   

7.
王张江姚“四人帮”的御用写作班子梁效,在一九七五年第二期《北京大学学报》上抛出了一篇题为《杜甫的再评论》(以下简称《再评论》)的黑文。“瞋目不见丘山”的梁效之流,为什么忽然以研究杜甫的“权威”自居,关心起对杜甫的评论了呢?难到仅仅是“冒充风雅”么?不!发思古之幽情,往往是为了现实。《再评论》一文,是为“四人帮”篡权复辟的政治目的服务的,是一篇包藏祸心的反党黑文。  相似文献   

8.
目前高校《新闻评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陈述性知识占用较多,实战写作训练/节目制作的机会较为缺乏。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在多年评论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1+1"教学模式,即以学生为主体的《新闻评论》课程研讨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内涵:一是指新闻评论的教学体系设计为两大部分:教师案例教学+学生实战演练;二、学生的实战环节设计为两大部分:围绕新闻热点,分成正反方辩论;评论写作,两个小组交互批改;三、构建课堂之外的媒体实践平台:课堂教学+评论实践平台。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以下简称大学中文专业)新闻写作教学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所指的新闻文体主要是消息、通讯、报告文学和新闻评论。一自“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我国各高校中文专业大都把新闻文体写作列入专业必修基础课——写作课的重要教学内容,这一点可以从上世纪80年代初教育部颁发的师范院校中文专业本专科教学计划以及以此为依据而编写的《写作教学大纲》、各高校统编或自编的写作教材得到印证。由此可见新闻文体写作在大学中文专业的重要地位。但是大学新闻文体写作教学以及服务于大学中文专业写作课的高校写作教…  相似文献   

10.
亨德里克·房龙的《<宽容>序言》一文,不像一般序言那样直接写书的宗旨经过或介绍评论书的内容,而是虚构了一个寓言故事;这个故事比实际中的历史事件更有集中性、更典型也更强烈,因而就更带普遍性,读了能唤起许多联想。序言创新,别具一格,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序言写作的范例。文章在精悍短小的篇幅中,独辟蹊径地描绘了“不宽容”产生时的情形:在文明到来之前的时代,人们生活物质贫乏、生存空间封闭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