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柴金如 《良师》2011,(9):32-33
说到北欧,首先想到的自然是那银装素裹的北国风光,“鱼美人”的缠绵悱恻的故事,还有那世人瞩目的每年颁发诺贝尔奖的情景,另外恐怕就是北欧三个王室过的那种颇受臣民拥戴的平民生活了。  相似文献   

2.
“2008胡润当代艺术榜”3月1日揭晓,吴冠中2007年公开拍卖的作品总成交额超过了3.7亿元,高居榜首。然而,吴先生却说:“艺术是无价的,天价与我无关。”  相似文献   

3.
一、倡导平民教育 2005年9月20日,一所推行平民教育的学校——德胜平民学校,在安徽省休宁县诞生了。  相似文献   

4.
古代戏曲与宗教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一方面,集通俗性和生动性于一体的戏曲艺术是宗教界向世俗社会传布教义的重要方式和载体,另一方面,想象力超凡的宗教故事和奇特的宗教人物对戏曲作品的审美旨趣和艺术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诸如团圆之趣、婉折之美和诡奇之境等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5.
在勃兴的草根文化、网络文化的影响下,一种平民化的价值取向影响并规约着军旅题材电视剧中英雄形象的塑造,涌现出一批草根英雄。草根英雄塑造常常采用成长的叙事模式,描述个人与革命伦理复杂关系,采取戏谑的叙事策略。草根英雄模式体现了一种平民意识的英雄观,它论证了平凡和伟大、卑贱与崇高、个人与集体的辩证关系,融入了当代精神,丰富了英雄主义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在勃兴的草根文化、网络文化的影响下,一种平民化的价值取向影响并规约着军旅题材电视剧中英雄形象的塑造,涌现出一批草根英雄.草根英雄塑造常常采用成长的叙事模式,描述个人与革命伦理复杂关系,采取戏谑的叙事策略.草根英雄模式体现了一种平民意识的英雄观,它论证了平凡和伟大、卑贱与崇高、个人与集体的辩证关系,融入了当代精神,丰富了英雄主义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汤翠英 《农村教育》2007,(11):24-25
行知大讲堂开进陶行知先生故里——歙县。圆了生活教育行动讲师团的一个梦。歙县是个文化底蕴厚重,人杰地灵,山青水清,风景如画,号称中国“文房四宝”的历史文化名城。它与陶行知的名字永远紧紧地联系在一起。1891年10月18日,陶行知就诞生在这里。  相似文献   

8.
原题回放题目:有句话儿在心头要求:①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透露个人身份的信息。命题透视  相似文献   

9.
文学是人类生活的派生物,定性文学应该从人类生活的发生过程,从文学起源和发展的历史,特别是注重从精神层面、行为指向和实践意义的结合上把握文学的本质特征。文学的实践意义是我们试图确立的考察和研究文学的重要维度,从这一维度出发,它使我们认识到,文学的各种概念化的解释都难免简单化、机械化,真正富有阐释力的应该是从实践意义上对文学行为目的的一种表达,这就是:文学是人类的一种审美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古今中外美学对象观进行了宏观梳理与评析,在此基础上为当代美学确定了一个新的对象即审美现象。并且通过与各种观点尤其是“审美活动说”的比较,详细阐述了“审美现象说”的涵义及其合理性。进而论述了新的美学对象观之于美学的意义,特别是为与之关联更为密切的生活美学提供了建构的合法性依据。  相似文献   

11.
试论电视广告的审美教育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学校审美教育往往以绘画、音乐等传统艺术形式为主要途径。实际上,在大众传媒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不必说各类所谓“通俗”艺术的审美合法性地位不容抹煞,即使有着鲜明商业目的的电视广告也因借用诗歌、绘画、音乐、戏剧等艺术的“外衣”而具有了自身的审美功能与价值。学校审美教育应当将包括电视广告在内的有一定审美价值的“通俗”艺术引入到美育课堂上,从而将审美与生活真正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2.
从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和学生情况的特殊性出发,讨论高职院校实施生命美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阐述社会实践对实施生命美育的重要作用:一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处群能力,感受友情的温暖;二是通过社会实践增强社会责任感,放大“知识改变命运”的时代内涵;三是在艰难的实践中体验为他人付出的喜悦,建立社会本位的人生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了影视的审美特征 ,认为 ,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看 ,影视艺术具有声画可溶性、时空自由性、形象逼真性、表现综合性等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4.
论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影视对小说的改编是文学传播的又一种形式,近年来网络小说颇受影视改编的青睐,由此带来的"如何改编"的问题是需要认真总结和反思的。网络人气小说大多是有独特性的,但这些独特性能否在改编时成功地被影视转化,还受到多方面条件的制约。  相似文献   

15.
强调历史题材影视剧对历史知识的传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对当下,历史题材影视剧受到的批评提出了质疑与辩论。  相似文献   

16.
电视剧的改编应以观念为最终的目的。艺术形式的转换导致了受者主体的差异,观众的艺术审美心理,决定了电视剧改编的取向,改编者应对之准确把握并积极回应,呼吁观念的主动参与再创作,在满足观众审美需要的同时提升其审美能力。改编的结构应符合观念的审美层次,具有独特的艺术性,并留有空白形成张力。  相似文献   

17.
红色原创剧的热播是近年来令人瞩目的一种文化现象。这种电视剧常用的文本策略主要有三种:亮点挖掘、感性重构和叙事移位。亮点开掘主要表现在对创作禁区的逐步突破和人物性格的深度开掘上,最终还必须实现深度叙事与主流或大众意义的弥合;感性重构主要指带有浓厚草莽气息的新革命英雄主义,但是在转型期的多元文化语境中,感性历史观的贯彻产生了诸多的意义裂痕;叙事移位指通过叙事时间的移位,一些电视剧展现了奇观化的革命人生形态,并对红色历史进行了温情的回望。由于反思维度的缺位,红色原创剧的思想和艺术资源正在日渐枯竭。  相似文献   

18.
我们承认文学艺术作品往往就是意象艺术,但并非所有的意象艺术都用形象直接表达哲理的。表意之象并不只是“观念意象”,而是蕴涵一定的“审美意味”。“审美意象”用它专指一种特殊的表意性艺术形象或文学形象,其特殊之处在于它的本质,在于它的蕴意性,即审美活动过程中审美对象所凝结的审美意味。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之后,许多学者对西方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新时期影视的影响表现出了一定的关注和担忧。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新时期影视表现出它具有的特质,正确的认识其特质有助于新时期影视的解构。  相似文献   

20.
孔颖达恢复汉人以象数解易的传统,以"元气"①释易之太极。天(阳气)地(阴气)交感,产生了万事万物、人伦社会,二者共同构成了生生不息的大化流行。感应之道遍布于宇宙万物的各个层面。心物彼此感受对方的节奏和生命。人心感万物所生的念虑之情在自然而然的本性的指引下成为审美之情,生生之宇宙由此而成为人情化、审美化的宇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