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要求《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要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努力提高教育的实效。在教学中,我一直为此思考和探索,希望找到一条有效的途径,将《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增加学生与社会的接触机会,丰富学生的社会知识和经验,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更具实效。  相似文献   

2.
社会课是对小学生进行社会常识教育的一门新的综合课 ,它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联系 ,离开社会实践谈社会课教学是不可能收到良好教学效益的 ,只有以社会实践为基础 ,让学生走向社会 ,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在社会实践中学社会 ,才能增强可信度 ,提高教学实效性 ,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因此 ,社会课教学一定要重视社会实践。一、社会实践是小学社会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教学大纲明确指出 :“要注意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社会课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联系 ,应安排一定时间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 ,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必要的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3.
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标准指出:从小培养学生“正确观察、认识社会和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目的之一。这为我们指明了品德与社会课程学生能力培养的方向。要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4.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借助的是社会生活的实际效用,通过对学生的社会生活行为予以正确的引导,以提升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为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创造条件。为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教育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进行了相应的教学规划,其中,对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主要以品德与社会为资料,并结合学生的自身情况,开展教学活动。对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以寻找到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5.
教学联系生活必须弄清三个前提性问题,即教学联系何种生活、教学为什么会脱离生活和教学为什么要联系生活。教学联系生活的立足点在社会生活,应从当前社会生活的变化来寻找教学革新的方向和可能;教学联系生活的障碍在于教学制度,应进行教学制度创新;教学联系生活的目的在于关注学生真实的发展而不是迁就学生眼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用历史与社会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历史与社会问题,主动地运用历史与社会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历史与社会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历史与社会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历史与社会生活化。  相似文献   

7.
品德与社会在对小学生进行德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起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品德与社会教学由于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脱节,难以起到应有的教育作用。新课改下的品德与社会教学要源于生活、回归生活,教师要用生活化的学科教学让小学生感受到这门学科和现实生活的关联,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当中体验品德,在生活化的教学讨论当中构建正确的道德观念并在生活化的课外活动当中践行品德,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8.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这体现了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的要求,我们每一位老师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过程中都应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不断扩大的认知范围,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从这个意义上讲,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就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相似文献   

9.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促成学生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及养成良好道德品质的核心课程,因此,教师应寻求多种教学方法,以社会热点为突破口,捕捉鲜活的教学素材,对学生生活展开引导,让学生清晰感知社会。这样不仅使学生学会明辨是非,而且道德品格也得到熏陶,从而为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0.
正"生活化教学是指教师通过捕捉生活中的学科知识,挖掘学科知识的生活内涵,将抽象的教学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经验之上,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合作等学习方式,陶冶情操,获得有活力的学科知识、技能、方法,并能学以致用,创造性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实现学科教学的生活化。"《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强调社会生活既是课程的源泉,也是课程的归宿,把培养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和改造社会的能力作为一以贯之的目标。因此,"回归生活、关注学生体验"成了历史与社会教  相似文献   

11.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化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化学与人类的生命活动、生产、生活、工业、农业、国防、高新科技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为了使下一代乃至下几代人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全面提高公民素养.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呢?传统的化学教学片面强调知识和技能目标.忽视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2.
生活与教学本就息息相关,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更是如此,教材内容的设置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因此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生活元素融入高年级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分析高年级品德与社会课堂以生活元素为依托的现状,探究生活元素在高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从而提高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3.
语文学习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几乎是无所不在的,各科教学、课外活动、家庭、社会构成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因此“要使学生真正扎扎实实地掌握并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这一人生的工具,就必须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让语文课堂与社会天地相接壤。”(李镇西)如何将语文教学与学生生活自然链接起来呢?我是这样思考与实践的。  相似文献   

14.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它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它引领学生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如何架起品德课程与儿童社会生活的桥梁,让品德课真正社会起来,让品德课堂真正焕发出生活的光彩?社会调查,不失为有效的教学载体和实践性的教学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儿童的这种心理需要特别强烈.调查,这种社会教学活动能紧密地联系儿童的生活,创造和谐的情感氛围,激发儿童主动探索的内驱力,激活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使品德教学真正社会起来.  相似文献   

15.
汪秋萍 《教学月刊》2008,(10):48-49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本课程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使其把所学到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即强调了社会课程的实践性,“以培养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和改造社会的能力作为一以贯之的目标”。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十分重视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鼓励学生有主见地正视各种社会问题,更自觉地面对各种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6.
在进行思想品德课教学时,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使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要贴近社会,将搜集到的社会热点问题引入课堂教学;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结合学生亲身经历和感受进行教学,用真情实感去实践所学到的知识。  相似文献   

17.
王彪 《考试周刊》2013,(37):143-143
<正>物理课程的生活化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让物理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有效地融合起来是实施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开展生活化教学,让学生的学习与他们的社会生活经验真正联系起来,将知识放在生活背景中学习,使物理教学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对社会,对自身发展的重要价值。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  相似文献   

18.
《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教学目标是发掘学生热爱生活、乐于探究的潜力。教师应引导学生置身于实际的社会情境中,使其在逐步认识和了解社会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激发学生对于生活的热爱。作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工作经验,深入浅出地例谈了《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19.
品德与社会课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适应社会的生活能力。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行为的发展与其生活紧密相连,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形成良好的品行。  相似文献   

20.
娄健 《考试周刊》2011,(91):189-190
传统的知识灌输式和题海的战术式教学模式不但严重加大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浪费了有限的教学时间,而且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化学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化学知识教学可以从社会生活入手,从而活化化学知识。生活化教学不但能使学生善于用化学理论、化学知识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或生产实践中的化学现象、化学问题,运用化学知识和化学工艺服务于社会,服务于自然,而且能使学生学会探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