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26年夏,清华国学研究院要在全国招收32名研究生。王力对国学研究有浓厚的兴趣,遂报名应考。这次入学考试试题出得很奇特,全部试题是要回答"四个100",即:100个古人名,要写出每个人所处的朝代和主要著述;100个古地名,要答出各是今天的什么地方;100部书名,要答出各部书的作者是谁;100句诗词,要答出各出自哪首诗词。王力学历虽然浅,国学的根底却不浅。他在试场上交出了一份好答卷,当年被清华国学研究院录取。  相似文献   

2.
@@今天,我在翻阅教育杂志时偶然发现了一则国学大师王力先生求学的小故事,颇为耐人寻味。@@@@1926年夏天,北京清华国学研究院准备在全国招收32名研究生。招生简章规定,报考者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大学毕业生;2.曾在中学任教五年的教员;3.师从名师研究有心得者。而当时王力先生只读了两年大学尚未毕业;而若再往前推两年,他还只是一个只有“高小”(相当于今天的小学)学历的人。虽然他曾经做过小学教员,但是离“五年”这个时间要求,他还差得太远。而他也跟师从名师不沾边,最后借“挂名”校长章太炎的大名,“自欺欺人”地蒙混过了报考关,顺利进入了笔试环节。笔试的试题出得极为“刁钻”——全部试题是要回答“四个100”:100个古人名,要写出每个人所处的朝代和主要著述;100个古地名,要答出各是今天的什么地方;100部书名,要答出各部书的作者是谁;100句诗词,要答出各出自哪首诗词。一拿到卷子,许多同时符合上述三个报考条件的考生都傻了眼,可这位年轻人却欣喜地发现,自己对这些试题却一点儿都不陌生:他一直是靠自学,在数十年如一日的苦读中,脑子里早已装满了丰富的知识。不出所料,凭着过硬的国学功底,他从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以第26名的好成绩被录取了。后来,他被誉为“一百年来中国最伟大的语言学家”“国学通才”。  相似文献   

3.
《古文辞类纂》是桐城派三祖之一的姚鼐编纂的一部古文选本。姚鼐编纂《古文辞类纂》意在以选本的形式为学习者提供学习、理解桐城派古文“义法”的门径。《古文辞类纂》的刊行及不断传播对桐城派的立派及扩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自近代国学思潮兴起,《古文辞类纂》又屡受国学倡导者的关注。为引导青年学子学习国学,他们常以开列国学书目的方式为后学指点国学门径。近代国学倡导者在编订国学书目时,常将《古文辞类纂》列于其中,此既可看出他们对青年学子学习、传承古文的重视,也可看出他们对《古文辞类纂》作为古文学习必备选本的选择与肯定。  相似文献   

4.
闻一多在学术研究中以国学为主要研究对象,他的研究是基于对国学的情感态度而展开的,其情感态度包含了他对国学的价值评判.而闻一多对国学的情感态度经过了从赞美到怀疑、从客观研究到彻底批判的演变过程,这正对应了中国现代学术史上之于国学价值取向的四种态度,即"信古"、"疑古"、"释古"、"批古".闻一多的国学态度在现代文化思想史上具有典范意义,其中所蕴涵的价值取向对当下的文化选择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古诗歌鉴赏题要认准设题角度和答题指向,即搞清试题考什么的问题,然后再结合高考诗歌鉴赏题评分细则,就会总结出一些答题规律和方法。一、学会审题——弄清试题考什么高考诗歌鉴赏无非按《考纲》从三个角度设题:形象语言技巧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6.
国学经典是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学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国学文化素养。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国学经典学习的现状,然后从国学经典的学习目的要明确、学习方法要灵活多变、学习功效突出国学素养、学习评价不能单一等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7.
国学与管理     
国学与国学热"国学"一词在近代中国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从"中学"到"国粹",再到"国故",再到"国学"这一过程。"国学"又有古义、今义与广义、狭义之分。"国学"的最早意义是"由国家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通过对沈阳市的几所高中进行抽样问卷调查,从高中生对国学的认识、了解掌握程度和对国学普及的态度,学校对国学的重视程度,语文教师将国学在古诗文课堂的渗透程度方面对沈阳市400名高中生展开调查,并依据此调查结果得出国学在高中语文古诗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现状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大学国学教育的严重缺失,本文着重从思想认识和实施策略两个维度来探讨大学如何开展国学教育的问题。一是要提高大学人对国学及国学教育价值的深刻认识,树立新的国学观和国学教育理念,这是顺利实施国学教育的思想前提。二是各高校要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开展不同类型(即专业型、普及型与陶冶型)的国学教育,这是开展国学教育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前大学国学教育的严重缺失,本文着重从思想认识和实施策略两个维度来探讨大学如何开展国学教育的问题。一是要提高大学人对国学及国学教育价值的深刻认识,树立新的国学观和国学教育理念,这是顺利实施国学教育的思想前提。二是各高校要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开展不同类型(即专业型、普及型与陶冶型)的国学教育,这是开展国学教育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1.
一位睿智的父亲,为了考验三个儿子的聪明才智,经过苦心设计,想出了一道试题。父亲分别给了三个儿子每人100元钱,要他们用这100元钱去买他们  相似文献   

12.
【案例背景】古诗文在中学语文教学与考试中所占的重要地位,众所周知。翻开全国各地的任何一张中考语文试卷,其中古诗文的占分比重大都是: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五题八空6分(有两题选作一题);课内古诗文阅读试题四题8分;课外古诗文阅读试题四题8分;古诗词鉴赏试题两题占4-6分。  相似文献   

13.
研究"校园文化国学启蒙教育",要发古通幽,一脉承建,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教育精义,同时又要切合时代精神,将目标定位在培养新世纪强者上,以体现素质教育促进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意义,引导师生以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参与、体验、创新学校的各项活动。  相似文献   

14.
吕劲蓓 《文教资料》2012,(29):176-177
本篇文章将从“什么是国学?”、“为什么要普及国学知识?”、“国学知识普及与高中历史教学的关系”、“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普及国学知识”四个方面对高中历史教学与国学知识的普及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国学是我们民族的血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对于今天成长在市场经济下的小学生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围绕小学语文教学中国学启蒙教育内容与小学语文国学教育要达到的目的分析两个方面阐述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国学教育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步出母校"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沪校"大门已经六十六个年头,我已是满头霜雪的耄耋老者。从教三十余年,退休三十余年,然在校就读情景仍记忆犹新。近代教育家、国学大师、老校长唐文治老夫子(号蔚芝,晚号茹经)(1865—1954)精神矍铄,全神贯注讲演和吟诵古诗文的神采,依然历历在目。唐调古韵犹存耳际,涵咏胸中。  相似文献   

17.
一位睿智的父亲,为了考验三个儿子的聪明才智,经过苦心设计,想出了一道试题。父亲分别给了三个儿子每人100元钱,要他们用这100元钱去买他们所能得到的任何东西,再将买回来的东西,设法装满一个占地超过100平方米的大仓库。  相似文献   

18.
国学及其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关于国学的话题越来越热,朋友们约我作过若干报告,对于这个话题也就有了一些思考,在这里谈一谈,供有兴趣的朋友参考。注要讲四个问题:什么是“国学”;“国学”包含哪些内容;当代研究学习国学主要做哪些工作;国学在当代有什么价值。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国学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学热持续升温。反思国学热潮的历史渊源与时代背景,新时代的国学应是动态的、与时俱进的国学;是平民化的、全民性的国学;是兼容并蓄、开放的国学,这正是国学的时代定位。为推动国学的真正繁荣,每个人必须要做到思想上自始至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批判地继承国学;信念上要破除狭隘的国学观,树立"大国学"观;方式方法上要不拘一格,提倡百花齐放的多元局面。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课程理念和学前教育目标、"学""术"并进、课堂组织形式以活动为主几个方面探讨了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国学特色的形成,同时认为国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幼儿需求,对待国学应该采取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