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学习“皖南事变”时,教材的表述与地图册的相关内容有明显区别,同学们莫衷一是。教材讲“1940年秋,蒋介石强令黄河以南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在一个月内撤到黄河以北。第二年初,新四军9000余人遵照国民党军事当局的命令并经中共中央同意,从安徽泾县云岭出发,移师北上,在茂林地区遭到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袭击。”而《中国近代现代史地图册》上,茂林地区在泾县云岭南部,新四军并非先“移师北上”,而是先“移师南下”,这是何故呢?  相似文献   

2.
关于皖.南事变,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试验修订本·必修)下册第41页关于皖南事变有这样一段表述:“第二年初(即1941年),遵照国民党军事当局的命令并经中共中央同意,新四军九千余人从安徽泾县云岭出发,移师北上.在茂林地区遭到预先埋伏的国民党军队八万余人的包围袭击.”  相似文献   

3.
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曾提到当时江南的新四军在陈毅领导下建立了苏南抗日根据地,江北新四军在张云逸领导下,建立了皖东抗日根据地。在“皖南事变”中,提到江南的新四军移师北上,只有项英、叶挺部遭国民党顽固派围歼,而未提陈毅。重建新四军军部时,陈毅任代理军长。许多同学不明白,“皖南事变”时苏南根据地情况如何?陈毅在什么地方?  相似文献   

4.
《家教世界》2015,(1):1
1941年1月6日国民党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的一个支队共9000多人由云岭出发北移,行至皖南泾县茂林地区时,遭到国民党军8万多人的伏击。新四军奋战七昼夜,弹尽粮绝,除约有2000人突围外,大部分壮烈牺牲。军长叶挺与国民党军队谈判时被扣押,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牺牲。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相似文献   

5.
一月     
记录你所不知道的历史……
  1941年1月6日
  国民党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的一个支队共9000多人由云岭出发北移,行至皖南泾县茂林地区时,遭到国民党军8万多人的伏击。新四军奋战七昼夜,弹尽粮绝,除约有2000人突围外,大部分壮烈牺牲。军长叶挺与国民党军队谈判时被扣押,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牺牲。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相似文献   

6.
不少同志以皖南新四军被围歼的结果,逆推出南下茂林的路线是一条错误的路线,是导致皖南新四军失败的首要或主要原因,如刘庭华《略论皖南事变在军事方面的历史教训》,陈枫编著的《皖南事变本末》、段雨生等著《叶挺将军传》等均持此说。黎汝清同志更认为南下茂林的北移路线是皖南事变的“根本性问题”,谁决定了这条北移路线,皖南新四军全军覆没的历史责任就应由谁来承担(见小说《皖南事变》代后记)。对此,我认为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7.
石艳芳 《历史学习》2006,(12):28-29
1941年1月,一场兄弟阋于墙的悲剧在中国上演。1月6日,奉命北移的新四军军部9000余人在安徽泾县茂林地区遭到预先埋伏的国民党军队7个师8万余人的袭击。因众寡悬殊,新四军除2000余人突围,一部分被俘外,大部分壮烈牺牲。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在《新华日报》上悲愤题词:“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在全民族共同抗日的关键时刻,国民党为什么发动了这场令亲者痛,仇者快的悲剧?皖南事变的发生和当时的国内外形势有着密切关系,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国民党发动皖南事变的国际因素  相似文献   

8.
大谬     
“国民党军队”及其指代用语“中国军队”在课本中曾多次出现。前者如 :课本第 3 1页 :“国民党军队在山西忻口阻击日军” ;第 42页 :“(新四军 )在茂林地区遭到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袭击” ;第 43页 :“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处于消极应战状态”。后者如第 2 7页 :“日军随即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抵抗” ;第 3 0页 :“中国军队同日本侵略者在上海及其周围地区激战三个月……中国军队被迫全线撤退” ;第 3 1页 :“日军对中国军队忻口防线 ,采取中央突破的战术 ,……” ;第 3 2页 :“国民政府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 ,指挥中国军队 ,…  相似文献   

9.
1941年1月4日,新四军军部及直属部队9000余人从浙江云岭驻地遵命北移,行至皖南径县茂林地区时,突遭国民党军队7个师8万余人的包围袭击。新四军战士英勇拼杀,奋战七昼夜,终因弹尽粮绝,寡不敌众,除2000余人突围外其余大部被俘、失散或牺牲,军长叶挺被无理扣押,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牺牲,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突围后不幸被叛徒杀害。17日,蒋介石反诬新四军“叛变”,宣布取消其番号,并声称要将叶挺交军事法庭审判。同时,令汤恩伯。李品仙等部进攻江北新四军,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这一事变掀起了国民党顽固派的第二次反共高…  相似文献   

10.
关于湖北共产主义小组建立的地点 ,课本第 12 5页为“汉口” ,第 12 6页《中国共产党诞生形势示意图》为“武昌” ,第 12 7页《参加中共“一大”的正式代表》表中“来自地方”为“武昌”。与课本配套的《中国近代现代史地图册》上册第 2 4页为“汉口”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地图填充图册》第 14页标的地点在江右 ,即武昌。到底是“汉口”还是“武昌” ?2 0世纪 2 0年代 ,武汉由汉口、汉阳和武昌三部分组成。湖北共产主义小组第一次会议是在武昌的董必武寓所举行的 ,并推选出负责人。湖北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地点为“武昌”。另外 ,课本第…  相似文献   

11.
课本第 2页插图内有如下文字 :“近代中国人民从何时站起来了 ?”插图画面是“开国大典”。很明显 ,它说明 1949年 10月 1日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而新中国的成立 ( 1949年 10月 1日 ) ,标志着中国现代史的开端。此处用“近代”恐不妥《中国历史》第一册 “近代”从何时算起?$湖南省南县第一中学@庞长仙  相似文献   

12.
1939年3月,第二支队副司令员粟裕参加了周恩来在云岭新四军军部主持召开的军部负责人会议,讨论新四军发展的战略方针,有关内容历史上并无详细记载。1978年,白艾协助粟裕撰写战争回忆录,记录整理了粟裕口述的皖南事变回忆资料,标题为《皖南事变前,周恩来和项英、叶挺、陈毅、袁国平的对话》。对话详细生动,是就新四军发展战略展开争论的"现场"再现,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其核心内容是周恩来、陈毅、叶挺主张新四军应该东进、北上,并尽快地大发展,批评项英一切服从统一战线、株守皖南的错误想法。结合党中央与项英的来往电文可知,项英即使没有明确的"三山计划",也未能完全执行党中央东进、北上的战略方针,没有认识到扩大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战略意义,贻误了新四军军部向敌后转移发展的良机,应为皖南事变的发生承担一定的责任。不过,项英虽然有错,但与张国焘和王明不同,不应定性为路线错误。  相似文献   

13.
课本第 5 5页思考题 :“最早侵略中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哪一个 ?”这个问题 ,可有两种答案 :一种答案是英国 ,另一种答案是荷兰。笔者认为 ,造成答案不一的原因 ,是题干没有明确界定时间范围。此题出现在第 9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它的答案从常理分析 ,应该在近代史中寻找。而 1840年英国发动的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中国近代看 ,答案就是英国。假如此题明确界定了时间范围 ,即 :“在中国近代 ,最早侵略中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哪一个 ?”毫无异议 ,答案是英国。但是 ,此题并没有明确界定时间范围———中国近代 …  相似文献   

14.
蒙古国是中国北部邻国 ,面积 1 5 0多万平方公里 ,人口约 1 0 0余万 ,中蒙边界线长达4672公里。半个世纪前 ,这块称“外蒙古”的地方 ,还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高中课本 ,对这个问题已有所叙述 ,但美中尚有不足。在教学实践中 ,常有使学生感到迷惑、教师感到尴尬之处 ,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问题上 :一、“丧失了外蒙古的领土”是在什么时候 ?课本说 :“袁世凯的北洋政府同俄国订立《中俄声明文件》 ,中国政府丧失了外蒙古的领土、主权 ,只保留了一个宗主权的虚名。”(《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 92~ 93页 )按照这个说法 ,外蒙古的丧失似乎是在1…  相似文献   

15.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以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魄源:《海国图志》序转引高级中学课本《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必修)第一章《鸦片战争》  相似文献   

16.
课本第 14 2页《三个军阀控制的地区》 ,虽未说明三个军阀各是在什么时期的 ,但此表出现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一节中 ,当然可理解为北伐战争前夕三个军阀的控制地区。表中奉系军阀张作霖的控制地区为“黑龙江、吉林、辽宁、热河、北京和天津地区”。并无山东。而与课本配套的《中国近代现代史地图册》上册第 2 6页“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中却明确地标明山东为张作霖的盘踞地区。那么北伐前夕的山东到底被谁控制呢 ?事实上 ,从 192 5年 5月到 192 8年 4月蒋介石的北伐部队攻占山东的三年间山东为军阀张宗昌控制。而张宗昌则是受张作霖控制…  相似文献   

17.
一、曹操征高干是从邺出发吗? 不论《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先生主编);还是余冠英先生的《汉魏六朝诗选》,在曹操的《苦寒行》的注释或说明上,都说:“曹操从邺城出兵.取道河内.北度太行山。”《汉魏六朝诗选》更把邺这个地方加以解释。指出:“邺城.在今河南临漳县。”邺城在河南,高干叛变后屯兵之地在壶关.即今山西长治市东南的壶关。那么曹操的兵从河南的邺出发,到山西,当然是“北上”了。这好象毫无问  相似文献   

18.
如何让社会课活起来?我的做法是:一、让社会课真正走向社会社会课是一个浓缩了的社会大世界,上好社会课就必须让学生走进社会。1郾基于课本,超越课本。社会课应该使学生将课本上的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充分运用,同时将不断变化的社会信息补充到课堂中,吸收相关的社会信息,让学生学到比课本上更加丰富、生动的社会知识,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真正做到适应社会。例如,在教学《“母亲河”的奉献》一课时,我并不局限于课本中两大河流的地理位置和作用的教学,而是从现实出发,更大范围地充实教材。一方面从近几年黄河几度断流、长江水患不断的实情出发,…  相似文献   

19.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是一篇新增的说明文 ,作者以确凿的材料 ,翔实的数据 ,说明了黄河 2 0 0 0年来变化的情况 ,分析了黄河变化的原因 ,提出了治理黄河的办法 ,读来令人信服。教学时 ,我在学生读课文 ,初步理清线索的基础上 ,着重于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一、紧扣题眼 弄清“变化”课文题眼是“怎样”一词 ,紧扣题眼 ,教师设问 :近 2 0 0 0年以来黄河原来怎样 ?现在变得又怎样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学生轻读课文 ,划出有关词句 ,并填写下表 :时间变化的情况原因何在数千年、数万年以前中华民族的摇篮气候温暖 ,森林茂密 ,自然条件好 ,…  相似文献   

20.
课本中“思考题”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有的“思考题”与课后“练习题”雷同 ,题问不够明确 ,缺乏应有的思考价值。兹以《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举例说明。第 64页 :“请思考 :反对国民党统治的第二条战线是怎样形成的 ?”这和课后第一个“练习题”(第 66页 )重复。第 1 43页 :“请思考 :新中国在外交上取得了哪些成就 ?”与课后第一个“练习题”(第 1 46页 )也几乎一模一样。课本前的《说明》指出 :“思考题为高一个层次的练习 ,不做统一要求 ,练习题为学生必须做的作业。”而像这样对同一个内容作出两种要求显然有悖于《说明》 ,课本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