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常常有学生抱怨:看到别人的文章内容精彩、千姿百态,怎么我自己始终觉得没什么可写?就算是硬着头皮去写,也找不到什么感觉,干巴巴,一点也不感人。其实这种感觉产生的原因是没有积累好写作素材,真可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写好文章,必须有足够的好素材。新课标指出“指导作文要从内容入手”,而学生写作内容又是来自于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亦是如此,要想写好文章,搜集好素材是先决条件。合作市地处青藏高原东端,经济欠发达,小学生大多没有外出旅游过,见闻太少,又没有一定的材料积累,这些对写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那么,如何帮助学生搜集作文素材,突破写作瓶颈呢?  相似文献   

3.
古人有“文章最忌随人后”,文章要写得别出心裁,就得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势,言人之未言。新的教学大纲也规定学生写作要“有创新”,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作文创新呢?一、认真观察,积累素材作文最让人头疼的是解决材料问题,常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生活单一,社会生活面狭窄,又因学习时间的限制,不可能做到“读书破万卷”。因而作文时常感到“囊中羞涩”,没有素材,无话可谈。这时,我们不妨改变一下思维,灵活借助教材,就可“下笔如有神”。如2001年江苏一考生将高考作文“诚信”与《阿Q正传》联系在一起,构思新颖。2002年山东一考生写的《刺秦…  相似文献   

4.
徐翠菊 《现代语文》2007,(5):118-118
很多学生一提写作文就会头疼,说是没东西好写,其实也就是缺乏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主要症结在于学生平时缺少素材的积累。没有丰富的写作素材,又怎么能写出高质量的作文呢?因此,作文教学必须从积累素材抓起,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相似文献   

5.
中考中,作文位置之“显赫”无其他题型能比,所以对作文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随着话题作文向材料作文转轨,议论文写作的指导比起记叙文的指导更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其优势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根据材料提炼观点要比通过材料链接生活揭示生活容易得多。二、议论文“有形”结构比“无形”的构思要浅显得多。三、整个初中生活的素材宝库给议论文写作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根据以上优势可见,在九年级中考复习的作文演练中,指导学生写好议论文不乏教师作文指导的捷径。怎样指导学生们进行议论文写作,我觉得从材料中让学生提炼出深刻新颖的立意,是中考议论作文中取胜的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6.
积累写作素材的能力是衡量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学生生活经历有限,生活空间相对狭小,写作文往往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有效地解决好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没什么可写”和“不知如何写”两大突出问题,就要引导学生进行广泛地搜集,大量占有材料,学会找“米”下锅.也就说写文章必须有充足的材料,而材料就来自平时的积累.  相似文献   

7.
写作,首先要有材料,没有材料是不可能写出文章来的,这正如俗话说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然而,由于当今学生的生活范围比较狭窄,加之目前不少学校仍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学生一天的生活多是“三点一线”,即“教室——餐厅——宿舍”,直接获得第一手材料进行写作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作文教学需要大量通过第二手材料的写作训练来进行,即指导学生从间接的材料中采集和积累写作素材,并运用这些间接材料进行写作。  相似文献   

8.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不积累一定的写作素材,是没有办法写作文的。写作素材积累得越多,写起来可能就越得心应手,作文也就可能会写得越好。因此,说到写作时,人们常常强调要多积累材料。这话固然说得不错,可是,却也害了不少同学,当他们写不好作文时,总是归咎于自己材料积累得太少而不知另寻出路,甚至因此而完全失去信心,一味地等待“厚积薄发”,以致变成“只积不发”。由此看来,我们不仅要致力于积累材料,更要致力于“开发利用”我们头脑中库存的材料,即要善于用足用活库存的材料。那么,怎样才能用足用活库存的材料呢?一、驰骋联…  相似文献   

9.
孙艳秋 《中小学电教》2011,(12):147-147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在写作文时,如果没有足够的素材积累、语言积累是很难写出好的文章来的。所以,作文教学中,不光教给学生写作方法。更重要的是教给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摄取写作材料,在名篇中吸收营养,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作文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0.
夏发祥 《教育文汇》2013,(14):37-37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有时“米”虽多,不少“巧妇”却视而不见;学生写作文亦然。不少学生总是为没有作文素材而苦恼。其实,只要稍微留意,素材之“米”,俯拾皆是,生活中的材料“多乎多哉”,学过的语文教材中就有不少好的素材。  相似文献   

11.
现在的学生都怕写作文,遇到作文就像是看到一座高山挡在面前一样,总是难以逾越。究其原因,主要还在于学生没内容可写。而解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问题,关键还得给学生找来写作之“米”——写作素材。“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写作素材的源泉在哪呢?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所以,语文教师必须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体验生活,捕捉生活细节,从生活中找“米”,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学生作文素材的来源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武云松 《云南教育》2003,(14):36-36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丰富的习作素材,难得写出好文章。有一种偏见,认为农村小学生“见少识窄”,文章难写好。其实,农村小学生生活另有天地,积累写作素材有优势,关键在引导。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关于写作”中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  相似文献   

13.
作文最大的困难是缺乏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写作素材,文章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也就无从谈起。如何解决?惟一的办法就是积累。散文作家秦牧曾说:“生活有多种多样的生活,有心人必须多方面加以注意。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他写东西必须运用各种材料,而平时有没有注意积累这些材料,对他关系重大,甚至影响到他有没有写作冲动。因为积累材料多了,他就有表达的愿望,他发现了新鲜的事情,觉得有告诉别人的必要,他就会去写。”这段话说明积累问题是写作的一项基本功。积累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从书本积累;二是从生活中积累。先谈从书本中…  相似文献   

14.
一直以来,作文都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大多数学生不愿意写作文,甚至害怕写作文,主要原因是他们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足够的写作素材,即便掌握了写作技巧,也无法写出好的文章。因此,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关键一步。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多观察、多体验,从多个方面来积累写作素材,为他们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作文里生活太少,甚至没有生活,是当下学生写作的通病。学生作文背离生活而缺少生活之魂,造成的原因很多,主要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写作是为了应试,这必然导致学生屏蔽对生活的关注;受写作和评价以“立意为先”的影响,学生作文中难觅真实生活;教师多从写的角度研究和指导作文,偏重于讲写的方法技巧,学生也偏重于学写的方法技巧,却常常陷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不能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要唤回作文的生活之魂,需要重建回归生活的写作  相似文献   

16.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少丰富的作文素材是学生写作时遇到的一个主要问题,我们必须让学生知道积累素材的重要性。写作是非常讲究厚积薄发的,没有作文素材的积累,即使掌握了写作技巧也难以写出好的文章来。  相似文献   

17.
<正>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运用在写作中就是说,要写出作文来就必须要有丰富的素材。素材从哪里来?教师在平常的作文指导中总是教学生要多从生活中、课外阅读中积累作文素材,而忽视了"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教材。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教材为学生读、写、说等语文学习活动提供了很多范例,同时教材还是一个丰富的作文素材库。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积累教材中的素材,巧用、化用课本材料充实自己的作文构思,那样写作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8.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的“半壁江山”。可是,目前小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着“言之无物”的通病.究其原因乃是学生缺乏丰富的作文素材。据调查:90%的学生正在为写作没有原料而苦恼。“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嘛!可是生活中到处都有写作的材料,  相似文献   

19.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作文难,难作文"一直是困扰广大师生的问题.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无法写出优秀作品来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内容可写.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学生的习作中也是如此,头脑空空,材料匮乏、语言贫乏,没有写作素材,这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好的文章来的.小学阶段是学生写作的起步与启蒙阶段,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搞好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尤为重要.因此,在小学阶段我们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要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让学生"有米下锅",这样学生才能写出内容丰富、情感真挚、形式多样、富有个性与新意的优秀之作.那么在小学阶段如何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呢?  相似文献   

20.
现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学生作文水平的好差.除了文字表达能力的强弱外.重要的一条还在于学生对所写内容的材料,掌握的丰富程度如何。通过十多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是没有道理的。要写好作文,就得先积累材料像当代散文家秦牧说的那样,从事写作的人必须建立三个“仓库”。建立从生活实践中得到的材料“仓库”是我们引导学生要建立的第一个“仓库”。人们的生活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生活中的材料是无比有趣,无比生动,不可计数的。这是学生作文的源泉。要教会学生写好作文.首先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心身边的人和事,热心参加有益于心身健康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次要引导学生勤于动手,多写笔记,把自己生活实践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随时记录下来,建立起充实的作文材料“仓库”。如果学生持之以恒.勤于笔录,长年累月地把生活中的材料积累起来,建立起充实的材料“仓库”,作文就不会内容贫乏.空洞无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