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近几年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筹措大量建设资金,缓解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的资金需求,但存在着缺乏投融资风险约束机制、"借、用、还"不统一、贷款担保不合规、自身负债率过高、偿债能力不确定等问题。为化解地方融资平台风险,要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完善融资平台制度建设,合理控制债务存量,建立地方债务偿还保障机制,增强融资平台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2.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因地方政府融资需求而产生,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必然会转化为财政风险,导致金融风险、社会风险和宏观经济风险。当前,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是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最大衍生地,风险不断聚集,防控难度大。基于宏观管理视角,要多措并举,解决导致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产生的根源;多方参与,加强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的防控。  相似文献   

3.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设立股权投资基金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实施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信贷投放迅猛发展。作为信贷投放主体之一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负债迅速上升,加大了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也加大了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和银行的经营风险。但在另一方面,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资金紧张的问题依然存在,严重影响了所投项目的完工计划。文中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设立股权投资基金的可行性进行探讨,旨在建议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更新思想观念、拓宽融资渠道、缓解债务风险、增强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4.
地方政府组建投融资平台对公共设施和城市各方面建设的融资已有很长时间,但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作用仍不明显。本文从平台融资运作不规范、政府的债务风险、银行呆坏账风险等方面,分析了各级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迅速发展中存在的各种显性和隐性风险,并从增量和存量两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投融资体制的改革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投融资体制不断创新,推动了高等教育事业的振兴与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与持续的高校扩招问题密切相关.中国大学通过银行信贷途径获取基本建设投入几乎成为一种普遍行为,并引发了为公众瞩目的所谓高校债务问题,暴露出现行高校投融资体制的缺陷,使得高校投融资体制改革问题又一次浮出水面.鉴于高等教育的准公共产品性质.高等教育投融资体制应在坚持市场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原则下,借鉴国际经验,清晰界区有关主体,特别是政府的投资责任.逐步形成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投融资体制.  相似文献   

6.
我国政府债务在政府投资融资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主权信用和经济增长带来风险.我国政府债务的总体规模对经济增长、消费与投资具有深远影响.基于债务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分析,我国政府债务规模和结构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处于风险总体可控水平,政府债务相对总体规模处于较低水平,债权结构方面不存在风险.然而,地方政府债务占比大大高于发达国家,地方性政府债务风险是中国政府债务中面临的最大问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迅速发展,为地方城市(镇)建设发展起到了重要的资金支持作用。从现实的层面来看,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产生与发展有着很深的制度根源,随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数量、规模、融资数额以及涉及范围的不断增加与扩大,其所存在的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在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下,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如何生存与发展引发了经济理论界的热烈讨论。本文就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快速发展原因及其存在的风险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关于我国高校负债融资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公立高校作为非营利性公共部门,其已举借债务理应属于公共债务的范畴,政府负有偿还的责任。鉴于我国高校负债行为不规范,高校负债不能完全由政府财政拨款来"买单"。基于高校基础设施的融资特点和成本与收益的时间模型,高校负债融资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但由于高校普遍存在预算软约束问题,不能赋予高校独立的债务融资权。借鉴国际经验,今后我国高校债务的融资需求应由高校隶属的那一级政府财政部门来满足。  相似文献   

9.
由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各级政府为“保增长”大量设立投融资公司来融资进而刺激经济增长,这就使得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得到迅速的发展.但是,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所引起的风险也越来越明显,本文试着分析这些风险并给出一些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融资困境与融资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面临融资困境,有效的融资制度安排供给不足是主要原因。政府在高等教育融资制度安排变迁与创新中占据主导性地位,应当发挥公共财政在建立公共投融资体制中的主导和引导作用。市场机制对高等教育融资制度安排的变迁和创新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政府性债务融资为温州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固定资产投入水平提供了重要渠道支持和资金保障。然而,目前地方投融资平台正面临逐渐收紧的融资环境和越来越严格的监控要求。为此,需要进一步加深对政策的理解,把握平台融资监管政策的精神与具体要求,创新政府融资策略,并以此为导向,推进项目层次提升,优化融资方案,加强信用资源重组力度,科学拓展政府融资空间,促进融资平台转型。  相似文献   

12.
城市建设投资公司(通常简称城投公司)作为经营城市重要载体,兼具政府投融资平台功能,随着地方政府债务不断规范等原因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梳理我国城投公司的发展历程,并以成都市部分城投公司经营状况为例,揭示出发展中存在的挑战和机遇,并结合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片区综合开发,研究城投公司如何从单纯的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型为城市综合运营商,为城市片区综合开发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资金筹措、投融资体制改革成为我国各省市共同面临的问题;本文从项目融资的基本理论入手,针对我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现状,以金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现状为例,提出了项目融资在中小城市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中应用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由于我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各级地方政府都具有强烈的融资需求。地方政府债务融资为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平稳发展提供了巨大的资金支持,也出现了诸如债务规模过大、债务资金使用不透明、资金利用效率低等一系列的问题。为了发挥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积极作用并针对其中的问题,应该从制度上予以规范政府债务融资;将政府的债务收支纳入到财政资金监管体系中;转变政府职能,真正实现政企分离。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不同教育基建项目融资主体的多种融资渠道,分析教育基建项目融资风险,主要包括财政风险、信用风险、利率风险、道德风险、社会风险等,提出强化政府专项债券日常管理监督、构建形成系统化的债务风险防范机制、盘活存量资产减少财政赤字、实行失信公示制度、优化财务预算管理、金融衍生工具进行利率风险对冲、采用有限合伙、建立资金管理者市场、强化对国有投融资平台企业的监管等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地方融资平台建设和发展为视角,肯定了地方投融资平台的出现对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分析了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过"金融控股"组建融资能力更强的平台,利用资产证券化,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公共建设领域,成立融资租赁公司等规范和促进政府融资平台发展的应对之道。  相似文献   

17.
投融资平台是一种依靠地方政府的信誉及担保,资金来源主要通过银行贷款和发行金融债券融资的高负债经营的国有企业。传统的绩效评估指标局限于平台公司财务方面的评价,缺乏非财务方面的评价,无法体现准公共财政的社会性、不完全营利性和管理规范化特征。基于改进后的平衡计分卡的地方投融资平台绩效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完成政府使命是地方投融资平台绩效的主要影响因子,我国地方投融资平台绩效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其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指标绩效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并通过提升其盈利能力来提高其偿债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18.
铁路建设资金投入是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按照目前每年500亿元~600亿元的资金投入,是远远满足不了铁路建设的需要。铁路建设资金结构不尽合理,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方法单一,对社会资金利用有限等是束缚我国铁路建设的重要问题。因此应从继续发挥政府投资的主渠道作用;提高国铁的融资能力;扩大债务性融资力度;深化股权融资、项目融资;开展租赁融资等方面,实施铁路建设投融资渠道和方式变革,为实现铁路建设跨越式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审计署网站发布了2013年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公告。对于日渐增长的政府性债务,应如何加强管理以防止财政金融风险的发生是当前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现状及问题1.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现状及规模。目前,我国政府性债务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其举借主体主要是融资平台公司、政府部门和机构、经费补助事业单位;其主要资金来源为银行贷款、BT和发行债券。第二类是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第三类是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根据审计署的公告,截至2013年6月底,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额为108859.17亿  相似文献   

20.
希腊政府债务危机不断地蔓延,发展至今已经引起全球对政府债务问题的关注。现在欧洲大陆很多国家卷入政府债务问题之中,但是每个国家债务的形成原因各不相同。通过对欧洲债务危机的研究,找出治理与解决我国政府债务问题的途径。我国政府债务的规模最近几年迅速扩张,尤其是地方政府债务,这里还不包括地方政府的隐形债务和地方政府担保债务。未来一年是我国政府整理地方政府债务的关键一年,加强对地方融资平台的管理是重中之重,同时还可以借鉴欧美政府解决地方政府债务的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