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丁媛 《文教资料》2010,(4):23-24
傻瓜吉姆佩尔是美籍犹太作家艾·辛格笔下的一个著名的人物形象。他因为“傻”而出名,因此经常受到周围人的捉弄。事实上,吉姆佩尔只是为了生存假装傻而已。作者通过描绘这一形象反映了受压迫颇深的犹太人的艰难处境.从而使读者对吉姆佩尔和他被压迫的民族深感同情。  相似文献   

2.
从文化诗学的角度来分析作品可以让我们从文学作品中了解并体验历史。辛格著名短篇小说《傻瓜吉姆佩尔》的文化诗学解读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其背弃与回归的主题模式本质上是犹太人流浪历史的心路历程。这一主题模式也蕴含着辛格对其民族深入独到的观察分析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做出的价值判断和文化预测。  相似文献   

3.
丙崽:中国式的“圣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丙崽与俄国文化中的圣愚有许多相似之处,是一个中国式的"圣愚".但与圣愚相比,丙崽代表着中国文化的劣根性.以韩少功为代表的中国作家在国民性问题上过于悲观,体现的是一种深层次上的民族不认同感.  相似文献   

4.
《傻瓜吉姆佩尔》最突出的价值在于其主题思想。小说依托传统文学主题——智慧与愚拙的论辩、神性与魔性的冲突、信仰与悖逆的选择——表达了作者对犹太传统文化的坚守与推崇;揭示出"信仰"不仅是犹太民族的生存之道,更是全人类生命的最终旨归。  相似文献   

5.
李磊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7):132-133
辛格的《傻瓜吉姆佩尔》篇幅虽短,却鲜明的体现了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运用脱冕加冕主题、狂欢二重性以及对话理论对《傻瓜吉姆佩尔》进行细致的文本分析,揭示其狂欢化世界,脱冕与加冕仪式的内涵,及文本对话特征。  相似文献   

6.
<傻瓜吉姆佩尔>是当代美国犹太作家艾萨克·巴舍维斯·辛格的代表作.在作品中,吉姆佩尔通过对上帝的模仿和对犹太宗教伦理诫命的躬行履践,表达了自己深笃的宗教信仰.辛格以吉姆佩尔蹇舛的生命苦旅,阐释了犹太宗教伦理的内涵,并试图以此唤起已经"世俗化"或正挣扎在边缘线上的犹太人的民族认同感,复活日益淡薄的犹太民族宗教信仰和传统道德标准,从而求得犹太民族精神的复兴,对解决现代社会的诸般问题也深具思想启示.  相似文献   

7.
丙崽与俄国文化中的圣愚有许多相似之处,是一个中国式的“圣愚”。但与圣愚相比,丙崽代表着中国文化的劣根性。以韩少功为代表的中国作家在国民性问题上过于悲观,体现的是一种深层次上的民族不认同感。  相似文献   

8.
当代美国犹太作家艾萨克·巴舍维斯·辛格的代表作《傻瓜吉姆佩尔》采用第一人称叙述,透过犹太个体创伤记忆的独特视角观照民族历史遭际,传达出对历史上普遍存在的反犹主义迫害这种敏感问题的审视和苦涩的反思。作品在情节的敷设上与《圣经》构成互文性指涉,通过对先知何西阿故事的主题的颠覆,凸显出对传统犹太教上帝观的质疑。作品叙事中蕴涵着对犹太民族历史与现实深刻的思索,是美国犹太文学流变中不容忽视的文本现象。  相似文献   

9.
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的作品《傻瓜吉姆佩尔》是美国犹太文学史上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因有论者认为在辛格的作品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始终是男性,对《傻瓜吉姆佩尔》中的女性人物形象研究甚少,然而女性人物埃尔卡在《傻瓜吉姆佩尔》中不仅是性别陪衬。她是深受犹太宗教以及犹太传统文化打压的犹太女性,也同时肩负了犹太社会赋予其更重要的人生使命。辛格在小说中所着力表现的不仅仅是生活在那个时代的犹太妇女无奈低贱的处境,更是在犹太男性社会中犹太女性存在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0.
向珍真 《海外英语》2013,(16):207-208
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的作品《傻瓜吉姆佩尔》是美国犹太文学史上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因有论者认为在辛格的作品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始终是男性,对《傻瓜吉姆佩尔》中的女性人物形象研究甚少,然而女性人物埃尔卡在《傻瓜吉姆佩尔》中不仅是性别陪衬。她是深受犹太宗教以及犹太传统文化打压的犹太女性,也同时肩负了犹太社会赋予其更重要的人生使命。辛格在小说中所着力表现的不仅仅是生活在那个时代的犹太妇女无奈低贱的处境,更是在犹太男性社会中犹太女性存在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1.
邹妍 《现代语文》2009,(9):97-99
本文主要依据<汉语方言地图集>课题所调查的湖南方言中的词汇部分,讨论了"崽"后缀在湖南方言中的分布和类型,认为湖南方言中"崽"的虚化与汉语"儿"的虚化轨迹大致相同,并初步探讨了"崽"后缀的语音形式与小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刘晓萍 《文教资料》2008,(28):31-33
<傻瓜吉姆佩尔>和<我没有自己的名字>这两篇小说同样是塑造了一个傻子的形象.而且均以行骗者/傻子(被骗者)/拯救者的模式,却铺就了两条不同的人生道路,造成了两位主人公不同的人生走向与结局.两篇小说将行骗者的乐、被骗者的悲及凌驾于他们之上的拯救者的爱交织在一起,烘托出一个悲剧的主题,这是人性的悲剧,是生存的悲剧,也是社会悲剧.为了烘托出悲剧的氛围,小说中人物的身份被赋予象征性含义.两篇小说的作者在作品中均表现出一种悲剧的意识,但是因为作家文化背景的差异,他们又呈现出一些不同:辛格的小说中的悲剧意识更为含蓄温厚,而余华的则显得辛辣直白.  相似文献   

13.
词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词义扩大是词义变化中最普遍的一种情况。“崽”是长沙方言重要亲属称谓语之一,相当于普通话里的“儿子”。在我国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长沙方言“崽”词义发生了明显变化,不单指称儿子,也可以指称女儿。本文对长沙方言亲属称谓词“崽”词义扩大现象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调查和分析了长沙方言其他亲属称谓词的...  相似文献   

14.
陈晔 《宜宾学院学报》2004,4(6):107-109
在<吉姆爷>中,康拉德有意识地揭露殖民主义罪恶的同时暴露了他自身的殖民意识.本文运用后殖民理论对作品中的环境描写、情节安排和人物刻画进行分析,揭示了作品中交织的作者的双重意识.  相似文献   

15.
鲁迅和韩少功分别是"五四"时期和"新时期"批判灵魂痼疾的突出作家,他们在面对中国封建传统文化对国民性的伤害时,都表现出了痛心疾首的批判,但是,通过阿Q和丙崽的对比,又会发现韩少功相对于鲁迅来说,又保留了一丝温情,他更在意的是对传统文化的"重建"。  相似文献   

16.
《支那崽》这部小说主要以7岁小孩丁凯作为主要的叙述者与中心人物,在展示小丁凯由边缘至中心的过程中牵引出小说所涉及的其他一些美国的少数族裔的生存状态尤其展现了在以白人作为主导的美国主流文化下支那崽及其家人朋友为代表的华人在相同生存境况下的不同抉择.  相似文献   

17.
探讨嘉禾土话的语缀"子"和"崽"的构词形式和分布状况,并对"子"尾和"崽"尾的发展做了历时的推测,从语缀"子"和"崽"在嘉禾土话的漫长发展过程看,其所体现出的现行分布格局,实际上就是南北方言长期交融竞争的一种结果。  相似文献   

18.
《吉姆爷》是康拉德最受推崇的小说之一,文中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或有一条“暗流”——“孤独”在涌动。康拉德运用这股“暗流”,从三个侧面——三种孤独:主人公道义上的孤独、文中不同人物的孤独、环境的孤独揭示了《吉姆爷》主题,在使整部小说的含义更含蓄、更丰富的同时,还缩短了作者和读者的距离,增加了整部书阐释或解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吉姆爷》是康拉德最受推崇的小说之一,文中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或有一条“暗流”——“孤独”在涌动。康拉德运用这股“暗流”,从三个侧面——三种孤独:主人公道义上的孤独、文中不同人物的孤独、环境的孤独揭示了《吉姆爷》主题,在使整部小说的含义更含蓄、更丰富的同时,还缩短了作者和读者的距离,增加了整部书阐释或解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金斯利·艾米斯是二战后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同时也是英国“愤怒的青年”小说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代表作《幸运的吉姆》讲述了一个出身于中下层社会的知识青年吉姆·迪克森在一家大学任教但不容于重视出身的上层社会而闹得笑话百出的故事。金斯利·艾米斯一方面表现了主人公吉姆所处的“沉重”的世界;另一方面他也借用“轻逸”的视觉意象、轻质的语言和人物形象,表达了主人公对沉重的主流文化的成功抗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