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白的诗歌,最受昔贤时辈青睐的,当推七绝和乐府歌行。而其五言律诗,则有受冷遇之嫌。即便有若干论者对其五律作这样或那样的“探胜”、“索幽”,亦多为单篇鉴赏型的,缺乏系统、理性的分析。有鉴于此,本文想对李白的五律艺术作一些探讨。李白的五律,《全唐诗》载有七十余首。在初、盛唐诗坛上,除诗圣杜甫外,所作五律在七十首以上者,并不多见。初唐四杰、陈子昂、杜审言、沈佺期、高适等,五律篇什为数均不多,只有宋之问、岑参、王维、孟浩然、李颀等,方可与李白比肩。因此,  相似文献   

2.
宋国栋 《数学教学》2004,(4):42-42,33
(十)唐诗与数学灯谜 唐诗中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白发三千丈”等含有数量词的名句,但这只是诗人的夸张手法,与数学并不搭界.然而,利用灯谜作桥梁,却可将某些唐诗句与数学联系起来,如本刊2003年第8期及第11期中的谜例“凤凰台上凤凰游”(李白诗句)和“驱马出关门”(魏徵诗句)即是. 谜例1 贵贱无常价(数学名词二).谜底  相似文献   

3.
《望岳》不是五律何铭《中学语文教学》1994年第8则载《让学生多读些古诗》一文,称杜甫名作《望岳》之诗体“是五律”,且“要求学生根据律诗的特点”将打乱的诗句“调整句序”。其他报刊所载亦见有“五律《望岳》”这种提法。此皆误识。一首五言律诗,必定同时具备...  相似文献   

4.
清初诗人王七祯,对李白推崇的同时,并颂扬其“一生低首谢宣城”(《论诗绝句》)。从李白现存的带有仰慕“谢宣城”(即谢朓)的诗篇中,的确可以看出其“低首”的诗句。然而,透过那些“低首”的诗句.则可以看到李白时刻不忘追踪目标,研习诗艺,提升并超越自我的“昂首”意识.  相似文献   

5.
陶渊明独爱菊,在他的诗作中,有不少写菊的诗句。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是其所有的诗篇中最为脍炙人口的诗句,为读者展现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美好意境。 《和郭主簿》中的“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将“菊花”与“松树”两种不同植物进行类比,把凛冽秋风中菊花迎霜独放异彩的形象和苍松经寒弥茂的坚强形象具体化,歌咏菊花坚贞不屈、高风亮节的高雅气质和品格,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菊花内在精神的高度赞美之情。  相似文献   

6.
<正>古代文人墨客给我们留下了大量优美的诗篇,这些诗篇中,不乏有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这些诗句对增强我们的地理审美观、正确地理解地理规律、激发我们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等方面都大有帮助。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如果能适时、恰当地运用这些古诗句,会为我们的地理教学带来锦上添花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清初诗人王士祯,对李白推崇的同时,并颂扬其“一生低首谢宜城”(《论诗绝句》)。从李白现存的带有仰慕“谢宣城”(即谢朓)的诗篇中,的确可以看出其“低首”的诗句。然而,透过那些“低首”的诗句,则可以看到李白时刻不忘追踪目标,研习诗艺,提升并超越自我的“昂首”意识。  相似文献   

8.
唐诗给我们留下了大量优美的诗篇,在这些诗篇中,不乏有描述地理现象和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这些诗句对增强我们的地理审美观,正确地理解地理规律,  相似文献   

9.
《长城和运河》以诗的语言,描述了壮丽雄伟的万里长城和气势磅礴的京杭大运河。根据“立足教材,多维阅读”的学习主题,确立本课教学的重点为:以诗为本,诗文并进。通过诗文结合、课内外联系和有针对性的“多维阅读”,拓展学生阅读领域,为学生的感悟、理解、积累和想象打开一扇窗户。引导学生在诗的情境中,感受诗句所描述的“奇异景象”,了解祖国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使学生的主体性阅读形成开放的空间。教学目标设计:1.在对课文内容理解的过程中,积累“蜿蜒曲折”、“连绵起伏”、“不朽的诗篇”、“奇异的景象”等词语。2.感受诗歌语言的魅力和…  相似文献   

10.
“砂(月劳)越是个美丽的盾/斜斜挂在赤道上/年青的诗人,请问/你要在盾上写下什么诗篇。”这是马来西亚诗人吴岸第一本诗集《盾上的诗篇》中的诗句,写这些美丽的诗句时,吴岸还是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但他却以天生的诗人气质,以清新的诗句和精彩的比喻,为马来西亚的抒情诗开拓了一片清新的领域;而他也因此被  相似文献   

11.
诗句排序题2008年首次在四川卷中出现。如何解答诗句排序题,我们可从以下一些角度去寻求解题方法。1.根据诗歌结构规律排序例1将下面的八个句子排列成为一首五律。  相似文献   

12.
陈玥霖 《文教资料》2020,(5):21-24,36
“好奇”是岑参诗歌的一大特点。岑诗对“奇”的捕捉和构造与其对自然的描绘和引用有密切关联。在岑诗中,人与自然之间形成了一种扑朔迷离的复杂关系,这种自然观很大程度上影响岑诗好奇特质的展现。本文在对岑参诗歌进行文本细读的基础上,探究其自然观对好奇特质的影响作用,以对这一特质的形成、展现及其蕴涵的作进一步的认识与理解。  相似文献   

13.
“东”是“東”的简化字。“東”是会意字,从其结构看“木”中有“日”,意为太阳从树林中升起。古人就把日出的地方叫东方。于是,“东”作为方位名词固定下来,一直流传到今天。古代的文人骚客对“东”字特别感兴趣,用“东”字创造出许多含意深刻而新颖的诗句和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次由野外活动引发的故事。春天到了,学生学了许多描写春天的文章,背诵了不少春天的诗篇,这次,一起去大自然里感受春天。一路上,大家兴奋不已,不时有诗句脱口而出。我脑中不由灵光一闪:春天的诗句就该在春色中吟诵,不如就在这里举行个“吟春诗会”。  相似文献   

15.
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以下简称朱编本),从《诗经》看,有部分注释很值得商榷,现在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一、关于人称的问题《诗经》诗篇中涉及的人,直称其名或用某种敬称和亲呢称呼的,一般注释还不至于出现错误;而用第一人称、第二人称代词(如我、予、尔、汝等)时,虽然诗中明言“尔”“我”,但究竟所指为谁,常有谬误.另外,有的诗句,是诗作者口吻,或是诗中主人公口吻,抑或其他人口吻,注释也时有错乱.朱编本在这方面的有些注释很有必要加以斟酌修改.  相似文献   

16.
五言今体诗包括两联四句的五言绝句、三联六句的五言小律、四言八句的五言律诗、少则五联十句、多则百联二百句的五言排律这四种。如果对姚鼐的《今体诗抄》进行举证分析,便不难发现:其平仄句式凡23个,可分甲、乙、丙、丁四个系列,每个系列都包含基本平仄句式及其变格平仄句式两类,基本平仄句式每个系列都只有一个,变格平仄句式每个系列都有若干个,数量并不完全相等。不论是平韵诗,还是仄韵诗,只要是五言今体诗篇,其各个诗句的平仄配搭就要符合以上23个平仄句式中某几个平仄句式,不能有另外的平仄句式;若有,那就一定不是五言今体诗篇。当然,在各个诗句平仄配搭完全符合23个平仄句式中某几个平仄句式的前提下,诗句在配搭成篇时,其平仄还必须合乎“对”和“粘”的规则,在押韵和对仗上,也要符合格律标准,否则,也一定不是五言今体诗。  相似文献   

17.
有唐一代,诗人“尤争五律一体,人人皆以自负,争奇斗胜。然真能搏抗有气势,运绰自如者,王,孟、李、杜四家而已”。李白的五律虽然只占其现存诗歌总数的九分之一左右,但也有上百首,除杜甫外,不少于盛唐诸家,且卓然独成一境。遗憾的是,他的五律成就往往为其歌行、七绝的成就所遮掩,以致有些人认为“唐人特长近体,青莲缺焉”。  相似文献   

18.
学生作文三忌●郭建停近年来,由于受“优秀作文”、“描写手册”等一类资料的影响,学生作文自觉不自觉地走入了“寻章摘句”、“掉书袋”、“程式化”的误区,作文中人物脸谱化,情节雷同,缺乏真情实感,缺乏个性色彩。鲁迅先生曾说过,做文章务必做到“有...  相似文献   

19.
诗歌篇幅小,语言要求精粹凝练,尤其是近体诗,受字数、声律的严格限定,这种要求就显得更为突出,正如前人在评述五律时所说的:“五言如四十个贤人,着一个屠沽不得。”①必须句句精心斟酌,字字反复推敲。同进,诗歌语言又要求有鲜明的形象性,要做到“叫人读了仿佛有许多影象跃跃欲出的样子。”②因此,在近体诗中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常有具象意味的实词占有较大的比例诗人在“炼句”、“炼字”时也往往更注重这些实词。有些近体诗句甚至仅仅由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构成,如“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 ,不少老师抱怨 ,学生解题能力差 ,常常是“望题兴叹”、“眼高手低”、“一望就会 ,一动就错”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笔者从教学实践出发 ,结合现代认知心理学进行分析 ,认为学生在解题中由于存在思维惰性和思维定势 ,缺乏情感交流、缺乏评价意识、缺乏反思意识而引起的思维障碍 ,是影响学生解题能力的重要原因 ,并设计了一些对策 ,以求教于同行 .1 解题中常见思维障碍1 1 思维定势障碍思维定势有其积极的一面 ,也有消极的一面 ,但总体来说易影响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因而面对新的问题情境 ,因循守旧、思路狭窄、方法单一雷同 ,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