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结合技术接受模型(TAM)和消费者行为分析(AISAS)模型的相关变量构建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服务用户使用意愿影响因素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主观认知、阅读偏好和体验共享均正向影响用户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用户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均正向影响用户使用意愿;用户使用意愿正向影响用户行为。基于此,提出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服务能力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2.
为了深入理解影响用户使用学术社交网络的显著因素,文章基于技术采纳与使用统一理论(UTAUT)构建了学术社交网络使用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并对269位用户进行了实证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社会影响、信息质量、绩效期望、努力期望正向影响用户使用意愿,但感知风险和服务质量对使用意愿影响不显著。此外,使用意愿对使用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3.
文章首先借鉴技术接受模型(TAM)及前人研究成果,依据高校教师工作特点,构建高校教师学术资源获取行为模型;然后设计问卷收集样本数据;最后对构建的模型进行识别、估计和检验。结果表明:构建的模型与收集的样本数据匹配,度量结构变量的观测变量设计合理。除感知适用外,先前经验、感知有用、感知易用及使用意向都会显著影响使用绩效;使用意向对使用绩效的总影响最大,其次为感知易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北京市60岁以上使用微信朋友圈的老年群体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整合型技术接受和使用理论模型(UTAUT)作为理论框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老年群体使用微信朋友圈的意愿与行为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影响老年群体微信朋友圈使用行为关键的两个潜变量是使用意愿和数字反哺;在影响使用意愿的潜变量中总效应最高的两个潜变量依次是子代社会经济地位、社群影响,而风险感知与使用意愿呈负效应;在影响使用行为的潜变量中,使用意愿、子代社会经济地位和数字反哺意愿是效应最高的潜变量。在此基础上,本文延展和构建了老年群体的新技术使用UTAUT模型。  相似文献   

5.
文章研究智能健康手环用户不持续使用行为影响因素并构建模型,为智能健康手环技术与服务优化提供理论参考。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引入"刺激-机体-反应"(Stimulus-Organism-Response,SOR)理论,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抽取智能健康手环用户不持续使用行为影响因素,构建智能健康手环用户不持续使用行为影响因素模型。智能健康手环用户不持续使用行为主要受到平台弹性、环境刺激、认知结构和情感焦点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通过融合不同来源数据的方式探索社交媒体用户消极使用行为影响因素,为用户健康合理地可持续使用社交媒体提供理论支撑,并为平台改进服务提供参考信息。[方法/过程]对访谈数据进行三级编码,结合爬虫获取的包含部分受访者数据的用户行为轨迹数据分析社交媒体用户消极使用原因,构建社交媒体用户消极使用行为影响因素模型。[结果/结论]通过多源数据融合能够解决单一来源数据有效性不足问题。研究发现外部环境因素(任务情境、信息过载、社交过载、不良言论)和平台因素(系统功能、品牌形象、付费服务)通过内部个人因素(信息需求、认知差异、负面情绪、使用成本、使用习惯、隐私关注)影响用户使用社交媒体,产生潜水、屏蔽、间歇使用、转移、退出和抵制等不同程度的消极使用行为,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用户作为弱势对象在技术环境下的自我保护。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使用与满足模式(uses and gratifications,U&G)为起点,立足于手机电视领域,探讨相关现象背后的理论基础。首先,从采用(adoption)和使用(use)两个层面,结合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修正使用与满足模式"动机决定行为"的主要论断。其次,借鉴期望理论(expectancy theory),厘清核心概念的操作化定义并对其进行内涵探讨。文末,则透过汇总相关论述,提出手机电视使用与满足模式,可作为未来深入研究该领域的初步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8.
针对受众对移动出版系统的持续使用意图,以期望确认持续模型(ECM ISC)为基本架构,从技术承诺的视角,通过情感承诺、规范承诺、持续承诺等维度,探究其与受众的期望确认、满意度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影响受众持续使用意图的微观机理,并通过实证对理论模型进行检验。研究模型突破既有IS持续使用研究的理性行为假设前提,透过用户的情感变化考察其持续行为,以期在移动出版这一非工作场合的享乐型系统的用户持续使用研究领域做出原创性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技术采纳模型(TAM)和技术采纳与利用整合模型(UTAUT)的改进,结合某资源发现服务的用户调研数据,对资源发现服务中影响用户使用行为的主要因素进行探索。研究结果显示个体差异、系统服务质量、界面特征、社群影响对服务接受度的影响依次减弱。信息服务机构必须积极审视机构内部用户的整体学习方式,重点关注发现系统服务质量和界面特征。研究进一步分析了本科生、研究生群体关注点的不同,认为应以此为依据确定产品选型的考察重点及持续改进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0.
基于TAM及TTF模型构建一个学术信息搜索系统使用及绩效评价模型,并采用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建模,以中国知网(CNKI)跨库检索系统、谷歌学术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以探寻用户数字学术资源搜索行为及其对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任务-技术适配与绩效期望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使用与绩效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此外,任务-技术适配对用户感知易用性及感知有用性均存在着正向影响,而感知易用性及感知有用性直接影响着用户对于数字学术资源搜索系统的使用。  相似文献   

11.
移动阅读沉浸体验对用户黏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移动阅读沉浸体验研究,有助于更加深入地了解用户使用心理,从而促进移动阅读的健康发展,增强用户持续使用和分享行为.文章以技术接受模型和沉浸体验为理论基础,构建移动阅读沉浸体验对用户黏性的影响因素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取228份有效问卷,并使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SmartPLS)分析数据.研究结果证明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和涉入度显著正向影响沉浸体验,这些因素进一步通过沉浸体验显著影响用户黏性.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提升用户黏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国外信息行为模型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详细介绍国外有代表性的几种信息行为理论及模型,包括被情报学界认为是研究信息行为的元理论的德尔文(Dervin)的“意义建构”理论及模型、埃利斯(Ellis)的信息查找行为模型、库尔斯奥(Kuhlthau)的信息查找过程模型和威尔逊(Wilson)的信息查找行为模型。在此基础上,从研究角度、研究内容、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研究方法方面对4个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和客观评价,指出4个模型的共同点及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城市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智能手机使用行为对幸福感的影响。本研究整合了幸福感理论和代际支持理论,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建构了一个扩展的技术接受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发现:老年人的感知有用性显著影响智能手机的使用态度,感知易用性通过中介感知有用性显著影响智能手机的使用态度;代际技术支持显著影响老年人智能手机使用态度、使用意愿、实际使用和实现幸福感;而感知趣味性对使用态度无显著影响。本研究提出在信息技术程序开发设计上应考虑惠老,方便老年人使用;社会应倡导年轻一代对老年群体的代际技术支持以提升其幸福感。本研究的"代际技术支持"对老年人幸福感影响研究和技术接受模型建构有拓展和贡献。  相似文献   

14.
移动商务用户持续使用行为实证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新信息技术用户持续使用行为是用户信息行为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系统概括移动商务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研究现状能够为国内学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参考。[方法/过程] 以国内外文献调研与分析为基础,厘清移动商务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基础理论及影响因素。[结果/结论] ①计划行为理论、技术接受模型、期望确认模型等理论与模型是现有研究的理论基础;②影响移动商务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因素包括用户个人因素、移动商务自身因素、外部因素及多方面综合因素;③现有研究还存在着部分研究样本数量及代表性不够、大多采用截面研究方法、影响因素局限在认知范畴等不足。  相似文献   

15.
许恒瑞  周红利 《今传媒》2024,(3):110-113
随着5G技术的发展,短视频平台逐渐成为传播医学知识的重要渠道。本研究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和计划行为理论模型,探究影响用户对医学科普类短视频平台使用意愿的因素,发现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主观规范及自我效能对用户行为规范有正向影响,感知风险对用户行为规范有负向影响;提出医学科普类短视频发布平台应结合用户使用意愿,优化短视频内容和制作形式,以满足用户需求,提升医学知识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基于期望确认模型的视频网站持续使用模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以期望确认模型为框架,结合感知娱乐理论、感知成本理论和习惯理论,构建出视频网站的持续使用模型,该模型由持续使用意向模型和持续使用行为模型两部分组成,分别研究视频网站用户持续使用意向和持续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同时,给出了模型中变量的操作性定义和理论假设,为后续实证研究该模型的有效性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
解释信息行为动力的MOA模型源自于传播学和营销学领域对信息接收行为的研究。MOA模型由动机(Motivation)、机会(Opportunity)、能力(Ability)3个核心构念组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共同作用推动了特定行为的发生。由于模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对行为的预见性,MOA不仅适用于对信息接收行为的解释,在公共管理、社会资本、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管理等领域也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江西图书馆学刊》2019,(2):100-106
基于技术接受和利用整合模型理论(UTAUT),结合高职学生和信息素养教育微课学习特点,引入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群影响、便利条件、使用意愿、使用行为6个变量,构建基于UTAUT模型的高职学生接受和使用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微课学习影响因素模型。通过问卷调查获得216份样本数据,利用SPSS17.0进行线性和回归分析验证假设,发现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群影响、便利条件、使用意愿对高职学生接受和使用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微课学习具有积极影响,并提出对应策略。  相似文献   

19.
移动信息服务已全面嵌入大众工作生活,对其用户个人信息安全保障行为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助于防范信息安全风险,并推动服务提供商完善安全服务机制。文章将保护动机理论和任务技术匹配理论相结合,构建移动信息服务用户个人信息安全保障行为意愿的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取302份样本数据进行模型的验证分析。移动信息服务用户个人信息安全保障行为意愿主要受到威胁评估(感知易感性、感知严重性)和应对评估(反应效能、自我效能)的正向影响,其中应对评估的影响作用更大;此外,用户对移动信息服务的安全性评估(任务技术匹配度)通过负向影响用户的感知易感性从而间接影响用户安全保障行为意愿。本研究结果对用户树立信息安全保障意识具有指导作用,并为移动信息服务提供商从用户信息安全感知的角度提升服务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技术接受和利用整合模型理论(UTAUT),结合移动图书馆的特点,引入绩效期望、努力期望、感知趣味性、感知风险、信息质量、服务质量、社会影响和促成因素等8个变量,构建基于UTAUT的高校学生使用移动图书馆的技术采纳模型;利用问卷调查获得244份样本数据,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绩效期望、感知趣味性、信息质量、促成因素和社会影响正向影响学生使用移动图书馆的行为意愿文章从上述5个方面提出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