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正是徐讦的涉世之初,这一时期各种作品的叠加巳使其情爱观的雏形充分彰显.徐讦认为,情爱是在精神与本能的交互作用之下形成的,他追求的是灵肉兼备的情爱.此外,其情爱观在两极之间跌宕:亦理想亦现实,亦"唯情"亦"唯物";既憧憬"生死相许",又美刺"无谓牺牲";既承认物质是情爱的媒介,又拒斥金钱主宰着的情爱.其本意是在现实情爱之中寄寓神性理想,倡导一种建立在健全主体性基础之上的健康和谐的婚恋关系.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正是徐訏的涉世之初,这一时期各种作品的叠加已使其情爱观的雏形充分彰显。徐訏认为,情爱是在精神与本能的交互作用之下形成的,他追求的是灵肉兼备的情爱。此外,其情爱观在两极之间跌宕:亦理想亦现实,亦"唯情"亦"唯物";既憧憬"生死相许",又美刺"无谓牺牲";既承认物质是情爱的媒介,又拒斥金钱主宰着的情爱。其本意是在现实情爱之中寄寓神性理想,倡导一种建立在健全主体性基础之上的健康和谐的婚恋关系。  相似文献   

3.
从“人的发现”到“女性的发现”是“五四”思想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发现。周作人在其“人学”理论中所倡导的从“人的解放”到“性别的解放”这一“女性本位”解放观,时至今日都具有深刻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1964年的《单向度的人》到1969年完成的《论解放》,马尔库塞在这短短的5年之间完成一个“大悲大喜”的转变过程,这一转变与60时代的社会大背景密切相连。从悲观走向乐观是一种逐步推进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它是马尔库塞积极努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由于外部环境和内部的艺术特质,以及与80年代诗歌的繁荣景象相比等原因,90年代诗歌常常会给人一种与以往诗歌"断裂的感受",论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这种具有经验化倾向的观点进行重新梳理,并力求理顺出一些新的现象与结论。  相似文献   

6.
明代文人对民歌之"情"的阐释,体现出明显的从"泛情论"向"情爱论"的转向,而这一转向又是与其整体抒情观相联系的。概言之,李东阳、李梦阳能认识到民歌之"情"的价值,但将其阐释为广义之情,并存在着贵古贱今的偏见;李开先宣扬"今古同情",肯定当代民歌之"情",并点明其内涵为"男女相与之情";袁宏道则指出民歌之"情"实乃情欲,推崇其放任自恣的表达方式。从明代文人对民歌之"情"阐释的变化上,我们也能够对文学思想受社会思潮之影响有更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滁州学院学报》2021,(4):62-66
朱践耳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创作了十部交响曲,有六部交响曲是针对于十二音序列技法"中国化"运用和"开创性"发展,在我国近现代作曲技法领域中起到范本作用。他的这一技法技术将指导我国当代作曲家们的创作并从中获得启发,其中十二音序列技法的"传承嬗变"是研究契点。  相似文献   

8.
人的形象假设是教育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和思想根源,人们从事教育活动就是以"人的形象"作为前提的。教育哲学是教育思想的前提反思,它对"抽象的人"中的"君子"、"宗教人"、"自然人"、"工具人"、"理性人"、"文化人"等不同表现形态的"抽象的人"形象进行了批判,其研究路向也转化到"具体个人",具体表现为教育研究和实践转向生命的主体的人,使教育活动指向个人生活世界,使教育本质的认识走向主体间指导学习,促进个体知识建构。  相似文献   

9.
胡适在20世纪中国语文教育史上有其不可忽视的历史功绩.他在1920年、1922年所作的关于国文教学的两次演讲,对中学国文学科的课程建设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他对国文“教授法”提出了整体构想:突破以“注入式”为主的教学模式,提倡学生的自动研究;突破以书面语为主的训练模式,提倡对学生进行口语的训练;在古文教学方面,主张以“看书”代替“讲读”;在作文教学方面,重视让学生“自由发表思想”.这些构想,体现了现代新的教育观念,同时在某些方面又富有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0.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在众多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隔岸观火",一种是"身临其境"。"隔岸观火"具体表现是:说的都是真实的事,但那都是别人的事,因为与自己不相干,所以学生评  相似文献   

11.
语文学科对学生认知的分析一直处于相对粗疏的状态,本研究试图将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科学化、数据化,从学生的认知成果中分析学生的认知特点、认知层次、既有积累和思维方式,并以此为基,提出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文中介绍了几个相应的分析案例,为教学同行提供可以借鉴的示例。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告诉或教给学生静态的数学知识,而应尽可能地使学生获得关于怎样探求新知识的智慧价值。初中数学中方程(组)的教学价值常常被解读为解题程序化训练的表象价值,而隐藏在表象价值背后的智慧价值常常被忽视。教师应把握好方程(组)教学的价值取向,让方程(组)教学的过程变成增长学生智慧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关注学习者发展的学习技术开始成为越来越多的教育技术学研究者的新追求。从教育技术学研究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结合对优质研究文献的考量,分析了教育技术学现有的三种研究范式:"媒体应用"、"课程整合"、"学习技术"的形成背景、内涵、特征、发展现状及启示等,揭示了这三种教育技术学研究范式向前兼容的发展性特点。发现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在文化视野下关注技术、学习内容、学习者的学习技术研究范式,开始成为越来越多的教育技术学研究者的新追求。  相似文献   

14.
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在《无名的裘德》当中,刻画了女主人公苏.布莱德赫德在追求经济独立、思想解放、爱情自由与婚姻平等上作出积极的尝试。然而现实和自身因素纠缠于女性意识复苏的矛盾当中,苏的自我探索最终走向毁灭。小说借女性生存困境的描写,探讨人类未来命运、人生价值及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网络时代的教育理论必须重新审视。本文通过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整合的改革试验 ,对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6.
杜威的"从做中学"实际上包含从做中"疑、学、探、悟、用"五个过程。本研究以《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为例,从"水果为什么可以说话"引入,解释"水果可以说话的原因"及探究"水果可以说话的条件",最后将其应用于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困惑,谈谈从做中"疑、学、探、悟、用"这五步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实施。  相似文献   

17.
教师"赋权"运动的兴起与美国的学校改革运动与教师专业发展运动密切相关。近年来,教师赋权运动呈现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更加关注如何增强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水平。在这一新的趋势下,教师赋权中的"权力"观也发生了变化:从权力的掌控、权力的运作到权力的共享与权力的内发。这种新的"权利观"更加强调以共享、合作、自主的方式,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让教师真正成为自己。这种新的"权力观"启示着我国教师教育改革、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注重提升教师自身专业能力,唤醒教师进行自下而上教育改革的专业自主意识,以及营造合作共享的专业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8.
一、W=((△Φ)~2)/(R·△t)是电磁感应现象中的普适公式吗?贵刊2008年第4期中浅谈安培力做功的一般量度式((△Φ)~2)/(R·△t)一文认为,在电磁感应现象中,((△Φ)~2)/(R·△t)是安培力做功、电路中产生的电能的一般量度式,且不依赖于磁场是否匀强;不依赖于相对切割速度是否匀速;不依赖于磁场的变化是否均匀.可见,它具有普适性,适用于多种情况,它是电磁感应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