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情感研究有助于在国际传播中跨越意识形态和文化差异的障碍,探究理性研究范式规避的社会过程性问题。情感传播的效果受制于多种因素,传播主体无疑在其中占据着优势地位。它不仅是传播内容的把关者,也是传播策略的决定者。传播主体本身的属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传播效果。因此,立足于传播主体的差异,对国际传播中共情策略的运用区分国家叙事、媒体叙事和民间叙事,对应“不对称共情”、“弱共情”和“同感共情”三个层次,实施凝聚共识、广泛融情和精准共情的演进机制或可成为提升国际传播效果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
如何讲述中国的扶贫故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并不相同。东南亚发展中国家的泰国、越南和老挝的三份主流官方媒体涉华扶贫报道显示,其对中国的扶贫事业是认可和赞赏的,同时对中国帮助本国减贫寄予希望,但中国故事尚未得到充分的讲述。因此,对东南亚发展中国家讲好中国扶贫故事应重视针对受众需求、传播内容精准化,同时拓展传播渠道,以平等、真诚的态度进行讲述,真正促进民心相通。  相似文献   

3.
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影响下,国际传播范式正在激烈转变,国际传播领域也呈现着新趋势。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受众、传播话语等四个维度来看,新一代人工智能演进下的国际传播发生了信息失范乱象加剧、形式内容更加丰富、受众定位逐步精准和传播体系技术占比持续上升的范式转变。也因范式转变,国际传播正在或即将出现新趋势。未来,要加强对人工智能内容生产的治理和深化,深化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助力我国在新国际传播格局中提高主体能力、平台吸力、内容引力、传播效力,构建国际传播新格局。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是中国对外传播的重要议题。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逐渐融入国际市场、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企业日益成为全球舆论舞台上传播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力量。在国际传播方面,企业的跨文化活动具有传播对象分众化、传播内容具体化、传播途径多元化、传播效果亲民化等四大精准传播优势。在全球对环境议题更加关注的背景下,企业应进一步发挥这一精准传播优势,政府也应将以企业为主体的生态文明对外精准传播当作重要议题,加强战略规划、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以具有建设性的方式冲破中国可持续发展国际形象的“他塑”束缚,提升中国在国际舆论舞台的绿色话语权。  相似文献   

5.
正波罗的海国家——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地处"一带一路"的一个十字路口,连接北欧、西欧、东欧,具有深入欧洲各地的门户作用。目前,我国同波罗的海国家的交往与合作正逐渐密切,但是双方的了解还不够深入。"‘一国一策’传播是对外传播的新型交往方式"。~(①)实现对波罗的海国家的精准传播将对双边交往以及"一带一路"倡议在欧洲的实践大有裨益。本文认为,要提升"一带一路"倡议对波罗的海国家精准传播的效果,就要首先明确精准传播的目的,然后制定适合的传播策略,从经贸、文化等方面入手,加强本土化传播,转变话语体系,与当地机构合作传播。  相似文献   

6.
张志安  孙玮 《对外大传播》2023,(1):40-42+75
伴随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内容传播正在经历的视觉化转向,以《华为的100张面孔》和《海外员工看中国》两部作品为代表,视觉作品在国际传播领域的优势及价值逐步体现。中国融入世界的进程中面临着历史之变、时代之变、世界之变,在推进国际视觉传播的过程中需要以国内外社交平台作为主阵地,以视觉内容为主产品,以情感共鸣为主目标,通过多元主体的参与协作推动国际视觉传播实践;同时发挥企业“排头兵”的作用,鼓励中国企业在开展海外业务和国际交流的同时运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通过个性化和精准化传播塑造亲和、有责任感的品牌形象,并在提升自身美誉度的同时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战略部署。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讲话中擘画了"加强顶层设计和研究布局,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的方向和路径,强调用战略传播思维推动国际传播的转型升级,将对外传播从以往由宣传、外事、文化等部门和外宣媒体、涉外文化机构负责的事务性工作,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新高度。在当前国际舆论生态日益复杂化及新冠肺炎疫情和社交媒体技术崛起等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国的国际传播事业面临新挑战。然而,机遇与挑战总是并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国际传播的精准触达、精准覆盖和精准传播提供了物质基础,中国的国际传播更加注重精准化传播。在我国初步构建起多主体、立体式的大外宣格局,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显著提升的背景下,如何从理论与实践上加强和改进精准传播能力,是应对新形势下国际传播一系列挑战必须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涉及领域广泛、影响因素众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新时代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要提炼好传播理念,建立多元化传播主体,精准研判传播对象,重视新媒体传播渠道,追求最佳传播效果,从而整体推进中国国家形象建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际传播与计算传播研究不断融合。计算传播的研究方法为国际传播中的精准传播、用户画像、舆论分析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撑。通过文本挖掘、情感计算和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研究者可以分析国际社交平台上不同群体对中国议题的态度和情感。这对于重新理解、监测甚至预警国际传播公共事件中的风险,以及构建国际传播效果评估体系都具有重要意义。此外,随着网络生态中参与主体在身份和技术层面的多元化、复杂化趋势不断增加,多元传播主体的交互行为和协同演化机制也成为了国际传播与计算传播共同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0.
人工智能时代的国际传播有计算与情感两个分析维度:一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给国际传播中的精准传播、精确营销、用户画像、舆论分析提供技术支撑,结合大数据计算出符合国际传播规律的内容;二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加深对于国际传播目标用户的了解,使个人化传播成为可能,从而给传播内容“情感赋能”,让不同的用户产生独特的情感连接与个人化的情感依赖,给“情感传播”提供策略支持。本研究综合对两个维度和国际传播多元主体的认知和分析,探索人工智能如何减少国际传播中的文化折扣。  相似文献   

11.
精准传播不仅符合新时期国际传播的新要求,还有助于促进中外民众相互了解,推动实现民心相通。阿根廷是中国在拉美地区的重要合作伙伴之一。近年来,两国在多个领域全面开展务实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在多年的传播实践中,中国国际电视台西班牙语部既充分依托中华文化的深厚积淀,又立足当地受众的思维方式和媒介使用习惯,面向阿根廷受众,精心设置议题,打造优质内容;传播积极情感,引发受众共鸣;创新传播手段,改进呈现方式;实现双向互动,提升传播效果,对促进两国友好交流和共赢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2.
在移动互联网推动的媒介化社会中,以数字社会为基础的数字化传播和交往成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基本框架。从交往传播实践来说,交往取代内容成为国际传播的核心。从参与者来说,国际传播主体从人扩展到物,从主体间性扩展到多元间性。从运转逻辑来看,以宏观主体为代表的主体体系逻辑逆转为以社交化平台微观主体合法性为基础的微观主体体系逻辑。上述变革对数字时代国际传播提出新的要求:在以人为参与者主体方面,提升媒介素养前提下需要加强多元涉中国微观主体在国际传播领域的可见度;在以物为参与者客体方面,应加强物联网视野下国际传播研究、物维度视野下的地方和城市国际传播研究、国际传播视野下的人与物的相互形塑维度研究、微观客体国际传播伦理研究等。  相似文献   

13.
精准国际传播对于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精准国际传播指“国际用户—跨文化信息”的动态匹配,包括对象精准、内容精准、分发精准、反馈精准等环节。目前,我国的精准国际传播处于务实探索阶段。其中,多平台差异化协同、多语种差异化协同、多群体差异化协同组成了精准国际传播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的实践路径,已具有一定的实效性。就亲和力的目标而言,在传播共同故事、深化粉丝研究、寻求群体共情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4.
遵循“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战略布局,立足于智能时代的媒介技术语境,需要对国际传播效果评估的思路进行再审视。智能时代的国际传播效果评估工作,需要在评估主体、评估对象、评估指标、评估方法和评估范围五个方面作出与时俱进的思路转变。应主要由专业化第三方评估机构从宏观、中观、微观的全方位多维度框架出发,综合衡量国际传播活动的关键传播指数和互动接受指标,洞察国际传播活动对海外目标用户信息行为带来的变化,进而总体评估国际传播在实现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方面的效果。借由科学合理、技术适配的国际传播效果评估,推动对外传播实践不断在反思中加以优化,进而推动我国战略传播事业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国际和国内形势发生新变化。如何提高对外传播精确度,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成为一项重大研究课题。精准传播的有效途径离不开多元主体传播,同时也需要营销"品牌中国",增加受众认知新体验;依托传播区域,开展跨国实地调查研究;基于大众需求,提升中国文化的亲和度;区别受众类型,提供精确对口的内容服务。  相似文献   

16.
胡全权 《职业圈》2013,(25):86-86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思想政治工作也是一种传播活动,而且是一种特殊的传播活动。区别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个人,是个体对个体的信息传播活动,属于人际传播的范畴;区别于新闻、广告和宗教传播活动,思想政治工作传播的信息是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属于政治传播的一种。传播学研究的领域包括传播的内容一信息、传播的主体、客体、传播的过程和传播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以发布中国主题内容的“网红”群体为研究对象,构建“网红”内容传播力指数评估模型,摸排境外网络平台“网红”传播内容生态,发现当前内容框架由生活体验、观念探讨、视频节目和推荐好物四个主要部分组成,经评估与境外受众收视需求相适配。对比分析2019年和2020年数据可知,“网红”传播模式凭借多元化的参与主体、数字文化的经济业态、强调受众反馈的内容生产流程,激发民间文化传播活力,推动国际传播方法论创新。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校既是国际传播的重要主体,也是国际文化形象建设的亮丽名片。近年来,我国“双一流”高校国际传播能力和水平整体呈现上升态势,海外社交平台建设力度不断加强,账号活跃度显著提升,更加注重具体化、形象化、可触及化的传播模式,从单一文化符号走向复合多元文化符号。同时,我国高校在国际传播过程中还存在着平台建设“冷热”不均、资源聚合机制不健全;多元符号创新使用不够、存在内容同质化倾向;互动方式较为单一,触达率有待提高等突出问题。因此,我国“双一流”高校需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传播运营专业能力,打造立体全面传播矩阵,创新应用多元符号,注重内容建设的多样化和差异化,拓宽叙事思路,强化互动功能,构建国际传播立体化、多层次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19.
刘扬 《对外大传播》2013,(12):47-49
国际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跨国传播的生态,逐渐告别了以一国政府为传播主体、比拼电波与内容越境的国际传播形态。在国际传播生态下如鱼得水的VOA、BBC等对外广播已纷纷从空气中的短波转移至网络线上,其业务范围也随之转变和拓展,以在全球传播生态中能继续存在。全球传播以商业利益为主轴运转,其传播主体更为多元,以往不承担对外宣传功能的商业化媒体也加入进来,使得对外传播从过往直接对说服效果的追求逐渐转变为媒体品牌塑造和市场拓展,这意味着,受众可以不赞同这些“外来和尚”的观点,但每逢有新闻事件发生,都会主动去接触这些媒体去接受信息,进而对外产生影响。顺应这一趋势,跨国传播媒体的本土化品牌建设就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20.
刘三姐文化在广西和东南亚国家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对刘三姐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开发与传播意义重大。文章从资源内容体系、关键技术、传播策略等方面构建刘三姐文化数字化资源网络共享平台模型,并对平台建设的关键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