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何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不能忘记历史,只有铭记历史才能够开创未来,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持续加快,然而传统文化始终都是发展的根本所在,永远都不能丢弃.除此之外,在社会发展演变过程中要及时对传统文化创新改造,始终坚持马列主义以及毛泽东思想,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精神,让传统文化与新时代发展保持一致.针对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创造性...  相似文献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然而,优秀传统文化也必须要与新的时代条件相结合,做好其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非常重要。文章剖析了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体现,并探讨了推动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具体路子。  相似文献   

3.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新时代对待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针策略,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发展传统文化的理论创新。目前学术界对该问题的研究主要聚焦于科学内涵、时代意义、基本原则、实现路径等方面,形成了诸多颇有价值且发人深思的思想观点,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现有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未来需要着重从以下环节入手持续深入研究:澄清前提性问题,进一步明晰理论界限;深耕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进一步强化理论支撑;运用跨学科方法,进一步增强系统性研究;从战略高度把握,进一步注重整体性研究;以历史眼光和全球视野考察,进一步拓展研究视域。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连接民族情感、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坚持守正创新的原则,尊重其文化内涵,弘扬其当代价值。该文通过选取传统戏剧、传统医药典型案例,展示河南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进一步探索提高非遗保护传承水平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明确要求,明确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历史性目标。中华文明是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有机结合体,其传播与文化自信自强相互促进、深刻互动。要在立足文化自信、坚守文化立场的基础上,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新时代,要实现中国特色国际传播理论与实践的创新突破,需要围绕中华文明传播、深化文明交流展开,用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代表的自主创新理论和概念重新定义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6.
辽宁是朝鲜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朝鲜族非遗资源丰厚。近年来,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各级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之下,辽宁朝鲜族申遗工作取得了卓越成绩,不仅成功申报了5项国家级非遗,也获批了多项省、市级非遗项目。在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工作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重申报、轻保护,宣传手段不丰富,非遗濒临消亡、文创产品与市场脱节,开发深度不够、开发利用不活跃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提高保护意识、拓宽非遗宣传渠道、传统与创意融合、让非遗文创与现代接轨、打造非遗小镇是辽宁朝鲜族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地方志在服务社会发展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做好方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能够发扬地域特色文化,充分发挥其存史、资政、育人的作用。[方法/过程]该文基于计量分析的方法对方志文化发展展开研究。首先,根据新时期信息技术的发展特点,通过文献计量分析、定性分析等方式,探索方志学及方志文化的发展现状、研究热点及内在演化规律;其次,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探析未来方志文化发展及创新性转化的路径。[结果/结论]新时期地方志工作及方志文化转化应关注新趋势,重视新方法,引入并应用新技术。  相似文献   

8.
丹东作为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丹东文化资源的传承保护工作有章有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优势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仍处于浅层次。文章从红色文化资源、民俗文化资源、自然山水文化资源等几个方面深挖丹东优势文化资源,依托优势资源探寻发展新路,以文化资源独特的魅力促进丹东经济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9.
文化对于民族、国家意义重大。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有着优良的传承基因,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大力培育文化自信成为中国人民的共识。图书馆作为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阵地,其文化服务具有育人、引领和服务等多重功能,是坚定民族文化自信的有力途径。该文从文化自信视阈下图书馆文化创新的重要性谈起,阐述新时代促进图书馆文化创新的基本要素,研究分析图书馆文化创新性发展的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0.
辽宁在推动新中国工业化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辽宁工业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工业发展的持久内生动力.该文对辽宁工业文化的生成逻辑进行了深入研究,如辽宁在创造无数个新中国"第一"中形成的奋斗创业精神、奉献担当精神、长子情怀、劳模精神等,都是弥足珍贵的工业文化精髓,进而提出创新性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以姓氏为资源的中原根亲文化,主要是以中原姓氏、历史名人为文化依托,以姓氏文化为内涵的一种文化形态。其文化根源是根亲,通过姓氏来溯祖追源来实现血脉相继的目的。中原根亲文化是中华民族落叶归根思想的典型表现,体现了中华民族血浓于水的亲情关系,它的魅力不仅在于是对文化的传承,更在于它已经成为海外华人寻根问祖最重要的依据,从而激发炎黄子孙深刻融入在血脉中的爱国情怀与建设共同精神家园的热情,进而对地方精神文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文化与道德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化是道德的精神寓所,有5 000多年历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积淀着中华传统美德的精神追求。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基于农耕文明,在茶叶的种植、生产及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了包含茶礼、茶德、茶事、茶道等在内的中国茶文化,承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维内涵和价值意蕴,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民族精神、民族气节、民族情感和民族习惯。该文旨以“中国茶文化”为载体,溯源中华传统文化,探究其中蕴涵的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以及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动力之源,更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底气。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不仅利于赓续中华文脉,更能汇聚中华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不仅符合文化自身发展规律,更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要求。该文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创造性转化中的方式、与多元文化的交织碰撞及文化霸权等方面入手,明确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中,既要注重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来激发文化的创新力,又要建构中华文化国际话语体系,来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软实力。在转化文化自信的过程中,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注入深厚的文化力量。  相似文献   

14.
铁岭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素有红学文化之乡、小品艺术之乡、体育冠军之乡、手指画之乡等美誉,加快文化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铁岭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推进文化创新,建设独具特色的文化发展体系,打造东北文化名域,提升文化软实力,为全面建设实力活力魅力幸福铁岭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保障。  相似文献   

15.
潘利国 《职业圈》2012,(10):74-75
铁岭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素有红学文化之乡、小品艺术之乡、体育冠军之乡、手指画之乡等美誉,加快文化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铁岭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推进文化创新,建设独具特色的文化发展体系,打造东北文化名域,提升文化软实力,为全面建设实力活力魅力幸福铁岭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保障。  相似文献   

16.
《对外大传播》2018,(4):74-74
2018年3月30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系列研究报告——《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影响力》发布,同时举行研讨会。来自高校、研究机构、社团、媒体的60余人出席会议。报告由人民大学国发院社会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人大学报编审林坚作为主笔。围绕报告内容,与会专家进行评议并展开研讨。  相似文献   

17.
乔文辉 《职业圈》2012,(28):62-63
大庆油田采油二厂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努力构建“底蕴深厚、特色鲜明、全员参与”的基层站队文化,形成全厂基层文化建设齐头并进的态势,以文化软实力促进基层发展力。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建设文化强国。而文化产业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载体,不仅被纳入国务院产业的“振兴规划”,还被写进国家的“十二五”发展规划,成为国民经济序列的有效组成部分。因此,它的兴衰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问题,而且关系到“国家文化安全”和“国家软实力”问题。因此,加强文化产业建设是实现文化强国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李建业 《职业圈》2011,(33):14-14
我们正处于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其中,文化软实力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而且也已经成为了国际竞争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主席的重要讲话,同时也为了不断促进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对外大传播》2020,(5):65-66
山东是孔子故里,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是山东最亮丽的名片。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山东视察时,发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号召,强调要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山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充分发挥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着眼新时代,突出山东特色,着力打造"孔子故乡·中国山东"的外宣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