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视角,解读了屈原的爱国思想和人格精神,又以历史的眼光探讨了屈原悲剧结局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屈原的作品中多次出现"路"的意象,这既有历史传承性,又体现了屈原作品的自身特点。本文将屈原中的"路"作为一个系统来考察,分析了屈原作品中"路"的表层系统和内层系统,并进而从"路"切入屈原,从抗争与守贞、彷徨与超越、失落与企盼三个方面剖析屈原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崛起,网络流行语逐渐成为现代文化的标志性象征。这些流行语不仅反映了当代社会的文化和价值观,还与网络平台的发展和叙事方式紧密相关。为此,该文深入分析了网络语言和网络流行语这一特殊的语言现象,并将其与网络社群文化相连,得出网络流行语能够反馈出网络社群用户的交流方式、价值观和行为模式这一基本特征。随后,文章从平台化叙事的视角,从载体作用、传播机制等角度分析了网络流行语与网络社群的关联性,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网络社群文化平台化叙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网络社群文化如何在各种平台上形成、发展和传播,以及这些平台如何影响和塑造我们的文化认知和交流方式。  相似文献   

4.
“加强国际传播,讲好中国故事”是增强国际话语权与展示真实、立体、全面中国形象的战略考量。跨文化背景下,国际局势动荡与世纪疫情多变的传播情境,致使中国故事的国际接受与传统文化叙述仍存在定型化、传统文化延续、跨文化传播实践不足等困境。为此,着力构建对外传播理念与路径的创新机制尤为迫切。本文重点探析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化叙事与我国国际话语权提升的交互效能,以此促进视听媒介与讲好中国故事之间的纵深联合,彰显中国以“自我”参与者形象建构的国际传播机制求索与创新。  相似文献   

5.
优秀传统文化其实同志愿服务精神提倡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理念是存在紧密联系的,如儒学强调“仁者爱人”、墨家强调“兼爱非攻”,由此可见依托志愿服务活动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是切实可行的。为达到理想化的传统文化传承效果,要求高校将志愿服务的侧重点放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上,借助志愿服务活动的契机,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传递给学生。文章首先分析高校志愿服务平台对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其次基于高校志愿服务文化培育的现状,从5个方面深入探究高校依托志愿服务平台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实践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国民经济中,国有企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对于国企的建设来说,传承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能够加强企业内的精神文明建设。在国企发展中,应不断对这两种精神的内容作出补充和完善。在改革经营进程中,国企应紧跟时代脚步,加强创新,与时俱进,结合自身的发展特点,弘扬好这两种精神,最大限度加强企业的建设能力。在这种背景下,文章对国有企业弘扬和传承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进行详细阐述,并提出一些合理的策略,希望能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7.
对外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是国际传播的重要目标和使命,也是迎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重要任务。对外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充分考虑话语概念的历史情境和国别语境,认真辨识国外已有“中国故事”中的刻板印象,为中国故事提供新的语境,构建新的符码,注入新的内涵。当前,要从讲好中国共产党人的故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的故事这三个层面进行,紧扣全球议题,在叙事符码建构和内涵转换方面实现新突破。  相似文献   

8.
大庆精神是中国先进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部分,大庆精神对于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有着重要的鼓舞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中国面临的全新发展道路,大庆精神必须在发展中不断创新,才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着中华民族的继续前行,  相似文献   

9.
作为新兴媒介,社交媒体短视频不仅打破了跨越国界的地理空间界限,而且其碎片化、流动性、沉浸性等叙事特征使中国故事的对外传播具有更强的传播效果。近年来,从“公众到公众”的交流、对话、交往模式成为新公共外交的最新发展形态,多元化的主体参与、非制度化的行为主体、非官方化的宣传表达,更符合当下全球交往中的对话需求与连接想象。社交媒体短视频的对外传播正在朝向更注重身份认同、情感共鸣与价值共振迈进。在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搭建的中国故事讲述空间中,用户参与不仅促成了信息的共通空间,用户的主体性认知也构成了有“共通价值”的媒介空间,从而更利于达到“不失语”“能对话”“可共情”的中国故事对外传播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0.
《文化学刊》2010,(3):130-130
<正>涂刚鹏在《理论月刊》2009年第2期撰文指出:弘扬民族精神是高等教育题中应有之义。在21世纪,高校的一项神圣使命,就是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积极创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  相似文献   

11.
张红 《文化学刊》2023,(3):166-169
焦裕禄同志是县委书记的榜样,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楷模,他的崇高风范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精神品质的生动结合。其“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以民为本”“自强不息”“崇实黜虚”“人定胜天”“公而忘私”等思想的传承和超越。分析焦裕禄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价值、理念等方面的契合点,不仅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更好地弘扬,也为党员领导干部汲取传统文化养分、提高自身修养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2.
“聂耳和国歌的故事”是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玉溪是国歌作曲者聂耳的故乡,理应在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中承担起重要责任。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既呼应了当前全国上下开展“讲好中国故事”活动的时代背景,又有效推动了聂耳故乡本土化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开展。有鉴于此,阐述新时代“聂耳和国歌的故事”的时代意蕴,紧扣“聂耳和国歌的故事”讲什么、谁来讲、讲给谁、怎么讲的逻辑主线,展开“聂耳和国歌的故事”叙事基本要素的深入探究,即叙事内容、叙事主体、叙事客体和叙事方式,并尝试为“聂耳和国歌的故事”传播构建出一个合理的叙事模式。  相似文献   

13.
房国强  赵海军 《职业圈》2014,(2):107-107
文化精神就是文化的精髓和灵魂。每一种文化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精神。弘扬一种文化首先要弘扬其文化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文化的传播发展,充分发挥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大庆油田在半个多世纪的开发建设中,积淀形成了许多富于油田特色的石油文化。追溯其历史发展进程,不难看到无论社会如何发展,时代如何变迁,内化于形的文化精神始终如一、生生不息,引领着石油文化的发展繁荣,满足着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  相似文献   

14.
奋斗是人类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人类文化成果的重要体现。中华文化中包含,奋斗的本质、乃取法天道、立己立人,奋斗的目的、内圣而外王、止于至善,奋斗的目标,任重而道远,君子不可不弘毅等奋斗内涵。奋斗精神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思想基础和文化滋养。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提升安全理念的传播实效,打破传统安全文化宣教模式的局限和不足,广州供电局积极探索特色安全文化宣教模式,整合可利用的资源,建立了以电力展示馆为窗口、工匠大学为依托、文化活动为载体、线上平台为延伸的安全文化宣教“四大平台”,为传播安全理念、弘扬“严细实勤”工匠精神、秉承安全文化传统提供了强有力的宣教保障。  相似文献   

16.
"森防"是"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简称。目前,"森防"这一简称仍在广泛应用,但其内涵在不断地丰富,已由"森林病虫害防治",扩展到"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林业生物灾害防治"。林业有害生物是"不冒烟的森林火灾",每年造成的直接损失和生态价值损失达1100多亿元。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森林鼠(兔)害等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发生、蔓延、扩散的趋势依然严峻,造成的生态、经济损失十分严重。尤其  相似文献   

17.
"讲好中国故事"是新时代对外传播工作的新要求和新理念,是战略传播思维的体现。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要求。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本文尝试从叙事范式理论出发,就如何构建"好故事"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讲好中国故事是国际传播的重要使命。在当前国际舆论环境下,讲述中国故事存在一些外部挑战,例如海外受众对中国存在着负面刻板印象、认知偏差以及情感失真的问题。对此,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强化问题导向,做好顶层设计,有针对性地进行战略布局和策略创新。在国际传播语境下,柔性叙事和软性传播具有积极价值,值得进行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9.
时空叙事是建筑遗产再生的一种跨学科视角,同时又回归建筑遗产在历史文化语境下的本体,根植于过去,指向未来.原始建筑中的"方圆之变"、传统建筑中的"居中为正"、现代建筑中的"形式指向"都是时空叙事的模式语言.在建筑创作和建筑遗产再生中运用时空叙事,有利于文化传承、历史建构和空间再造.建筑遗产再生的时空叙事路径与策略可以有以...  相似文献   

20.
张粉娥 《职业圈》2014,(36):128-12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回归和传承,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基因,具有历久弥新的生命力和弥足珍贵的现实意义。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