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牛佳宁 《文化学刊》2008,(3):114-116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上的差异直接体现于语言上。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外语教学中日益重要。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必须从培养跨文化意识抓起,重视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采用新型的交际化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调查与分析来了解普通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如何看待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目前培养的途径,探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应如何提高本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3.
高焕云 《职业圈》2007,(2S):38-39
文章从文化因素的角度阐述了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通过教学中的实例,表明学好一门语言不仅仅是学好它的发音、词汇、语法和句子结构,同时也要学习和理解与这种语言密切相关的文化,即这种语言所反映的思想、价值观、习俗和生活方式等。  相似文献   

4.
在涉外旅游活动中,旅游英语人才除了应掌握必要的语言知识之外,还应该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文章就高职旅游英语专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现状作了简要概括,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对提高旅游英语人才的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当前,随着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互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代青年的生活环境和外部舆论环境也在发生着较大的变化,日益成为国际传播的重要力量。“Z世代”已成为全球网络社会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国际舆论场需要更多中国青年的声音。要承担起新时代赋予的职责使命,国际传播青年人才需要具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提高语言、选题策划和跨文化传播能力,并培养全媒体的思维方式。作为从事国际传播工作的外宣媒体单位,打造国际传播青年生力军,要着力提高青年的政治素质、多路径提升讲好中国故事的专业能力和健全全媒体人才培养机制,从而在对外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中发挥出青年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莉  董海琳 《文化学刊》2023,(9):193-196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华北理工大学2022级汉语国际教育研究生。研究重点解决了两个问题:1.研究生对于跨文化交际课程的需求是什么 2.研究生的跨文化水平如何?通过采用SPSS22.0对需求分析调查问卷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研究生对跨文化交际课程的需求集中在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汉语教学能力方面。研究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普遍超过一般水平,敏感度得分为3.8,效能感得分为3.1。然而,由于跨文化交际知识、技能和素养的不足,他们在处理问题时无法找到合适的方法,导致交际信心不足,无法获得愉悦感和放松感。因此,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和高阶思维能力成为跨文化交际教学体系的目标,该体系不仅能够满足学生个人发展的需求,也能够满足社会和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医疗的改革,要求高职院校培养的医学人才需具有国际视野,在掌握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基础上还要具有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该文从信息技术环境下EGP(通用英语)与EOP(医学职业英语)融合角度来研究高职院校医学生医学情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分析EGP与EOP融合的必要性,讨论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培养医学生医学情景跨文化交际能力对策,提出具体的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交际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但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人们误把对应的语言、文化或行为等值化,没有考虑到语言、文化、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并由此而产生误解和冲突。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非等值语言翻译、非等值文化、非等值非语言行为等成为影响等值沟通的障碍,其根源涉及语言理解、模式固定化、文化敏感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因此,等值沟通能力的培养是促进跨文化有效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当今文化自信理念的深化与实践,已然成为高职英语教学在探索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的必要前提。而经济全球化、信息通信网络化、思维模式多元化使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高职高院人才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该文就此分析了高职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即“00后”群体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差异性、“文化自信”理念深入人心的普及性、英语教学实践中文化意识双向成长的独特性、多元化世界跨文化交际的迫切性。因此,该文从师生教学、对比学习、实践体验和自主学习4个步骤逐一阐述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锻炼以及提升过程中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0.
在国际语言交流和民族文化沟通日益密切的大背景下,当下我国对语言学习的要求也逐渐从传统的模式中脱离出来,不再以简单的基础理论为本位,而是更加强调实践沟通能力的培养.这种变化就要求相应的教学主体也应当从传统的思维模式中寻求改革与创新,要顺应当下社会跨文化交流的浪潮.英语作为种族沟通和国家交流的重要工具,作为教育体系中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通过问卷调查对阿坝师范学院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民族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中等,均值为3.34。在跨文化知识、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态度、跨文化技能四因素中,跨文化知识最低,跨文化意识最高。这与学生的知识接触、知识储备、文化环境有关。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四因素间具有显著相关性,其中跨文化意识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核心因子。最后针对研究结果,该文提出3点针对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建议,以期对民族高校的跨文化交际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化学刊》2013,(1):29-29
胡晓研、胡雪婵在《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7期撰文指出,外国的汉语学习者是汉语国际传播的对象,他们在习得其母语的过程中,已经自然而然地内化了其母语所蕴涵的文化因素。这就需要在汉语国际传播中化解汉语学习者的文化冲突。化解文化冲突贯穿于汉语学习者语言文化学习的全过程,化解的目的是把汉语学习者的民族语言文化和目的语的语言文化有机地理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衡量了我国外语语言教育的能力,也是我国教育面向全球化、现代化改革的选择,因此当代高校要重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以语言学科为平台,全面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实现教育面向未来、面向全球、面向现代的转变。而在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语言学科的教学和学生的主观态度有着深刻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当代大学生外语学习情况和跨文化交际的自我认知进行调查,以找到存在的问题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该文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分析了高校大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提升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对策,以期帮助高校找到语言教学改革与调整的方向,促进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有效的跨文化培养是促进学习者跨文化能力提高的关键。作为新时代的国际人才,除了良好的外语能力,更需要具备跨文化背景下所需的文化知识、交际技能和较强的跨文化适应性。该文以多模态理论为指导,构建了以跨文化知识和技能为基础,以跨文化意识培养为核心的多模态培养模式,设计了线上线下混合式培养路径,从而为学习者增强跨文化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跨文化传播"的英文名称为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更为准确的翻译是"文化间传播"。但在中国,它对应的名称很多:跨文化沟通、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流、跨文化对话、跨文化研究,等等,这反映了对学科的定位还没有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际化和信息化的高度发展,我国对外交流日益频繁.外语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交际工具之一.同时,伴随国际软件外包的蓬勃发展,我国软件外包产业也快速成长,其中对日软件外包的市场规模已超过了中国软件外包整体收入的一半.大连作为对日外包服务的主要城市之一,学习日语的学生人数及日语相关工作从业人数均居全国领先地位.该文从已从事实...  相似文献   

17.
鉴于高专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技能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文章认为可通过认清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现象和课堂内外的实践活动等措施,不断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技能.  相似文献   

18.
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必将成为当代文学的重点议题。当代作家余秋雨文化散文集《文化苦旅》《千年一叹》笔力深厚,包含对文明的深入洞察,通过“(再)发现”主题,感性“发现”与理性“旁观”相结合,极具传播力。该文从余秋雨两篇代表作,分析两种“失语”情况下的“发现”书写,以期有补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文学思路。  相似文献   

19.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在加强语言基本知识教学的基础上,深刻理解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加强文化导入,突出实用英语教学,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跨文化交际环境,做到在语境中学习、交际中使用,这都是影响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跨文化交际是不同语言及文化背景下人们之间的交际。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交际者的语言交流能力或素养就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电商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一种体现,对于其从事跨境电商行业有重要的影响。在跨境电商活动中,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交易双方在语言沟通、价值观、消费观、审美观等方面存在差异,只有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更好地正视文化差异,促进贸易达成。该文首先介绍了文化与跨文化交际的概念,其次分析了跨境电商中存在的文化差异和跨境电商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主要指标,最后提出了相关策略,旨在提升电商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