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互联网的发展给高校法治教育工作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分析“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的困境,多管齐下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加强大学生法治意识的自我培养、政府要加强监督和管理,不断创新“互联网+”模式下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
“法治意识”是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开展法治教育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为了增强高中生法治意识,本文通过对高中生社团活动特点的分析,结合学生法律知识基础学科及设定的培养内容,编制了一套利用社团活动开展高中生法治教育的方法,并在实践中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3.
张奎斗 《亚太教育》2019,(11):157-157
为顺应“互联网+”时代潮流,中职计算机教育引入了创客教育模式,并积极通过这种融合模式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创新意识。本文将基于一系列的实践,就创客教育与中职计算机教学的融合发展进行探究,并就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4.
以“主客二分”哲学为指导的传统法治教育模式主要体现为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灌输性教学模式。传统法治教育范式使大学生法洽意识培养陷入困境,难以激发学生主动培养法治意识的兴趣。以“主体间性”现代哲学为导向的“对话性”法治教育范式为培养学生法治意识提供了新的路径。学生再也不是被教育的对象,而是与老师共同探寻法治知...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教育”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是推动高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以甘肃省五所高校为例,分析学生在“互联网+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实践内容、创新创业教育主体、孵化创新创业项目、产学研合作教学模式,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存在问题的认知情况。研究发现,“互联网+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应以价值性目标为导向,增强学生的“互联网+教育”创新创业意识;坚持创新驱动,打造多方协同的教育新生态;建设“互联网+教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培养学生错题反思的能力已逐渐渗透到高中数学课堂活动之中,这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实践证明: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需求。同时,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加快,以“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模式已悄然展开。运用“互联网+”教育模式,有助于提高高中生数学错题反思的能力,夯实学生的学科基础。因此,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此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青少年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其法治意识的高低决定了依法治国战略的实现程度。有效地开展法治教育,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法治素养和法治精神,已成为基础教育学校的当务之急。高中思政课是对高中生进行法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在培养高中生法治意识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结合思政课元素开展课程教学,在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强化专业责任感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将法治教育融入髙中思政课,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进一步开阔学生的法律视野,提高学生自觉运用法律法规规范自身行为的能力。同时,有利于加强校园法治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是建设法治中国、实现法治强国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数字化时代拓展了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场域和内容。青少年法治教育表现出平等性、自主性、便捷性、情境化、个性化等特征。随着青少年法治教育内容的拓展,法治知识教育需注重培育青少年网络法治意识;加强权利教育,注重提升青少年的网络权利意识;提升青少年维权意识,尤其是网络维权意识。在“互联网+法治教育”背景下,青少年法治教育需要树立人本教育、唤醒教育、生活化教育、自主教育等新教育理念,探索网络法治情景剧、情景模拟、案例研讨、开设网上普法教育专栏和设立网上法律咨询室等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教育”是将网络与教育结合起来,对小学英语教学而言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在互联网时代创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让课堂教学更加精准。本文从提升学生对学习的自主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三方面着手,对互联网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优势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互联网+教育”助力小学英语教学的策略提出建议:借助微课教学突破教学重难点,通过“翻转课堂”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创设教学情境强化课堂教学互动,利用网络技术让学生自主操练检测,学生应用“互联网+”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汉台二中2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首先对高中生法治意识现状进行了调查,总结了高中生法治意识淡薄的表现,然后论述了高中生法治意识淡薄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生法治意识的培养策略,包括学校应优化学生学习环境,营造法治教育氛围;教师应扩充理论知识,改进教学方式;家长应严于律己,改变教育方式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发挥互联网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实现“互联网+”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在文献资料分析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提出高度重视“互联网+”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建设一支综合素质较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师资队伍,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和APP技术,将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制作成O2O课程和微课等新形态,实现网上和网下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建立高校、社会和学生家庭互联互动的教育模式,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教育”模式的推广应用,为学校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以互联网思维推动教学管理工作的优化创新也已成为大势所趋。基于此,文章对“互联网+教育”模式下的教学管理工作进行了探究,针对现有学校教学管理中的缺陷,从多个角度探讨了如何利用“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大环境来切实提高教学管理工作水平,以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升高职英语教学效率,文章在阐述相关背景的基础上,首先说明了“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职英语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然后论述了“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职英语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应用。  相似文献   

14.
何焱 《教师》2020,(8):63-64
“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对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与创新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新方向,“互联网+职业教育”成为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客观需求与必然趋势。基于此,文章立足“互联网+职业教育”内涵,对“互联网+”时代下中职教育模式创新路径进行了探索,明确理念革新、平台搭建、方法创新等在教育模式构建中的重要性,以实现中职教育的互联互通,让中职生学而乐、乐而学。  相似文献   

15.
“安全”一词贯穿党的二十大报告,共出现了91次。安全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已经成为最大的网民群体之一,“互联网+教育”的模式对大学生开展安全教育意义重大。分析高校传统安全教育现状与“互联网+教育”的特点,探寻高校开展安全教育的新思路,并以北京师范大学为对象进行实践研究。经过对比近三年开展安全教育的课程学习、知识掌握以及学生反馈等情况,初步证明“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安全教育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杨建胜 《成才之路》2020,(10):72-73
“互联网+”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改变了固定、单一的课堂授课模式,丰富了教学内容,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文章简述“互联网+”的内涵及应用背景,指出“互联网+”应用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并从应用“互联网+”建立广阔交流平台、获取丰富的教学资源、加强师生互动等方面,对其应用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对“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财务分析”课程的智慧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首先,阐述智慧教学模式基本内容。然后,分析智慧教学模式改革,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更好发展的重要作用。最后,为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更好实现“财务分析”课程智慧教学模式改革,给出加强对翻转教学模式的应用、加强互联网工具在教学中的应用、加强互联网工具在课后的应用、明确智慧教学模式重点等措施。  相似文献   

18.
慕课教学是"互联网+教育"的产物,指的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一种新的在线课程开发模式。慕课应用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们合理安排时间,并促进教育模式的创新。慕课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短视频的应用、教育者讲解、反馈与考核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诸多机遇与挑战。本文在对此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下对策:转变教育理念,推动“互联网+思政”教育模式构建;打造数据库,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共享;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推动在线学习,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加强教师培养,融入“互联网+思政”教育平台;注重协同合作,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20.
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高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目标之一,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创业意识、创新精神与能力的提升,有效优化学生创新思维,锻炼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在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满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需求,“互联网+CDIO”给创新创业教育带来了更充沛的活力,保障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有效开展,能更好地服务于高校教育工作,促进社会创新创业力量的迸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