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代背景下,党史学习教育对于高校基层党组织具有新的重要意义,同时也面临诸多困境,需要积极探索创新党史学习教育的路径。文章阐释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对于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意义,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最后提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优化教育内容体系;挖掘特色红色资源,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巩固学习教育成果等创新党史学习教育的三大路径。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于吉林特色党史资源的利用,加强对于基层党组织党史以及新中国史学习教育的研究.基于此,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开展党史、新中国史学习教育的意义和目的,并结合当前我国党史、新中国史学习教育工作现状,以及基层党...  相似文献   

3.
一百多年来,党史学习教育从党校教育逐渐与大学教育相融合,为加强党的纲领、党的历史和党的革命传统教育发挥了关键作用。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青年学生系统深入持久地学习党史应成为学习生涯的必修课,从而在知史、悟史、鉴史中培育历史思维和历史视野、增强历史认同、坚定“四个自信”和投身“四个伟大”。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唯物史观、培育大历史观、坚持辩证思维,进而把握党史全貌、准确认识党史、客观评价党史。高校要拓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加强又红又专教师队伍建设、构建“三进”长效教育模式、打造灵活多样的学习教育平台、推动师生投身党史学术研究、营造良好的学习和育人环境,促使党史学习教育走入学生学习、生活和实践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提升学生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责任感、使命感。  相似文献   

4.
党史学习教育是党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党员和干部应全面系统地了解和认识党史。基层党史教育是党的全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事基层党史教育工作的部门,应认识到基层党史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不断深入研究党史,主动探索开展基层党史教育的新路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红色资源具有丰富的政治和文化内涵,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有着独特的作用。高校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红色资源凝结着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和优良传统,可以引领新时代大学生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目标。分析了红色资源融入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性,介绍了红色资源的育人作用,并探讨红色资源融入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6.
党史学习教育一直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价值引领的重要题材。站在建党一百周年历史节点上,厘清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价值逻辑和实践路径,对新时代高校实现党史育人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学生、老师、学校三方面主体,探讨党史学习教育对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价值逻辑;借助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提出的“课程育人”“实践育人”“网络育人”三个维度,探索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可实施路径,有效提升党史学习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高校要想提升思政教育质量,培养学生成才,就必须依托党史教育。可以说,做好大学生党史教育是党与国家的建设需要。故此,本文结合我国发展的新历史方位,习近平"党史观"及其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先阐述了开展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积极意义和主要学习内容,指出了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基本原则。最后在此基础上探索了高校开展大学生党史教育的可行路径。比如将党史教育融入思政理论课堂教学;加大第二课堂的开发力度,使之成为第一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延伸;充分利用新媒体网络平台,提高大学生党史教育的时效性与实效性,推动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高质量的开展。  相似文献   

8.
以党史学习教育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成为重要的时代命题。在价值旨归上,党史学习教育是大中小学思政课的应有之义、新时代中华民族的复兴之需和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固本之基;在内在逻辑上,党史知识在大中小学思政课程中一脉相承,党史精神在大中小学思政课教育中一以贯之,党史文化在大中小学的校园文化中独领风骚;在实施路径上,要强化党史学习教育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中的主心骨地位,促进党史学习教育与大中小学课程及研究有益互动,通过公共党史资源一体化推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完成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增强历史自信、为党和国家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但是,当前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仍存在课堂形式单一、学生对党史学习教育认识不充分、党史学习教育氛围不浓厚等问题。从教师、学生、学校三个角度分析成因,得出教师应加强党史学习、丰富教学形式,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念,学校应积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系列实践活动等。  相似文献   

10.
11.
思政课教学是当代中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作为夯实义务教育成果与发挥高等教育后劲的承接环节,也是对青少年群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深入探析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路径,善用党史资源为学生发展导航定向,从党史学习中树立远大理想、传承伟大精神、把握时代大势;统筹方式方法助力政治教学守正创新,充分运用教化、浸化、感化的方式和方法,以此实现中学政治教学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2.
党史学习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培养具有爱国精神的社会公民、应对更加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但是,高校在此工作开展中,存在着融入观念层面比较落后、融入方式层面比较僵化、教师专业素养低、融入氛围塑造存在不足等问题,这影响了党史学习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发挥。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中,应当树立正确的融入观念、创新融入方式方法、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塑造良好的融入氛围,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的磅礴历史,是一部常读常新的教科书。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对大学生明理、增信、崇德、力行具有深远意义。在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应坚持政治性和思想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原则,将课堂指引、实践指引、网络指引三者有机结合,发挥党史学习教育对高校立德树人的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14.
高校思政课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渠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讲好高校思政课,增强思政课的政治性、理论性和针对性,是新时期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必然要求。探索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有效路径,用党史知识帮助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引导大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学方式,增强课程吸引力、感染力、亲和力,以此提升教学质量,实现培根铸魂的育人目的。  相似文献   

15.
文章先简述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意义,即读史启智,培育政治认同;以史明志,坚定理想信念;悟史育情,内化责任担当。然后提出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具体策略,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更好地发挥党史资政育人的作用,为学生将来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红色文化蕴涵着丰富而又独特教育内容与党史学习教育的精神内涵相得益彰,是高校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实施立德树人重要载体和宝贵精神财富。高校借助当前党史学习教育契机,研究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分析高校在传承红色文化教育中存在问题,通过红色文化融入课程教学构建精品课程育人体系、融入校园文化营造红色育人氛围、融入学生活动发挥实践育人作用、融入新媒体占据网络育人阵地等途径,全方位、全过程实施红色文化育人机制,传承红色基因,深化党史学习教育。  相似文献   

17.
高校劳动教育不仅是提升大学生抵御挫折的重要资源、培养大学生责任感的重要手段,也是大学生实现幸福人生的重要途径。党史学习教育与高校劳动教育在指导思想、教育内容、育人目标上具有内在逻辑性,这就为劳动教育不断发展提供了现实可行性。实现劳动教育高效发展,要在教学手段、宣传方式、师资建设上下功夫,从而提高劳动教育的活力、塑造劳动教育的形象、强化劳动教育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湘赣边区红军标语是革命先辈们崇高理想、坚定信念和思想智慧、斗争艺术的结晶,蕴含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牺牲、奋勇向前、与时俱进的伟大精神品格,承载着极为丰富的党史文化,是高校党史学习教育极为重要的历史素材。高校应充分挖掘、提炼红军标语的红色文化意蕴,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社会实践等角度,切实提升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党史学习教育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选择,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促成了教育资源的整合创新,实现了学生的“学史力行”,但当前党史学习教育也存在一定问题。找准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三要素,即重视情感教育、实施体验式学习、夯实理想信念,并据此拓展有效路径,合理设置党史课程、校园文化活动,搭建大学生社会实践与服务平台,才能更好地保证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精准有效,实现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20.
开展党史学习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新时代,艺术类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需要努力探索新方法和新路径.将党史中所包含的革命精神、育人功能、价值内涵与艺术类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可以实现党史学习融合专业育人,党史学习融合思政育人,党史学习融合实践育人的创新发展,助推艺术类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具体化、成果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