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海经》地名英译的规范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山海经>地名英译规范化对于古籍地名英译具有重要意义.<山海经>中的地名主要包括山名、河湖名和古部落名.英译这些地名时主要采用音译的方法,也用直译,有的要加注解.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推进,准确地进行中文地名英译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中文地名英译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中文地名英译标准不统一;政府地名管理部门和译者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译者在英译实践中存在语意模糊、文化缺失等问题。中文地名英译要想进一步规范化,政府有关部门应完善中文地名英译法规,建立相关管理体系;译者应遵循多元化原则,从语言、文化、交际手段、运行机制等方面,运用集原语、译者、译文、读者和社会生态环境于一体的中文地名英译规范新模式来进行英译实践。  相似文献   

3.
对《昭通旅游导游词》中的主要常见的山川、河流以及地点名词英译进行考量与规范。  相似文献   

4.
由于汉语本身的特点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造成了中国典籍的与众不同。本文主要以《论语》的英译为例,讨论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而导致的典籍汉译英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原则。  相似文献   

5.
郑菱歌 《英语广场》2022,(23):32-35
本文从功能对等角度探讨了我国地名英译存在的问题。地名不仅是一种语言符号,它还代表着一个地方的名称属性,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当前中国地名翻译的几种方法及当前地名翻译的研究进展,总结得出地名翻译背后隐含的丰富的地域文化及历史事件。译者在进行地名英译时要考虑其背后的文化因素,并应用功能对等理论,以促进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6.
中国典籍英译对弘扬中华文化意义重大,且任重道远。《浮生六记》两个英译本的比较研究显示典籍英译要考虑到社会、历史、文化、译者翻译素养等各方面因素,采取适合的翻译策略。在全球化的今天,典籍英译应保留中国文化特色,采取以异化为主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7.
张艳萍 《现代英语》2023,(11):77-80
《儒林外史》小说中展现的明清时期的饮食文化极具民族特色。文章选取《儒林外史》饮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茶酒英译进行分析,通过对茶文化、酒文化的译例进行具体探讨,从翻译与文化的关系角度,提出译者应以助推中国文化为己任,翻译过程中尽量保留和忠实还原民族文化特色元素的翻译策略,从而适应中国背景下古典小说对外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8.
基于自建罗什本《金刚经》一对多汉英平行语料库,从术语构词法视阈对《金刚经》中的高频佛典术语的英译按构词类别展开历时研究。不同时代译者所瞄准的目标语读者群的不同以及一种默认的统一标准的缺失,导致部分佛典术语的英译缺乏定译。将术语构词法作为术语英译的参考校标,遵循罗什的术语翻译策略,有助于佛典术语英译的定型以及促进中华文化典籍的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9.
张华先生英译的《中国的神仙》一书功力深厚,观点独到,但白璧微瑕。书中有关中国古代官职的名称,大部分在英文中缺少对等词。中国特有的道教哲学体系,在英文中是一个文化空缺,而有关“玉”的文化暗含,在中西文化间有很大的差异。译者应当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采用音译、音译加注释、意译等方法。  相似文献   

10.
诗人之志,寓于形象,诗词的翻译与其它翻译一样贵在再现形象.然而再现绝非牯摹,似与不似.在神不在貌.译诗须随义而转,力求选意,即使其中地名的翻译也不例外。地名在中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那么英译时该如何处理这些地名呢?笔者认为主要方法有五;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诗歌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独特的风俗习惯和社会文化。以《鲁般鲁饶》的修辞英译为出发点,通过对比该诗歌中的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四类修辞的翻译策略,结合不同翻译技巧,比较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探寻最佳的翻译方式,结合中英翻译要求,提出对译者的文化及能力要求,以期为翻译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庄子》作为中国经典名著的重要组成部分,被金圣叹赞誉为“天下第一奇书”。自19世纪末其英译本问世以来,现已有20多种译本。该文选取著名学者汪榕培教授的英译本进行分析;强调典籍英译应该重视:词汇增译法,阐释法,灵活多样法和风格神似法。  相似文献   

13.
夏春鸽  武娜 《海外英语》2013,(15):152-153
《庄子》作为中国经典名著的重要组成部分,被金圣叹赞誉为"天下第一奇书"。自19世纪末其英译本问世以来,现已有20多种译本。该文选取著名学者汪榕培教授的英译本进行分析;强调典籍英译应该重视:词汇增译法,阐释法,灵活多样法和风格神似法。  相似文献   

14.
崔娜 《考试周刊》2013,(35):21-21
中医学博大精深,其中蕴涵了无穷的智慧。中医药对外交流和商务活动日益频繁,而中医术语英译则是中国与其他国家中医药交流的枢纽。本文对中医术语语言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中医术语英译应遵循的翻译原则,同时结合一些翻译经验和体会,提出了几点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5.
该文简要分析了《孙子兵法》十三篇中第五篇《势篇》的主要内容,探讨了《孙子兵法》重要战略概念"势"的含义,同时简析"势"作为篇名所蕴含的丰富而深刻的内涵.通过比较中外两个颇具代表性的译本对《势篇》篇名的翻译,进一步分析之后,就"势"的英译提出了笔者个人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更路簿》作为海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对三沙等海域拥有主权的重要佐证,其历史文献价值已经越来越得到重视,但是其保护的模式还相对比较单一,保护体系还不够完善。对其保护的模式还需要深入研究探讨,需要采用多样的手段和方法,在更广泛的领域开展保护。以方式手段的多样,扩大传播范围,达到保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典籍是各民族创造的文明和文化的精髓,典籍的翻译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增进国际间的交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文化图式理论为基础,以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英译为例来探讨中国典籍英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文章指出并修正了Arthur Waley英译《论语》中的六处误译,同时进行了偏误分析。其偏误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汉英数词运用的不同。2在阅读中,汉语中字意的理解至关重要,每个字的意思理解了,句子的意思也就不难理解;而英语中侧重对句子结构的理解。3汉语中主语的省略与变化较多,而英语则一般要保持一致。4古汉语的基本句式应该是“自动-使动”而非“主动-被动”。5与英语相比较,汉语的抽象词语较为贫乏,汉语通常用具体的词语来指代抽象的概念。  相似文献   

19.
白琳 《现代英语》2023,(16):87-90
文章从《金匮要略》全书方药中的计量单位入手,采用文献分析法、实证分析法和归纳总结法,将其分为标准度量衡单位、非标准度量衡单位和特殊计量单位三类,结合阮继源、罗希文和李照国三个译本,对比分析了三个英译本计量单位的翻译策略的异同。研究发现,罗译本和李译本大多采用音译和直译的方法,保留了中医典籍中计量单位的特色;阮译本则更加灵活,采用了意译、音译、音译加注、直译加注等多种英译方法,更为准确地传达了方药中计量单位的意义。此外,文章还探讨了计量单位在中医典籍的翻译方法,有利于完善中医典籍翻译研究,为其他中医典籍的翻译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