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片断]师:认识了12后,你们还想认识几分之一?学生交流,教师顺势板书:14,18……师:想不想也来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出你想认识的几分之一?(想。)从材料中再拿一个图形,动手试一试。(注:组内4位学生分到的图形完全相同,组与组之间分到的图形不同,有些组分到长方形,有些组分到正方形,有些组分到圆。)师:你表示出了几分之一?是怎么表示的?生:我把这个圆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41。生:我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81。(见学生纷纷想介绍自己表示的分数,教师引导他们在组内轮流介绍。教师参与各组的交流,并收集不同图形的41,依次贴到黑板…  相似文献   

2.
金秋十月,我有幸在安徽黄山参加了“全国第七届深化小学数学改革观摩交流会”,听了来自全国各地的32位老师所上的精彩的数学课,真可谓是百花齐放、精彩纷呈,让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其中江苏张齐华老师上的《认识分数》一课,更是博得了全场4000多名听课老师的两次热烈的掌声。听完课,我与其他老师一样,被张老师新颖的教学设计、出色的语言艺术和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浓厚的文化气息深深吸引。  相似文献   

3.
教学实录(一)师:(课件出示情境图片)叮叮和当当在野餐中遇到了数学问题。你们看到了什么?生:他们带了4个苹果、2瓶矿泉水和1块蛋糕。师:叮叮和当当怎么分这些食品呢?生: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每人分到2个;把2瓶水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到1瓶。师:像这样分得的每一份同样多在数  相似文献   

4.
<正>在“聚焦新课标赋能新课堂”2022江苏省小学数学教材研讨培训会中,学习了特级教师张齐华《等值分数》一课,让我再一次领略到了数学王子的课堂魅力。纵观整节课,给我的总体感觉是紧扣新课标,简约不简单。看似普通的教学设计,不经意间的一个追问,一个小小的动手做环节,  相似文献   

5.
音乐有“乐感”,语文有“语感”,数学亦有“数感”。数感的培养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列入学习内容的第一条,这足见其执牛耳之势。建立和培养学生的数感已成为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价值追寻和理性回归。近日,笔者有幸观摩了名师张齐华老师执教的“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感触颇深,现撷取其中的几个精彩片段与各位同行共赏。  相似文献   

6.
7.
通过数学学习促使学习者获得自信和更多的成功感 ,是各国数学学习目标极为关注的方面。积极的体验会使学生不断产生浓厚的兴趣和需要 ,对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并从中获得兴奋和快乐。在课堂教学中该如何让孩子感受到成功呢?听了特级教师丁杭缨老师执教的《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 ,我深受启发。片段一 :认识分数 12在让学生把一张纸任意折一折 ,按平均与不平均分分成2类 ,揭示平均分的情况下其中的一份就是整张纸的 12 后 :师 :谁会写 12?生 :二分之一。师 :我们写的时候往往不是这样写的 ,读的时候才这样写的。还有不同写法的吗?生 :21。生…  相似文献   

8.
【教学实录】做课背景:全国第七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该课获一等奖第二名)一师:下面的画面让你联想到了几分之一?①②③法国国旗五角星巧克力(出示画面①)生1:我想到了1/3。师:能具体说说哪一部分是法国国旗的1/3吗?生1:中间的白色,旁边的红色或蓝色。师:是的,这里的每一部分都是法国国旗的1/3。(出示画面②)生2:我想到了1/5。(出示画面③)生3:看到这块巧克力,我马上想到了1/8。师:假如每人吃这块巧克力的1/8,那么,这块巧克力一共能分给几个人?生3:8个人。师:除了1/8,你还能联想到几分之一呢?生4:1/2。师:假如每人吃这块巧克力…  相似文献   

9.
[教学实录] 做课背景:全国第七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该课获一等奖第二名)  相似文献   

10.
【名师简介】张齐华,男,江苏海门人。1976年6月出生,1997年参加工作小学特级教师,本科学历。南丽市北一东路小学教科室主任,有“数学王子”之美誉。2005年代表江苏参加全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质课评选获一等奖。七十余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先后被评为南通。  相似文献   

11.
【名师简介】张齐华,男,江苏海门人。1976年6月出生,1997年参加工作小学特级教师,本科学历。南丽市北一东路小学教科室主任,有“数学王子”之美誉。2005年代表江苏参加全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质课评选获一等奖。七十余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先后被评为南通。  相似文献   

12.
教学是一门艺术,数学教学更是一门简约而唯美的艺术。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不能只是把课堂当做传播知识的场所,更应该把课堂当做师生交流思想情感、碰撞智慧火花、启迪思维灵感的"乐园"。因此,我们教师要用自己的博学和智慧在生活与数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把课堂教学不断推向高潮,让学生  相似文献   

13.
笔者在一次参加全国优秀青年教师课堂观摩活动中领略了张齐华老师的课堂风采,尤其是张老师那高超的语言艺术以及对课堂细节的处理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近日在一次省内的活动中,又欣赏了张老师在“认识分数”执教中的风采,不禁再次为之折服。  相似文献   

14.
2003年11月,从江苏省小学数学青年教师赛课活动中传来消息,张齐华老师执教的<圆的认识>以其独特的设计和精彩的教学,一举获得一等奖.我和张老师既是老乡,又是校友,曾一起在导师的门下合作做过课题.听到这样的好消息,在衷心祝贺张老师的同时,我真后悔没有能够到现场感受一下张老师这节课的风采.于是,等听课老师一回来,我立即找来这节课的录象,连看了三遍.现在,又有幸拜读了张老师详细的教学实录和反思,再一次感动.  相似文献   

15.
2003年11月,从江苏省小学数学青年教师赛课活动中传来消息,张齐华老师执教的《圆的认识》以其独特的设计和精彩的教学,一举获得一等奖。我和张老师既是老乡。又是校友,曾一起在导师的门下合作做过课题。听到这样的好消息,在衷心祝贺张老师的同时,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①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对熟悉的生活事例和直观图形探讨、研究.使学生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②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③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通过探索活动,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由浅入深的,经历逐步深化、提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准确把握认知的关键节点,设计活动,使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出发,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名师张齐华在《认识方程》一课正体现出这一特点,整个教学经历了"知道学生已在哪里"、"了解学生能学到哪里"、"了解学生能到哪里"等逐步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徐凤玲 《广西教育》2013,(45):47-47
让数学思想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有机渗透是新课标的要求。数学的本质是要让学生从看似无序的变化中找到有序的规律,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这就是最朴素的数学思想。但在教学中如何把握,却一直是笔者苦苦思考的问题之一,难以释然。在市级观摩课中,《认识负数》这节课无意中为笔者打开了一扇窗户。在此分享几个精彩片段。  相似文献   

19.
用好教材片断一师:叮叮和当当在一次郊游中遇到了一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媒体出示课本主题情境图)师:谁能帮他们把东西分一分?4个苹果怎么分?生1: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他们每人分到2个苹果。(媒体演示分的过程)师:2瓶水呢?(生答略)师:每样东西分得同样多,在数学上我们把它叫做——生:平均分。师:可是蛋糕只有一个,还能平均分给2个同学吗?(生:能)每人分得多少?生2:每人分得蛋糕的一半。师:是这样分吗?(媒体演示)蛋糕的一半是多少?(生答略)师:把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蛋糕的一半,可是这一半该用怎样的数来表示呢?学生交…  相似文献   

20.
笔者在一次参加全国优秀青年教师课堂观摩活动中领略了张齐华老师的课堂风采,尤其是张老师那高超的语言艺术以及对课堂细节的处理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近日在一次省内的活动中,又欣赏了张老师在“认识分数”执教中的风采,不禁再次为之折服。[课堂实录]课前谈话:猜老师年龄,说自己的年龄。生活中还有哪里可用到数?(师生交流)片段一:情境——冲突师:丁丁和当当在野餐活动中也遇到了一些和数有关的问题,一起去看看,好吗?(生:好)(多媒体出示:四个苹果,2瓶矿泉水,一块蛋糕。)师:谁能给他们把这些东西去分一分?4个苹果怎么分?生1: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