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散财之道     
阿龙 《中国广播》2006,(9):62-63
6月25日世界第二富豪巴菲特宣布,将捐出自己财产的85%。这笔巨额的善款高达370亿美元,媒体纷纷称这是“股神”巴菲特有生之年最大的一笔“投资”。就在巴菲特捐款的前几天,上海一位退休的普通记者俞先生也将自己积攒了一辈子的50万元拿出来,设立了助困慈善基金。一个是西  相似文献   

2.
1989年3月,我们奉命到西藏拉萨市执行戒严任务。翌年4月,我们撤出市区移驻到西郊的“八一”农场休整待命。一天晚上,我从营党委扩大会上得知,营党委明天要在全营戒严官兵中,发起向北京第十届亚运会捐款集资活动。第二天,我就到营部的捐款现场打听情况,发现一位来自贵州贫困山区的新战士陈昌明平时十分节俭,每月除留下5元零花钱外,其余全部寄回家中。但当他一听说为“亚运会”捐款时,就大方地将身上的5元零花钱捐了出来。于是我就依据这件小事写了一个消息稿。当时,自己只是一个刚学步的爬格者,与报社的编辑、记者都不熟。于是就…  相似文献   

3.
前几天,一位退休老教师向我谈及这样一件事:在他退休之后,某干部三番五次带着子女打骂他。他拖着病体到处诉说,有关部门只是“踢皮球”。无奈,他只好投书报社,可报社也迟迟未给他回音。他一次又一次地奔走于有关部门,打人者终于在今年元月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谁知,事件平息之后两个多月,他过去投书给报社的  相似文献   

4.
初学新闻报道,要善于听取群众的意见,多学点“求医”术,这样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初我一开始写稿。就一个劲地拼命去采访,挑灯熬夜地写,第二天就火速去送稿,结果一连写了300多篇,投出去都是石沉大海。正当我准备“砸”笔时,一天我到城里去办事,路过一个专治疑难病的门诊部,被那长龙似的求医队伍所吸引,一个十平方米的“小不点”门诊部,为啥能吸引众多的人来这里?一位患者告诉我:“开始我的病被一家医院确诊为绝症,在我绝望时,有人劝我不要只盯住一个地方治,要多方求医。我只好多处求诊,直到我走了10多个医院,…  相似文献   

5.
前几天,一位退休老教师向我谈及这样一件事:在他退休之后,某干部三番五次带着子女打骂他。他拖着病体到处诉说,有关部门只是“踢皮球”。无奈,他只好投书报社,可报社也迟迟未  相似文献   

6.
我是在1981年退休的,刚刚离开工作岗位以后,在家里无事可干,思想上很苦恼。一天偶然机会,一位老友来我家聊天,谈起现在社会风气不好,走后门、行贿受贿等歪风甚盛,何不向报社写点文章,批评某些官僚主义作风,促使党风的好转,也算是退休后发点“余热”吧。朋友的一席话,引起我的兴趣,我开始了“爬格子”生涯。  相似文献   

7.
我刚走上编辑岗位的时候,编过一篇人物通讯。这篇通讯写一位退休教师人退心不退,继续帮助学校后进生的事。其中有一段写他的妻子向亲友“数落”自己的丈夫——“我家的老头是白天未见学生面,夜里草席都擦破。”这句话一方面形象地道出了这位退休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之心,另一方面也使一位热心支持丈夫并且向亲友炫耀丈夫的农村妇女形象跃然纸上。但当时我觉得这句话太土了,马上大笔一挥,改成“我的老伴真是以校为家啊!”通讯中还有几处精彩的口语,也都被我作了类似的删改。文章见报后的三四天,《金华日报》也刊登了这篇通讯。一位同事  相似文献   

8.
田伯韬 《新闻界》2003,(5):64-64
一次偶然机会,经一位战友介绍,我以《健康导报》特约记者和《中国妇女报》特约通讯员身份,面对面地采访了“无国界医生组织———比利时部驻湖北襄樊门诊部”外籍协调官索菲女士。整个过程不足一小时,在时间仓促、语言不通的情况下,大量借鉴背景材料,以简洁明快的问答形式,圆满完成本次特殊采访任务。回忆当时情景,有以下几点体会值得总结:一、有礼有节,保持平常心态。那天下午3点钟左右,我背着相机赶到设在市卫生防疫站的门诊部,初与索菲女士见面,我通过中方翻译李先生向她介绍了自己的身份及所带样报。随后,我用简短的英语向她表示问候:M…  相似文献   

9.
几年前,我刚到电视台工作时,有一位要退休的新闻前辈送给我一句话:"工作在新闻战线,要处处如履薄冰,事事如临深渊。"当时是这位前辈退休的前一天,我到他的办公室,正好碰到他在整理东西。他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厚厚的档  相似文献   

10.
郁南具是广东省山区贫困县之一,县财政每年拨给图书馆的经费只有1.1万元。今年初,我馆开展一次捐书捐款活动,仅仅一个月时间,就有40多个单位和个人捐款,共收到捐款13,000多元。其中有的单位捐1000元,最少的也有100元;个人捐最多的有250元,一般也有20元。总共的捐款数字虽然不高,但在我县却是一件大事。在这次捐书捐款活动中我们有如下体会:1争取县委县府的支持自省文化厅下达《关于开展向县图书馆捐书活动的通知》后,我馆同志认真学习和研究。根据我县实际可以开展一次捐书捐款活动,但必须争取县政府支…  相似文献   

11.
给予之乐     
一天上班途中,看到一位七八十岁的老太太拄着拐棍、颤颤巍巍地端着一只破碗向行人乞讨,顿生怜悯之心,于是给了老太太一点零钱.接过钱后,老太太感激不迭地说:"佛祖保佑你高升发财,全家平安!"没想到这么一点儿怜悯之心,竟换来如此丰厚的回报,在我看来,这祝福字字值千金.记得大前年在地方台拍一条"春蕾工程"捐款活动的新闻时,因为时间尚早,捐款场面有点冷清,我出于完成电视画面要求的动机,捐了50元钱.没想到这一小小举动竟起了带头示范作用,因而赢得了活动组织者的赞誉.  相似文献   

12.
2003年4月初的一天,我在江苏盱眙采访,当地的朋友向我说起了盱眙县河桥镇尖山小学一位教师和5位学生的故事。听完故事,凭直觉我知道,这是一个不错的纪录片题材。回来向部领导汇报获准后,我于2003年4月9日第一次登上了大尖山。  相似文献   

13.
3月2日,“两会”前夕,《工人日报》在“新闻周末”版以大篇幅发表了我采写的长篇通讯《“我呐喊,因为我相信”——八旬老人三百次上书中南海》(以下简称《呐喊》)。这篇通讯是“新闻周末”编辑室为迎接新世纪第一次“两会”精心策划、精心准备的重点稿件,通讯集中报道了湖南省长沙市一位退休老人陈荣杰忧国忧民、连续50年向党中央建言献策、致力于反腐倡廉、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的感人事迹。  相似文献   

14.
那是1953年的事。当时,我是河南日报驻南阳地区记者组记者。元月下旬,我去内乡县采访,在县委听一些机关干部议论说,最近有干部带头囤粮,扰乱粮食市场。开始我没在意,一天县委办公室一位同志向我反映。县粮局干部苏明山囤积粮食。我想,身为粮食局干部,对国家管理粮食市场的政策是熟悉的,明知故犯,性质严重。第二天我就到县粮食局采访,局党委负责人向我介绍了内乡山区县的特点,说明了市场粮价出现波动的原因。他说,苏明山是县粮食局的总务干事,元月16日在  相似文献   

15.
在参加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的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的筹备会议期间,我被采访了四次,采访者都是女士。 第一次在开会所在地,阿根廷马德普拉塔市电台。可能因为我是中国代表中唯一的一个电台记者,和她们是同行,所以我和我的西班牙语翻译坐在直播间里接受了主持人的采访。那天,主要是介绍了我在中国电台制作的一些妇女节目。 第二次是在哥斯达黎加短波台,我和另一位中国记者向他们介绍了中国  相似文献   

16.
列宁有一句名言:“退一步,进两步”。意思是指在政治斗争中,如果主客观条件不具备,就不宜冒进,宁可暂时后退以保存力量,创造条件,然后再向目标迅猛进军。这句名言,在新闻领域内,也可以用来指导突击性采访实践。最近,我采写的《他对家乡一往情深》一稿,便是一例。 3月21日,我提前半小时来到无锡县政协九届二次会议会场。事先我得悉有一位港商要在会上捐款100万元的消息。对此,我当然要抓住线索不放。然而  相似文献   

17.
在党的十三大期间召开的第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中国日报的一位男同志第一个拿起话筒,声音宏亮地提了两个问题。这对千百万电视机前的观众来讲似乎并没有什么特殊意义,而有一位美国人看后十分兴奋。第二天,她按捺不住内心的高兴与激动,告诉她的中国朋友们说:“他曾经是我的学生,我真为他感到  相似文献   

18.
几年前,我刚到江西吉安电视台工作时,一位即将退休的新闻前辈送给我一句话:"工作在新闻战线,要处处如履薄冰,事事如临深渊."当时,我并不理解他的意思. 这位前辈退休前的一天,我到他的办公室,正好碰到他在整理东西.他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厚厚的档案袋,小心翼翼地打开,从里面拿出一叠发黄的资料.  相似文献   

19.
小男孩走出大门,返身向四楼阳台上的我招手,说:“再见!” 那是好多年以前的事了,那个早晨是他开始上小学的第二天。 我其实仍然可以像昨天一样,再陪他一次,但我却狠下心来,看他自己单独去了。他有属于他的一生,是我不能相陪的,母子一场,已只能看作一把借来的  相似文献   

20.
日前,通化市档案馆迎来了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他双手捧着一面绣着“廉洁奉公、无私奉献”的锦旗,两眼噙满激动的泪水,向通化市档案馆的同志连连说着“谢谢你们!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