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有章法,诗也有章法。所谓章法,即诗文的组织结构。叶圣陶先生曾说:“作者有思路,遵路识斯真。”因此,懂得一点近代诗的章法,有利于提高近代诗的阅读欣赏能力。元代人曾把近代诗的章法概括为四个字:起、承、转、合。起,就是开端;承,就是承接;转,就是转折;合,就是收合、收束。绝句一般第一句为起,第二句为承,第三句为转,第四为合。如欧阳修的《画眉鸟》:  相似文献   

2.
(一) 初中语文第三册苏轼七绝《海棠》题解:“这首诗借点烛照花容盛赞海棠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愉悦的感情。”又注释起句“泛崇光”为“形容月儿从高空普照大地的情形”,都不是贴切的说法。《海棠》起句“东风袅袅泛崇光”写花,句意应是和熙的春风,轻柔地吹拂着,使月下海棠的丛  相似文献   

3.
一、对“起、承、转、合”章法理论的重新解读中国古代写作学关于写作原理的最高成就应该是关于文章章法的“起、承、转、合”的模型理论。“起、承、转、合”能够给学写文章的人提供一个从无话可说到有话可说的文本内容结构的思维操作模型。“起、承、转、合”的思维模型,最先形成于汉语诗歌的韵脚格律中:第一、二、四句协韵,第三句不协韵。后来作为绝句写作的内容、情感的基本逻辑:第一、二、四句渲染某种基本情调、意思,第三句则宕开一笔,转向另外的情调、意思。这样,强化、渲染那种基础的情调、意思,而第三句则反衬了作品的基础情调、意…  相似文献   

4.
“起承转合”本是近体诗的章法。绝句的第一句,律诗的首联为“起”;绝句的第二句,律诗的颔联为“承”;绝句的第三句,律诗的颈联为“承”;绝句的第四句,律诗的尾联为“合”。此法运用得当,且内容尚佳,就是一首不错的诗,反之,既使内容再好,若乱了章法,那诗是要大打折扣的。我们若把此法运用到议论文的写作当中去,为学生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诗是语言的精粹,而七绝又是最精粹的诗体之一。以擅长七绝而翘楚晚唐诗坛的著名诗人杜牧就是这方面的“碧海掣鲸”手。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说:“杜牧唯绝句最多风调。”杜牧能用七绝艺术地概括和反映生活,写景抒情、咏史感怀无所不胜,这与他对诗的锻句炼字有很大关系。下面拟从杜牧的一些七绝诗中来管中窥豹。 先来看他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首诗可谓化腐朽为神奇,一扫封建文人的悲秋老调,别出机杼地把晚秋景色描绘得十分明丽、清晰。特别是尾句中的“红于”二字将“霜叶”、“二月花”这两个本无联系的景物紧紧衔接起来,使常见图、习见景声震金玉,光耀珠玑。如  相似文献   

6.
古代诗人创作过程中的布局谋篇,虽没有明确的规定,但也有一种“章法”。这就是元代范椁说的:“起、承、转、合。”所谓“起”,即开始;“承”,即承接;“转”,即转写;“合”,即收合。譬如律诗,首联为“起”,颔联为“承”,颈联为“转”,尾联为“合”。绝句则是首句为“起”,次句为“承”,三句为“转”,末句为“合”。律诗如杜甫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相似文献   

7.
清人刘熙载说:“太白诗虽若界天乘云,无所不之,然自不离本位。故放言实是法言。”(《艺概·诗概》)《早发白帝城》(第五册35课)“文势奔放,如飞电过隙,骏马注坡”(沈祖棻:《唐人七绝诗浅释》),然而,“放言实是法言”,对比即是其中一法。全诗仅四句二十八个字,我们却能找出四、五组对比来。“朝辞白帝彩云间”与“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对比。这是出句与对句之对,由两组两两相对的词语组成。其一是“辞白帝”与“还”“江陵”一对动作;其二是“朝”与“一日”一对时间。这里,实际上是点化典故“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水经注》)。“这两句已将舟行迅速之意写尽”。(《唐诗三百首  相似文献   

8.
师:这首七绝诗大家已经读得很熟了,诗题的意思也已经弄明白了,现在请同学们4人一组讨论一下,说说你们对诗的前两句是怎样理解的。 (生小组讨论) 师:讨论好了?每组推荐一位代表,谈谈你们的理解。 生:诗的前两句有点题的作用。诗题是“江畔独步寻花”,诗人究竟在何处“寻”到“花”的?看到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这两句作了交代。 师:真会读书!老师为你们高兴。生:这两句主要写了黄四娘家花多。师:从何得知?生:第1句“黄四娘家花满蹊”中的“花满蹊”写的是花把通往黄四娘家的路径都遮住了;第2句“千朵万朵压枝低”中的“…  相似文献   

9.
1996年版《毛泽东诗词集》副编新收入17首中,有读后令人生疑者。如《七绝二首·纪念鲁迅八十诞辰》,第一首首句“博大胆识铁石坚”出律,除韵脚外全部为仄声字;第二首“鉴湖越台名士乡,忧忡为国痛断肠。剑南歌接秋风吟,一例氤氲入诗囊”,不仅全诗平仄四处出律(湖、断、吟、诗),第三句末尾出现“三平调”(三个平声字),且以平声字“吟”为句脚,更令人疑惑。《七律·咏贾谊》:“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千古同惜长沙傅,空白汨罗步尘埃”,全首各联句平仄七处出律(庙、堪…  相似文献   

10.
王昌龄以擅长七绝著称,在盛唐中名重一时,享有“七绝长城”之誉。他善于将错综复杂的事件或深挚委婉的感情,高度概括和浓缩,其用意之深,写景之妙,比兴之切,造语之奇,都有独到之处。故明人王世贞说:“七言绝句,王少伯与李太白争胜毫厘,俱是神品”(《艺苑卮言》)。少伯,乃王昌龄的字。清人宋荦说:“三唐七绝,并堪不朽,太白、龙标,绝伦逸群。龙标更有‘诗天子’之号”(《漫堂说诗》)。清人王夫之更把王昌龄的七绝推为唐人第一,说:“七言绝句,唯王江宁能无疵类”(《姜斋诗话》卷二)。江宁是他  相似文献   

11.
<正> “名著一时,栖息一尉”的唐代诗人王昌龄,终生沉沦下僚,又屡遭贬黜,晚年还远谪遐荒的龙标(今黔阳县),最后又遇难而亡。但他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不朽的作品,特别是七言绝句达八十首之多,将近他的诗歌总数的一半。 元代范椁曾用“起、承、转、合”四字对近体诗进行结构剖析,就绝句而言,则第一句为起,次句为承,第三句为转,末句为合。杨载对此又做过进一步的诠释:“绝句之法要婉转回  相似文献   

12.
宝塔诗品美     
诗从一言起句,依次增加字数,从一字句到七字句逐句成韵,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声韵和谐,节奏明快,有如“鲲鹏展翅,扶摇直上”之感。像这样字数逐句增多,如果把全诗横写,外形就像古代的宝塔一样,底宽上尖,中间逐层收缩如等腰三角形。这种宝塔形的诗称为“宝塔诗”。  相似文献   

13.
在莎士比亚的150首十四行诗中,最有名的是第十八首,这首诗不仅体现了十四行诗“起”、“承”、“转”、“合”的音韵之美,而且风格鲜明,清新柔丽,是莎士比亚的诗歌中非常与众不同的作品。  相似文献   

14.
曹操的《短歌行·对酒》是建安元年在许都接待宾客时,主人与宾客在宴会上的酬唱之辞,并非曹操一人所写。此诗八句一组,第一个八句从“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到“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是宾客的唱辞,唱出了宾客的忧思之情。第二个八句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到“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是曹操的答辞。在“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中,曹操把自己思贤如渴的心情唱了出来。第三个八句从“明明如月,何时可  相似文献   

15.
刘禹锡是中唐时期的优秀诗人。他的七言绝句,历来为人所叹赏,对之评价甚多。数词入诗是他七绝的一大特色,并冠有"诗中算博士"之头衔。探其原因概有三:第一,早年的素质教育为他善用数词奠定基础;第二,中年的人生遭际为他喜用数词埋下伏笔;第三,晚年的生活趣尚为他好用数词标上注脚。刘禹锡七绝诗运用的数词具有灵活自由、生动形象、表情达意的妙效,使得数词与诗意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6.
古人好用叠字、叠词、叠句,其叠法各异,妙趣横生,颇多佳句。 一句一叠的,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关雎》) 一句二叠的,如“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別离”。(古诗十九首) 一句连叠三字的,如“树树树梢啼晓莺”。(刘驾诗) 一句叠三字的,如“槭槭凄凄叶叶间”。(吴融诗) 两句一叠的,如“断竹,续竹,飞上逐肉”。(《弹歌》)  相似文献   

17.
陆宗成 《语文知识》2003,(12):38-40
诗眼①诗人的艺术鉴赏力。范成大《次韵乐先生除夜三绝》:“道眼已空诗眼在。”②即“句中眼”,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语见魏庆之《诗人玉屑》卷六。也指一篇诗的眼目,即全诗主旨所在。如纪昀评李商隐《少年》诗:“末句是一篇之诗眼。”  相似文献   

18.
“自君之出矣”是乐府旧题,取名自建安诗人徐干一首著名的《室思》诗,此诗以女子的口吻,诉说对远方丈夫的深情思念。其第三章末四句曰:“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写情缠绵动人,设喻妥帖传神,深受后人赞赏。南朝以来,不断有人模拟这四句的形式进行创作  相似文献   

19.
诗歌创作是由字而句,由句成章的,所以,诗法分字法、句法和章法。三者中,章法为重,次为句法、字法。章法着眼于一首诗的整体结构,它是灵活多变的,没有固定的程式。凡诗不论古今体、五七言,总不离起承转合四字,而千变万化,出于其中;所谓起承转合,就是起联道破题意,次联承其意,第三联用开笔,结旬收转,与起联相应,以成章法;但“以事不错综,则不成文章”。所以章法的变化又尤为重要。李东阳说:“律诗起承转合,不为无法,但不可泥。泥于法而为之,则撑拄对待,四方八角,无圆活生动之意。”纵观古诗词,章法的灵动中逆挽句法可占首位。  相似文献   

20.
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 李商隐这首七绝是很值得欣赏的佳作。但过去研究者对之评价不一,能令人满意地析出诗中含义者尚少。纪晓岚的评语是“亦病其浅”;张采田则说:“此种题何可深做?若太求深,则入险怪一派矣。纪氏以诗法自命,岂不知作诗当相题耶?”我认为,商隐诗不苟作,七绝尤以“寄托深而措词婉”为其特色,此诗也自有深意在,未可以浅评之。那么诗中用意何在呢?查各家注本,大致有这几种说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