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性方面,包括自然科学、历史知识、社会生活等内容,都请一些专家学者撰稿,如原<新中华>杂志的编辑倪文宙先生等.文艺方面的作者,主要是学生中的党员和进步青年,有金如霆,笔名为柯群、陈新华、袁鹰、石琪、欧阳芙子等.我自己用歌青春、王淑俊的笔名写过诗<毕业行>和短论<逃避与等待>,分别刊于第3期和第4期.  相似文献   

2.
几家报纸对鲁迅使用笔名的数量说法各异,莫衷一是,使人不知该相信谁的。《中国教育报》1999年11月2日第4版,《鲁迅笔名浅谈》一文中说:“鲁迅用过的笔名达140多个。”辽宁的《青年知识报》1999年11月3日第三版,在题为《鲁迅的笔名与爱憎》一文中说:“鲁迅的笔名共有130多个。”《天津老年时报》2001年9月15日第四版,在题为《鲁迅笔名知多少》一文中说:“鲁迅使用的笔名大约有158个。”上述三报三种说  相似文献   

3.
曾彦修     
一目 《出版参考》2009,(1):M0002-M0002
曾彦修,笔名严秀。1919年生于四川。抗日战争爆发后奔赴延安。1944年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工作。1949年后历任《南方日报》社长、人民出版社社长等。他用“严秀”笔名发表过大量杂文,如《论睁眼看世界》、《从“孟德新书”失传说起》、《九斤老太论》、《论“歌德派”》等。著有《严秀杂文选》等。  相似文献   

4.
正王任叔(笔名巴人)自1952年3月卸任中国驻印度尼西亚大使(参见笔者发表于本刊2011年第12期《王任叔大使被偷拍照风波》一文),至1972年7月含冤去世,整整二十年。在这期间,他辉煌过,也落魄过;他幸福过,也孤独过;他沉  相似文献   

5.
南乔──乔冠华轶事──摘自《今日名流》1994年第8期原作:宗道一前外交部长乔冠华,早年曾是新闻文化界的名人,从香港到重庆,乔木和于怀、于潮就是乔冠华当年撰写国际述评时用过的三个笔名。尤以乔木之名蜚声于抗战初期的香港新闻文化界。乔木一名出自《时事晚报...  相似文献   

6.
本刊去年第11期开辟《点题篇》栏目后,读者来信点题,建议请新民晚报《未晚谈》专栏作者林放(赵超构的笔名)谈谈专栏的写作。午过七十的林放同志因病住在医院里,但他知道了读者的要求后,还是很快地寄来了复信。祝他早日康复,笔健如恒,写出更多宣传社会主义的好文章。  相似文献   

7.
郭鼎堂是郭沫若同志的别名,也是他使用较多,为大家所熟知的一个笔名。近几年来有的同志在报刊上撰文作了介绍与考释,为研究郭沫若的著作和活动提供了资料。但对于郭鼎堂这一笔名始用于何时,意见并不一致。如彭放同志在一九七九年十一月《社会科学战线》第四期上撰写的《郭沫若的  相似文献   

8.
张季鸾,名炽章,一生所用笔名主要有少白、一苇、榆民、老兵、记者、幕刘等。这些笔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具有特定的内涵,反映着张季鸾在各个阶段的精神风貌。 “少白”是张季鸾在报刊开始发表文章所用的第一个笔名。 1908年2月26日,同盟会陕西分会部分留日学生在日本东京创办《夏声》杂志时,张季鸾仅21岁,他以“少白”笔名,积极为《夏声》杂志撰写稿件,除了第三、八、九三期外,每期《夏声》都有他的文章。 “少白”,即少年头白。张季鸾自幼聪颖绝伦,十四五岁即能走笔写三四千言文章,故在乡里素有神童之目。1903年秋,张季鸾与其侄张崇基及延榆绥道陈兆璜之子陈燮前往礼泉县烟霞草堂,拜关中大儒刘古愚先生为师。古愚师弟子不少,但格外赏识张季鸾。旋张季鸾赴日本留学,学习日语,进步最速,四五月后即能用日语交谈,为同侪所不能及。张季鸾由于刻苦学习,且身体素质较差,所以20岁刚出头,头发就白了。因此,他激励自己,“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他用“少白”为笔名,表示自己的头发已经变白,更应抓紧时间加倍努力,趁早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寓有自勉自励之意。 “少白”是张季鸾早期在报刊发表文章的主要笔名,还用于《民立报》、《民信日报》等报刊。  相似文献   

9.
《近代史资料》第三十六辑(1978年第1期)发表有《章太炎致李根源的信》一文(以下简称《信》),内容为1920年至1928年间章太炎所寄予李根源书札七十九通,主要言及当时国内动荡的政局变扰、人事纷争;亦有一些其他内容:如李根源个人健康、家庭变故等。此文编者未署名,亦未注明资料来源及收藏情况,只言"信件原为李氏所藏,今据传抄本付印。其中有一部分用原信校过。"《文献》第七十六期(1998年第2期)又有李希泌先生《试析〈曲石精庐  相似文献   

10.
《出版史料》2004,(1):56-56
鲁迅写的文言小说《怀旧》,是用笔名“周卓”发表在1913年4月《小说月报》第4卷第1号上,是他写的第一篇小说。而写成于1918年4月的《狂人日记》是用“鲁迅”笔名发表在同年5月出版的《新青年》  相似文献   

11.
近 年来 ,我在报社时常参与编辑内刊《采编信息》 ,意在供采编同志参考 ;它的相当一部分内容来自于业内报刊 ,其中《新闻记者》是稿源中的一个重点。我很欣赏《新闻记者》在内容上较为“前卫” ,能及时开人眼界和思路。如去年第10期“传媒观察家”栏中的《媒介市场游戏规则有待更新规范》、第11期“新视野”栏中的《点击报界“新概念”》等一些文章 ,能使读者从当前国内、国际新闻界的现状中 ,全面了解到一些重要方面 ,从而明确办报方向 ,提高工作效率。我报总编于国建提出 ,把《点击报界“新概念”》作为《采编信息》的头条转载 ,并在…  相似文献   

12.
我们的追求     
我们的追求《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主编何光这期《学刊》是本刊出刊第50期纪念。当它与读者见面时,我们《学刊》工作人员都十分兴奋。站在全国和历史的角度来看,《学刊》出刊到50期.只是区区小事,不足挂齿,但为它付出了艰辛劳动的人,为它贡献了智慧、倾注了热情的...  相似文献   

13.
档案馆是否应搞历史研究之讨论,至《档案学研究》1991年第1期宣布暂止才降下了帷幕.这场讨论,是80年代档案界颇有影响的讨论之一.一篇文章引出一场大讨论.早在1987年,《档案》杂志第5期就刊登了四川大学档案系教师刘文杰所撰写的《论我国档案馆搞历史研究与开放历史档案》一文(后简称《刘文》),该文对档案馆搞历史研究的作法表示否定,明确指出:“倡言档案馆搞历史研究的倾向是不科学的.”一语惊人,此文很快引起了反响,如《档案》杂志1988年第3期就有两篇与《刘文》商榷的文章,一篇是纪凤辉的《试  相似文献   

14.
河北是一个文物大省。在大力发展旅游事业的今天,如何在报道中通过挖掘地方文化的底蕴推进旅游经济的发展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去年以来,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用心制作了《行走在山水历史间》、《元中都一沙海里浮出的驿站》、《武强年画之现在进行版》、《到泥河湾去看海》等专题报道(见《河北画报》2001年第6期——2002年第3期),受到读者、专家的广泛好  相似文献   

15.
武侠小说大家金庸的本名也许没有他的笔名更为人所知。他的笔名由来也是许多人知道的:1955年,金庸因友人介绍开始写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动笔之前,他从未想过要使用笔名。小说在《新晚报》连载时,主编希望他选一个具有“侠士味”的笔名发表。几乎是不假思索,金庸将他的本名查良镛的镛字拆开,于是如雷贯耳的笔名“金庸”便由此产生。此外,金庸还有“姚馥兰”、“林欢”等笔名。姚馥兰由英文。您的朋友”(Your Friend)读音而来。当时香港报纸副刊相当男性化,金庸就以一个女性化名字写影评,冲谈一下男性的阳刚气。“林欢”的笔名也是金庸写评论用的。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从事办报活动的妇女,是裘毓芳。她于1898年5月创办并主编了《无锡白话报》。裘毓芳,字梅侣,笔名梅侣女史,江苏无锡人。  相似文献   

17.
《湖南医学院》报,自创刊至今已有近七十年的历史.它的前身系1919年5月由湘雅医学专门学校三班学生龙毓莹等创办的《学生救国报》(周报),是长沙最早出版的著名进步学生周刊之一;1919年6月《学生救国报》更名为《新湖南》周报,自第三期起聘请毛泽东主编,成为当时长沙进步学生进行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和科学的主要阵地.并和湖南学联的《湘江评论》、周南女中的《女  相似文献   

18.
《新闻三昧》创刊十余年来,由于它熔知识性、可读性、实用性为一炉,所以一直得到人们的喜爱和欢迎。广大读者把它称为良师益友,写作的“克星”与“指南”,真是恰如其分。作为《新闻三昧》的忠实读者,对1997年的《新闻三昧》产生一种新的感受和印象:这就是《新闻三昧》越办越好、越办越活了。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办刊指导思想活起来了。如1997年《新闻三昧》第11期47页刊登的编辑部的《深深的歉意》一文。  相似文献   

19.
《北京档案》2004,(11):46-46
刘宇彤在2004年第10期《新上海档案》上撰指出,如果档案馆馆藏中同一历史时期的中外档案都具备的话,联动开发可以起到互相补充的作用,从而更加真实全面地反映当时的历史面貌。比如上海市档案馆自成立以来,在中外档案的联动开发方面,曾做过不少工作,  相似文献   

20.
由李明、周敬华二位教授撰写的学术专著《双语词典编纂》(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作为全国外语院校研究生教材已在笔者的学生中使用了一届。可以说,编纂双语词典如临“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而通读这部学术专著就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春”的感觉。这部教材的优点已有学者在《辞书研究》,2002年第5期做过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