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乐律也可认为是音律,即对音程的划分方式。而乐律学其本身含有"乐学"、"律学"两个部分,但是纵观我国古代的乐律,这两个部分是紧密相连且不能分割的。而关于乐律学的建构,许多学者展开了相应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郭树群等编著的关于我国乐律学的相关书籍。而针对我国乐律学建构的相关问题,笔者将从乐律学及其发展历史出发,谈谈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
魏汉津为北宋后期雅乐乐律的制订者,根据其雅乐乐律所制作的雅乐当时称之为《大晟乐》,又被以其名字命名为“魏汉津乐”,具有极高的地位。其雅乐乐律理论主要有两点,一是“身为度”,二是“中正律”。其雅乐乐律理论不仅受到当时一些人的批判,也受到后人的批判。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乐律学的理论体系与架构,是在整个思想文化大背景的笼罩、影响下发展的.其中,通过阴阳五行、天文历数、地域方位等自然哲学的观念及其相应的值配模式,使《易》学象数模式的象征体系与乐律学的理论体系与架构形成了通融互摄的阐释发挥的关系网络,这一形态,对古代乐律学有着极大的影响.本文对《易》学与古代乐律学的文化解释功能群叠加的问题展开论述,以探明古代乐律学的重要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4.
严谨的五、七言格律体在其奇数行尾韵声调都是仄声,倒数第二行的末尾字基本不押韵,而偶数行尾韵声调则基本都是平声,不是“仄仄平”就是“仄平平”,由此形成“仄→平”模式。这一模式的生成理据何在?千百年来无人就此提问,亦无从回答。追溯我国的乐律诗学传统,比勘会通佛经音乐化的梵呗、歌赞的外来影响,稽考沈约及其前后的乐律诗学论述,三者互参互证,可知这一模式更是一种作为杂合艺术的诗歌之音乐化的结果。作者力证诗律正是借助乐律才得以确立其理论规范,指出沈约一代通过音乐原理阐释格律诗理,致力追索并利用音乐与诗歌的契合点,以乐律驭诗律,以诗律应乐律,由此生成其影响广泛的乐律化格律诗学,使之成为踵武其后的理论家和诗人普遍遵从的准则。  相似文献   

5.
朱载土育是明代著名的乐律学家,其乐律的研究成果中外闻名。本文试从他对乐器学研究的几个方面,谈谈他对中国传统乐器的定律、分类、考辨所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周隋歌舞戏的西胡化主要表现在音乐、面具、表演形式三个方面。音乐的西胡化以乐器、乐律、旋律的西胡化为主,其实质为中原铁尺律向西域龟兹律的让步。面具的西胡化,反映出歌舞戏叙事、抒情意识的渐次强化。表演形式的西胡化表现为歌舞与叙事的结合,表征出歌舞戏剧情构建意识已走向自觉。周隋歌舞戏乐律的西胡化,为唐代乐律的改制铺平了道路,唐声诗的歌唱之风受乐律改制影响而兴发;周隋歌舞戏叙事意识的自觉化,直接助推唐戏弄进入发展巅峰,唐声诗、唐戏弄的黄金时代从此开启。  相似文献   

7.
千百年来,音乐和数学的关系一直是西方热门的研究课题。数学之于音乐的最直接体现即是数理乐律对于音乐理论与实践发展的理性支撑。五度相生律产生的“音差”导致不谐和的“狼音”,不能构成封闭谐和的五度循环圈,使音程、调式、和弦的使用及转调都受到一定限制,这与音乐的丰富性、有序性和自由性背道而驰。由此,追求“音差”的完美、谐和的解决和五度圈缝隙的弥合,成为西方数理乐律不懈探索的主要驱动力。本文从乐律变迁的视野下,梳理五度相生律、纯律、中庸全音律、复合谐和律、十二平均律等几种主要乐律理论的数理关系与音体系,从中管窥对西方音乐调式、调性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音乐小词典     
[朱载堉] (1536-1610)明代杰出的音乐理论家,字伯勤,明宗室,祖籍安徽风阳。早年从父研究乐律。父亡后,不承袭爵位而以著述终其身。著作有:《律学新说》、《乐经古文》、《乐学新说》、《算学新说》、《进律书奏疏》、《律吕精义》、《操缦古乐谱》、 《旋宫合乐谱》、《乡饮诗乐谱》、 《六代小舞谱》、 《小舞乡乐谱》、《二佾缀兆图》、《灵星小舞谱》、《进历法奏议》、《圣寿万年历》、《万年历备考》、《律历融通》等十七部之多。1606年间汇集毕生著作,编成辉煌的科学巨著《乐律全书》,他运用精密计算法,创造了"新法密率",即十二平均律(参"十二平均律"),解决了历代众说纷纭的旋相为宫的问题,在学术上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和世界意义。这一发明早于法人梅森(Marie Mersene)、德人弗克麦斯特(AndreasWerckmeister)约一百年。  相似文献   

9.
福建南音的乐律学研究是南音形态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通过民族音乐学的实证方法,进而从调、谱、器三个角度分别切入,意欲对已有文献中福建南音的音律关系及乐律思维方式进行整合。希望为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纷繁复杂音律现象的研究工作增添一些有用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给出了中国古代乐律的“三分损益法”的一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1.
<正> 朱载堉(1536——约1610年)是我国明代杰出的乐律学家和历数学家,他在《乐律全书》的“律学新说”和“律吕精义”中首创了举世公认的十二平均律(新法密率),解决了自古至明十二律不能周而复始的悬案,实现了历代律学家为十二律“旋相为  相似文献   

12.
叶林缘 《物理教学探讨》2002,20(10):37-37,41
笔者在高一物理教学中发现 :人民教育出版社 2 0 0 0年 3月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试验修订本 .必修 )》物理第一册 ,机械振动一章里介绍的有关乐音和音阶的知识中有多处错误 ,这里给出我们的依据供读者参考 :1 课本第 1 6 6页列出的 C调音阶和 D调音阶中各音频率大部份错误。因为根据乐音的原理 ,决定音阶中各音的频率是根据的乐律 (或音阶 )。而乐律又有“三分律”,“自然律”,“平均律”之分。现代通用的标准乐律是十二平均律。因此 ,正确的乐音频率应按“十二平均律”计算 ,把钢琴上小字一组 a1的频率定为 44 0赫兹 ,它称为国…  相似文献   

13.
博览篇     
中国古代封建主义社会的文明,不仅有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火药)贡献于世界,对近代的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还产生了五大理论,至今仍有价值。这五大理论成就是:(1)管子——朱载堉的乐律理论。管子提出“三分损益律”建立了有系统的乐律理论。他在世界上最先提出“十二平均律”建立了完备的乐律理论。(2)老子——驺衍的系统自然哲学。老子的《道德经》,包含深刻的辩证法和系统的自然哲学思想。驺衍提出“五行说”,堪称世界上最早而完善的系统论的原型。(3)落下闳——祖冲之的数理天文。落下闳造浑仪、观天象,“运算转历”,建立《太初历》  相似文献   

14.
朱载堉是明代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九世孙,其先祖依明仁宗诏迁藩怀庆府(府治在今沁阳市)。朱载堉生于沁阳,死于沁阳,葬于沁阳。由于他关心庶民疾苦,当地庶民百姓尊称他为“贤王”。朱载堉,字伯勤,号句曲山人,精研历、算、乐律,著作有《乐律全书》、《律吕正伦》、《律吕盾疑辩惑》、《嘉量算经》等。《东律全书》共四十七卷凡十一种,其中《律吕质义》一种为乐律史的重要著作,它是朱戴堉通过精密计算与科学实践创造的“新法密律”,是音乐史上最早用等比级数平均划分音律、系统阐明十二平均律理论的声学论著,在理论上解决了历代众说纷纭的旋宫问题,比欧洲早半个多世纪。18世纪比利  相似文献   

15.
~~明代乐律学家朱载神道碑考@罗火金$焦作市文物队!河南焦作454000 @田中华$焦作市文物队!河南焦作454000朱载堉;;神道碑~~~~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乐律知识,两千多年以前就已经很精微了。在古籍中常提到宫商、曲调以及乐器的名称。如《孟子·梁惠王下》:“‘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盖《徵招》《角招》是也。”招,通“韶”,古乐曲名。徵、角即徵调、角调。古代乐律一般包括五音、六律、八十四调,以及乐律与五行、五方、四季、十二月的相配关系等等问题。古人把“宫商角徵羽”称为五声或五音。五声从宫到羽,按照音的高低排列起来,就形成了一个五声音阶,相当于现代简谱上的1、2、3、5、6五个音符。后来加上变宫、变徵就成了七音。变宫、变徵大致和现代简谱上的7和#4…  相似文献   

17.
隋唐时期西域音乐文化名噪一时,这一时期的音乐研究因史料相对丰富而颇有成果.其研究主要聚焦于乐人、乐器、乐部、乐曲、乐律、乐舞等六大要点.由于研究方式与视角的差异,其成果多有争鸣,尤其针对龟兹乐来源问题、西域乐律乐调的形成问题,出现印度说、伊朗说、中原说等几大观点.此外,西域音乐对中原音乐的影响程度亦有分歧.文章试图通过对各种成果的整理以求管中窥豹,从而梳理隋唐时期音乐文化概貌.  相似文献   

18.
朱熹好琴,精于乐律,著有数量不少的谈论音乐文章,其提倡雅乐的思想具有崇古性,其提出创办音乐学校、培养精通音乐的专门人才的思想又具有创新性。  相似文献   

19.
隋唐时期西域音乐文化研究成果述要(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隋唐时期西域音乐化名噪一时,这一时期的音乐研究因史料相对丰富而颇有成果。其研究主要聚焦于乐人、乐器、乐部、乐曲、乐律、乐舞等六大要点。由于研究方式与视角的差异,其成果多有争鸣,尤其针对龟兹乐来源问题、西域乐律乐调的形成问题,出现印度说、伊朗说、中原说等几大观点。此外,西域音乐对中原音乐的影响程度亦有分歧。章试图通过对各种成果的整理以求管中窥豹,从而梳理隋唐时期的音乐化概貌。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度量衡起源有两种说法:一是起源于人类交换行为,二是乐律累黍说。度量衡发展与变化则与当时的科技水平及经济原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