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谐社会”所包涵的不仅仅是社会对公平正义秩序的制度期待,而且还有人们对美好安宁生活的文化期待。从这一角度探讨礼仪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对于我国具有现实意义。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教育在中华民族古代教育中占有突出的重要的位置。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迫切需要开展礼仪教育。  相似文献   

2.
中国素称“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毛泽东同志曾说:“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这说明,在人类精神文明的创造上,我们的祖先曾经达到很高的水平.人类历史是一条持续发展的长河,古代精神文明同现代精神文明,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更好地总结我国古代精神文明的优秀成果,促进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就古代精神文明中的几种古礼仪,以及它们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关系,略谈粗见.  相似文献   

3.
礼仪犯罪是古代的一种特殊犯罪形式.这一点唐代已通过明文的法律规定体现了出来,即通过对礼仪犯罪的制裁来实现国家对社会的控制.中国古代的社会控制是各种手段综合运用的结果.通过<龙筋凤髓判>这部判例来探究礼仪犯罪的深刻历史和社会根源,从而重新审视我们现今的道德观.  相似文献   

4.
汉语中.用于表述人的年龄的语词可说是丰富多彩。同一年龄,可以用不同的语词表述,例如60岁,可称“花甲”,可称“杖乡”.还可称“耳顺”,又可称“耆指”。汉语的年龄表述词,与汉民族悠久的民族文化密切相关。在这众多的年龄表述中,蕴含着中华民族诸多文化现象。一、源于礼仪习俗中国的“礼”字,涉及面很广,包括民风民议、典章制度、仪式政令等。汉语的年龄表述所反映的礼仪,也是多方面的,下面择其要考,略作说明。冠礼与发式冠礼属古代“五礼”(吉利、嘉利、宾礼、军礼、的礼)中的“嘉礼”而为古人所重视。按古代的礼仪习俗.…  相似文献   

5.
高中语文教材第五册第四单元的“单元知识”最后一节说:“古代礼仪习俗、器物用具等方面的情况,涉及面太广,不能一一介绍,遇到这方面的问题,可参照注解或查工具书解决。”而这方面的问题,学生还是很难解决。本文只就中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古代礼仪,举例略作说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建设需要礼仪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是由一定社会的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形成的,大家共同遵守的礼节。“仪”是指人的容貌、举止。“礼仪”指的就是人类社会交往中应有的礼节仪式。历史上,中国曾被视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毫无疑问,在古代,中国是最讲究礼仪的国家,东亚诸国就曾深受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影响,朱熹的《朱子家礼》就催生了保留至今的韩国礼仪,而日本也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中国唐代礼仪的痕迹。然而,由于某些原因,从近代以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忽视了良好礼仪的教育。但是,毕竟优雅得体的礼仪应该是一个享有高度文明的社会的重要标志,而有效的礼仪…  相似文献   

7.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礼教是传统德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效载体。本文在对中国古代礼仪教育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道德转型的时代背景,阐述古代礼教的德育功能、礼仪教育与学校德育的关联、古代礼教对当代学校礼仪教育的启示等,提出现今学校要正确对待古代礼教,吸收其精华,去除其糟粕,创新礼仪教育的理念、内容、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应把礼仪教育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礼仪”一词,在我国很早就被作为典章制度和道德教化手段来使用了。我国历史上的很长一段时间,礼仪一直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以“礼”治国是古代中国的一大特征,而且由于礼制的推行,形成了中国古代以“礼”为核心的独特社会文明。中国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礼”成为中华文化的标志之一,也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血脉里留下了“礼”的文化基因,成为对中华民族精神道德素质起着极其重要作用的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一道德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  相似文献   

9.
文章遵循“古为今用”的原则 ,通过对中国古代礼仪资料的梳理和分析 ,结合今天中国道德建设、礼仪活动的实际进行研究 ,得出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礼仪的结论。重点揭示礼仪与伦理道德之间的关系 ,认为礼仪是社会主义伦理道德的外在形象 ,是行为主体的道德行为范式 ,是公民道德实践形式。礼仪具有精神疑聚功能、价值导向功能和行为规范功能。当代中国道德教育之所以收效甚微的原因之一 ,就是没能以社会主义道德为指导 ,结合现实道德生活 ,批判地继承传统礼仪 ,有步骤地建设社会主义新礼仪 ,就是没有充分发挥礼仪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提出社会主义新礼仪建设的原则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传统家教,向来注意培养孩子谦恭平和地待人接物的品德。他们督训子女修身正心,读书明理,化度在其精神之中,显露于形体之外的正是谦谦君子之风度。这一古代教育思想与近代国外教育思想有相似之处。十七世纪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但是使它们生出光彩的则是良好的礼仪。”以谦和待人接物是古人推崇的处世礼仪之一,但它不只是外在的形式上的礼仪,恰是精神修养的外在表露。以谦和待人接物,是处世立身中不可小视的重要品行。古代的父母在教育子女如何处世时,总不忘告诫他们“学谦恭”,“能下人”,  相似文献   

11.
中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追溯历史,“礼”从古代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逐渐演变为人们观念形态里的“礼”。礼,原由三个内容组成:其一、礼物,就是行礼所用的宫室、衣服、器皿及其他物质的东西;其二、礼仪。就是使用礼物的仪容动作;其三、礼意。它是由礼物和礼仪所表达的实实在在、明明白白的内容、旨趣或目的。结合这三个内容,笔者认为校园礼仪就是在校园生活中合乎规范的待人接物的仪容动作,并由此展现出校园的文明、和谐的精神风貌。那么,如何对小学生施以礼仪教育呢?  相似文献   

12.
张眉 《文教资料》2011,(36):228-230
中国古代礼仪种类繁多,延续至今,影响深远,本文从昏礼和葬礼两种礼仪入手,分析这两种礼仪的过程以及特点,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国古代礼仪的作用和意义.从而为今天的发展和继承有所借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冠礼是中国古代男子成年礼,男子举行冠礼举行冠礼后正式成为被家族、社会承认的成人,享有权利,履行义务.在冠礼过程中冠者拜母不拜父,这一特殊的现象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14.
刘芳 《文教资料》2013,(36):54-56
冠礼是古代士族男子的成年礼,它通过繁复的礼仪,使人首次明确自己的地位,使人认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部分,而不是游离在成人社会之外的孩童.《仪礼》和《朱子家礼》都是中国文化史上比较重要的礼仪典籍,对中国古代社会社会具有极大的影响.二者对冠礼记载的差异可以体现出冠礼甚至是古代礼仪制度的沿革与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华夏”是中国古代的别称,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尚书》的“武成”篇。具体地解释:“华”是指礼仪之盛, “夏”是国家之大。  相似文献   

16.
中国素来被称为“礼仪之邦”,在中国古代,人际交往极其注重礼仪,.交谈语很讲究对别人的尊称和对自己的谦称。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就曾提及说:“古人常用谦称和尊称。”尊称是对对方以及和对方有关的人的表示尊敬的一种称呼,谦称是对自己以及和自己有关的人的表示谦逊的一种称呼,两者共同构成了古代的礼貌称谓系统。  相似文献   

17.
泉州南音乐事活动丰富多彩,其中“拜馆”为主要活动之一,它是南音馆阁之间往来的礼仪,是超越地域、国籍,交流沟通、促进情感的纽带,有利于推动南音的传承与发扬。本文在查阅、分析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田野调查,探讨泉州南音“拜馆”活动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历来被称为"礼仪之邦",礼仪在古代社会的政治文化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闪耀着古代义明的灿烂光华.古代礼仪,包括"古""嘉""军""宾""凶"五个方面.作为记录古代文明的文言文,蕴涵大量的古代礼仪,中学语义教材上也涉及许多.  相似文献   

19.
古代的“主”,又称桑主、虞主、栗主、神主、丧主、吉主、练主、木主、神位,是为已死者所立的牌位。它虽为小小一物,但在古代的丧葬礼仪中,却有颇重要的地位,被视为“尤丧祭之大者”(王岩《立主议》)。对其形制、形成过程及作用作一了解,将有助于我们真切深入地认识中国古代的丧葬文化。  相似文献   

20.
孔尚任身为圣裔,熟悉儒家礼制,在《桃花扇》中也保留了一些儒家祭祀的场景。其中“老赞礼”这一角色就与儒家礼仪密切相关,而《哄丁》和《拜坛》两出则较为具体地展现了儒家馨祀文化中的“丁祭”与“忌日祭奠先帝”,由此,可以对其形成、历史作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