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是李清照寄给在太学读书的丈夫赵明诚的一首重阳怀念丈夫的词。词中“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营造出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的境界。这是全篇最为精彩的三句,也是宋词中难得见到的结拍佳句。  相似文献   

2.
相思“愁” 如李商隐的“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清照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煜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相似文献   

3.
陶醉,这样美     
喜欢在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中陶醉; 喜欢在李清照"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忧郁中陶醉;  相似文献   

4.
┏━━━━━━━━━┳━━━━━━┳━━━━━━━━━━━┓┃ 名句 ┃ 出处 ┃ 妙处 ┃┣━━━━━━━━━╋━━━━━━╋━━━━━━━━━━━┫┃莫道不销魂,帘 ┃[宋]李清 ┃以花喻人,极写多愁 ┃┃卷西风,人比黄 ┃照《醉花 ┃善感、弱不禁风的闽 ┃┃ ┃ ┃阁女子的离别之情和 ┃┃花瘦。 ┃阴》 ┃ ┃┃ ┃ ┃相思之苦。 ┃┣━━━━━━━━━╋━━━━━━╋━━━━━━━━━━━┫┃ ┃ ┃以客观具体事物比喻 ┃┃ ┃ ┃主观抽象的感情,一 ┃┃只恐双溪舴艋 ┃[宋]李清 ┃妙;以“舴艋”表现船 ┃┃舟,载不动,许多 …  相似文献   

5.
她,是一盏诗坛历史的佛门青灯。——题记“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是她;“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亦是她,她的眉头锁住了历史的清秋,她的哀叹从诗河的一头踱到了另一头;她的酒杯从来都是饮尽了酒,饮不尽泪与愁;她的裙带从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李清照名作《醉花阴》,讲到名旬“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时,我讲解道:“柳永说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之所以‘衣带渐宽’,就是瘦了,正所谓‘减肤损肌,清减了小腰围’。大家看,李清照是不是这样呢?”学生肯定地回答,  相似文献   

7.
菊花与文人素有不解之缘。以菊入诗,借菊直抒人品、性情、感遇者贯穿于中国诗史。先秦屈原高唱“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表现其坚定高洁的品质和操守:魏晋陶潜以“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凸显其自怡、潇洒于归隐和超脱;南宋李清照低吟“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抒发国破流离的凄惋;明末张煌言借菊咏志,“战罢秋风笑物华,野人偏自献黄花。已看铁骨经霜老,莫遣金心带雨斜”。  相似文献   

8.
强调学生的情商教育,我们就不得不首先让学生能发现挖掘生活中的美。而语文就是一个美的富矿。语文是美的富矿,既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美,也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既有苏子“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放,也有易安“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婉约;既有傲然挺立于大西北的白杨的伟岸崇高,  相似文献   

9.
最苗条的人——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 眼力最差的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  相似文献   

10.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相信这样的词句你一定耳熟能详。李清照的词多半写闺情幽怨,笔风含蓄、委婉.但是却有一首风格特殊的豪放之作——《渔家傲》。她用《离骚》《远游》的感情来写小令,不但是五代词中所没有的,就是北宋词中也很少见。  相似文献   

11.
走近李清照     
我爱读李清照,读“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亮丽、清新;读“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委婉曲折;读“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憔悴与幽怨;读“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忧郁和怅惘。透过书叶看到的李清照总是站在云雾缭绕的高处,她韵味十足,空灵十足,  相似文献   

12.
《同学少年》2011,(5):52-52
最快的船一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最害羞的人——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最瘦削的人——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相似文献   

13.
漫漫黄沙隔不断阵阵驼铃,悠悠岁月遮不住琅琅诗声。那“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哀婉,那“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豪迈,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优雅,那“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的悲凉,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强烈呼唤,即使穿越千年的雨雪风霜,它们都还鲜活在你我的心中……(编者)  相似文献   

14.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相似文献   

15.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若只看词的内容,我们很难相信这首词的作者竟然是写出过“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李清照。因为这  相似文献   

16.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相似文献   

17.
一次古诗综合默写,我被老师拎去批卷。真是不批不知道,一批吓一跳。写出李清照《醉花阴》中的名句。答: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瓜瘦。正解:人比黄花瘦。点评:敢情李清照她们家门口是果蔬大棚啊!  相似文献   

18.
水精帘     
唐、宋人诗词中常用“水精帘”一词。《唐诗三百首》引萧士赟注云:“水精帘以水精为之”。尝窃疑之,水精何以能为帘? 李白《玉阶怨》云:“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则“水精帘”可上可下,既可理解为如门窗之上下,亦可理解如竹帘之舒卷。温庭筠《菩萨蛮》云:“水晶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则“水精帘”几如帷帐矣。薛昭蕴《谒金门》说得最确切:“睡觉水精帘未卷,簷前双燕语”,则”水精帘”可以舒卷如竹帘矣。  相似文献   

19.
“帘”意象在唐宋婉约词中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帘”经常和双燕、明月、风雨、幽梦这样本身就给人无限遐想的词汇结合使用。和“帘”相关的动作有卷、垂、开、下等。由此传达出委婉含蓄、意蕴深长的情感。“帘” 意向的这种审美功能是由中国古代社会性质决定的,不是作者偶然的兴之所至。  相似文献   

20.
《醉花阴》这首词是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据说李清照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负笈远游”,蜜月中的她深深思念远行的丈夫。时维九月,又值重九,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独处深闺的她便写了这首词寄给丈夫。其中“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这三句成功地运用多种艺术手法,一气呵成,营造了一个人花互怜的凄清寂寥意境,读来回味无穷,可谓千古传诵的佳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