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文难,难作文,原因何在?学生说:"无话可写。""无话可写"即缺乏作文材料。作文材料哪里来?叶老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的昼夜不息。"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这是不变的真理。然而,有些老师往往知道这个道理,却不善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而只是习惯于在教室里,在课堂上,在一个虚拟的世界里教学生审题、谋篇和遣  相似文献   

2.
<正>陶行知说:我们的生活,就是我们的全部课程;我们的课程,就是我们的生活。本着这一思想,我遵循"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育理念组织初中物理教学,即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背景出发,把生活中的问题物理化,把物理问题生活化,以体现物理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和为生活服务的特性。那么,什么是"生活化"的初中物理教学呢?我认为应从五方面考量。  相似文献   

3.
郭老师开聊:"都说应该在文章里写写生活小事,到底怎样做才好呢?是什么都可以写吗?是怎样写都可以吗?我们看两篇文章及两个片断,学习学习他们的做法——学着写生活中的小事、写写心里那种快乐!  相似文献   

4.
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发现、积累这些写作的素材。因此,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应当开"源"头,引"活"水。一、打开心扉敞"心"源每个人心灵深处都有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奥地利著名小说作家卡夫卡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什么叫写作?写作就是绝对的坦白,没有丝  相似文献   

5.
冶娟 《中国教师》2008,(13):16-17
<正>随着时代的变迁,童年生活的形式正在发生很大变化,儿童的生活变得更具有成人化的特点。越来越多的人在说:童年在消逝!童年消逝了!但是,逝去的到底是谁的童年呢?一、关于"童年"概念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一书中对于"童年"概念做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写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的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说起。"所以,教师要走入学生的生活,改变学生对作文的看法,才能让学生轻松、快意地表达,喜欢上写作。一、留心生活,积累素材学生总是在看到作文命题时,搜肠刮肚、绞尽脑汁地想,童年趣事是哪一件?我见过的美景有哪些?谁是我敬  相似文献   

7.
正读了马海玲老师的《我的"输"与"赢"》,首先是感动。感动于马老师对一些美好的值得追求的教育信念的坚守和执着,可以说做得"义无反顾";其次是担心,担心这样的方式还能坚持多久,现在说"成绩还可以"(当然我不知道取得成绩的方式是否经得起考量),还可以继续做下去,万一家长联合起来不再给机会,万一同事们也参与掣肘,成绩不可以了,又怎么办?就非得采取这种不赢就输的决绝方式吗?我以为,首先教师还是要学会保护自己,学会享受生活。说到享受生活,马老师或许不同意,会说自  相似文献   

8.
白开水     
生活像什么?很多人都这样问过老师、朋友或自己。如果问生活是怎么样的?有人会说"生活是幸福的",有人会说"生活是残酷的",也有人会说"生活是平淡的"。那么,生活到底像什么呢?  相似文献   

9.
陆文夫 《新作文》2013,(4):34-35
你常说自己的三点一线,没有值得写的生活。那你看到过冬天天空缓缓飞过的鸦群吗?你对同桌的好分数嫉妒过吗?你被别人误解过吗?你被身边的某个小人物、某个场景感动过吗?生活不是大而空的口号,而是贴心的琐琐碎碎。你没有崇高伟大的"有意义"的生活,但你有"有意思"的生活,你有最单纯的眼睛,有最有活力的心灵和最有创造力的双手。其实,你一直在生活里;其实,只要你观察生活细一点儿,写作对你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先生说:"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他认为:"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其生活教育理论给我们深刻启迪:语文教学活动仅靠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本书来演绎课程内容,怎能不使学生认识狭窄、阅历贫乏、能力低下?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多次呼吁:"要变语文自我封闭性为开放性,开发语文教育空间,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面向活泼的学生。不要用机械训练消磨学生的青春。"笔者认为要想实现这一理想境界,就要勇于引导学生的生活"语文化",即注入时代活水,激发兴趣,养成时时学语文、处处用语文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11.
正2013年河北中考思想品德主题鲜明,形式活波,既有时代特征,又贴近学生生活,试题来源于现实生活,然而成绩却很不理想。许多学生都认为思想品德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为什么开卷考试学生也考不好?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堂的吸引力呢?值得我们深思。"回归生活"是思想品德课程的基本理念。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教育"的定义是这样的: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主要是指学校对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如果你问我,什么是教育?作为一个幼教工作者,我会说:生活就是教育。本文从破窗效应和迁移效应两方面进行阐述生活教育的魅力。  相似文献   

13.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段富有诗意的话语,包孕着深刻而朴实的作文教学的道理:生活是作文之本。作文缘于生活,这既是事实,又是法则。如何引领学生走向生活,撷取生活的美丽?做法是: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开启写作的大门、消除学生作文的模式化痕迹,让作文成为一种自由的创造活动、捕捉生活的闪光点,积累有意义的生活资源。  相似文献   

14.
"说!说破无毒" 农村的孩子,你让他们说:锄头是什么?锄头有什么用?他们能说上一大堆,那数学课堂上,你问:数轴是什么?两条垂直相交的数轴又是什么?他们又有什么用?那可就一知半解了.怎么办?说呀!教师要说,要用形象的比喻,不失时机地说,要让学生像感受生活一样去感受数感、形感,使抽象的、辩证的数学变得形象、生动.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规定,作文教学应完成的主要任务是:写作感情要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与真切体验。那么,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该怎样引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呢?一、在生活中流露真情"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真情实感从何而来?从生活中来。因此,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是他们写实感、抒真情的基础,也是写作的基础。学生的生活范围比较狭窄,生活中大  相似文献   

16.
品读生活     
谈写作文,没有不谈观察生活的。为什么是这样呢?观察生活跟写作文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呢?有部影响较大的写作教材是这样说的:观察生活就是"采集材料","它解决写作的原材料问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丰富的材料,文章如何做得到‘言之有物’?"观察生活是解决作文的"原材料问题",  相似文献   

17.
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怕教,学生怕写的现象多年未消。如何改革这一教育弊端?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已经给我们指明了方向。作文是生活的反应,更是独特生命的旗帜,学生的生活是千差万别的,对生活的体验也是各不相同的,生活中到处存在着写作的资源,孩子们如果能用双眼去观察生活,仔细捕捉,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这样的作文怎会千篇一律?怎会无话可说呢?因此作文教学应走"回归生活体验生活表达生活"之路,让学生充分展示个性、起飞心灵、抒发快乐。  相似文献   

18.
陶行知说过:生活就是教育的内容,为生活而教育,在生活中找教育。幼儿园孩子的身心发展水平决定了他们学习和游戏的内容都是模仿真实的生活实践,和他们的生活经验紧密相关。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环境创设、材料投放、活动内容设置和适宜的指导,从而激发幼儿的活动愿望和积极参与游戏的意识,获得身体、情感、认知及社会性等各方面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应"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这正是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念。那如何激发幼儿区域游戏的兴趣?如何在区域游戏中融入生活内容?如何让幼儿在区域游戏中累积生活经验?如何让幼儿各方面能力在区域游戏中得到发展?为此,我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斑鸠糊糊     
胡明宝 《山东教育》2020,(12):59-59
啄木鸟陌陌是树木医生,他每天都忙忙碌碌地为树木治病。有一天,他正要去给一棵老榆树治眼疾,斑鸠糊糊拦住了他。陌陌说:"糊糊,我只给植物看病,从不给鸟类看病的,对不起!"糊糊笑着说:"谁说让你看病了?整个树林里,好像你是最忙碌的一样,赶快停下来,和我一起过优哉游哉的生活吧!"陌陌盯着糊糊,疑惑地问:"过优哉游哉的生活?"  相似文献   

20.
周国平说:"人最宝贵的两样东西,一是生命,二是灵魂。老天给了每个人一条命,一颗心,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是圆满。把命照看好,就是要保持生命的单纯。珍惜平凡生活,把心安顿好,就是要积累灵魂的财富。注重内在生活。"他说得多好啊!然而,生活中又有几个人领略了生活的真谛呢?追求名利之心,谁又能逃脱世俗的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