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例句对俄语动词时态的转义用法进行分析和总结 ,帮助俄语学习者更全面地掌握动词的时态。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俄语中常用动词3aHHMaTb为例,论述了动词的不定式、命令式、假定式,以及人称变化的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所准确地表达的时间意义,同时把这种准确地表达时间意义的变化形式和形动词的性、数、格的变化形式结合起来,使俄语学习者在短时间内快速系统地掌握俄语动词使用形式的基本变化,由浅入深,融会贯通学习俄语语法规律,推动...  相似文献   

3.
兰海影 《林区教学》2012,(12):61-63
以俄语垂直方向类中表下义动词为研究对象,以其词典释义为依据,对其语义成分进行分析。在查阅《俄汉详解大辞典》(四卷本)后整理出俄语垂直方向类表下义的动词一共有143个,并对这些动词进行具体的语义分析,以期为俄语学习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正> 俄语动词时间形式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替代使用。由于这种用法具有生动的表现力,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口语中。本文试对这一用法加以论述以便更好地了解口语用词的特点,正确理解、灵活使用动词的时间形式。 一、未完成体现在时形式的转义用法 (一)未完成体现在时用作过去时的意义 当说话者想把过去的事情描写得更加生动形象,如同发生在眼前一样,现在时用作过去的意义,称作历史现在时。例如:  相似文献   

5.
对多义词的研究,是词汇学和语义学关注的焦点之一.多义词的义项由直义派生出转义,是俄语中大量存在的语言现象.俄语多义词转义的途径很多,可以从隐喻转义、借喻转义、词义扩大或缩小以及感情色彩偏移等多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从隐喻的定义,俄、汉语与自然现象名词搭配的动词隐喻及其异同等四个方面,对俄汉语与自然现象名词搭配的动词隐喻进行了研究,旨在了解俄汉语的区别,俄汉两民族的不同认知方式,以及与表示自然现象的名词搭配的动词隐喻理据性,以便今后更加准确地掌握和使用此类词汇,促进俄语学习者的俄式语言思维,提高俄语动词隐喻形式使用的准确性,同时对更深层地研究俄语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也为今后研究俄汉的文化差异提供素材。  相似文献   

7.
在俄语学习的过程中,俄语单词的记忆和掌握对于俄语学习者来说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基于此,从动词构词和语义入手,在语音、语义层面上对动词记忆的制约因素,原生词构成动词的形式和前缀对构成动词的影响进行全面分析和总结,以期解决动词记忆和运用过程中的一些难题。  相似文献   

8.
“耗费”义动词“花”与“化”的关系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耗费义"花动"始见于宋元时期,而非清代。在耗费义"花动"类合成动词中,"花费"最先词汇化,始见于元代。"耗费"义动词"化(hua)"始见于明代的"化费",其在出现时间和用例数量上,都远远滞后于耗费义"花动"。而作为"耗费"义动词‘花'与‘化(hua)'之关系有待深入考证。  相似文献   

9.
俄语中的绝对时间意义在体现时间的位置意义时,主要通过俄语语法中动词时的形式来表达,俄语动词通常是以说话时刻作为确定时间的客观标准。如果动作在说话时进行,即该动作和说话时刻相吻合,那么该动作就用现在时形式表示。如果动作发生在说话之前,则为过去时,如果动作发生在说话时刻之后,则属将来时。  相似文献   

10.
俄语动词具有时、体范畴,这是俄语中比较难掌握的概念.大多数语言学研究者都认为汉语存在体范畴,而对时范畴的认识没有达成一致.本文对俄语和汉语的时体的表达手段进行了对比研究,对语言中对动作的表达进行了分类,从而找出俄语和汉语在时体表达中的规律,帮助俄语学习者正确理解俄语的时体形式.  相似文献   

11.
英语中没有表达将来时的特定语法形式,只有表达将来意义的各种方式。本文详细阐述了will/shall、begoingto、动词进行体和动词一般现在时等表达将来意义的语法形式以及一些词汇手段。  相似文献   

12.
在外语学习者学习的过程中,多种模态共同产生意义。外语教学和外语学习可看作是符号设计活动,教师作为意义调解者利用各种模态的符号资源和外语学习者一起进行设计和再设计,完成意义建构。由于外语学习者的记忆系统和认知结构的影响,各种模态的不同配合使用会产生不同的认知负荷从而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因而在外语学习的意义建构中,教学设计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维吾尔语存在时间范畴,独立地表示时间信息。在维吾尔语研究中有关“三个时态”和“两个时态”的争论。即究竟是“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三个时态还是“过去时和现在一将来时,或者过去时和非过去时”两个时态的争论.这是由于把“时间”和“时制”这两个概念混为一谈造成的混淆;语言中的“三时”(过去、现在、将来)既可通过语法形式表达,也可通过词汇形式表达,其表达形式就会形成时态范畴。就是说,“时间”和“时制”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本文分析“过去、现在、将来”这三种时间在维吾尔语中的表达、维吾尔语动词的时态范畴及其时间指向功能。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二语学习者英语写作表现中的语法复杂度的测量及测量效度进行了实证性研究。为检验测量指标的效度,我们以“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中的大学英语六级考试作文为样本,检验了T单位、从属小句、非限定动词和衔接成分在测量英语学习者书面语语法复杂度方面的效度。研究表明,上述四个指标能较为有效地反映出测量样本的语法复杂度,其中,T单位、非限定动词和衔接成分对书面语语法复杂度的发展具备预测功能。研究还发现,非限定动词指标在统计检验中优于其他三个指标,而从属小句在测量学习者书面语语法复杂度的发展方面的结果不如其他几项显著。  相似文献   

15.
陈亚东 《海外英语》2012,(14):210-212,231
作为中介语构建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形式-意义映射长久以来吸引着众多二语习得研究者的注意。该论文试图通过研究英语进行体的习得来考察形式-意义映射在中国英语学习者中是建立情况。研究发现学习者对英语进行各个意义的习得不完整。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形式和意义映射不是在使用的语境中建立的。完整的形式和意义映射的建立以及在正确的语境中有意义地使用某一语言形式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者能否有机会接触到在真实语境中形式被用于表达某一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史记》动词作状语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史记》为语料,采取统计出现频率的办法,对动词作状语作定量定性的考察和分析,发现能充当状语的动词有不及物动作动词、状态动词、及物动作动词、及物性质动词四类;动词作状语其语法意义为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情态、原因、时间等;其语义指向主要是指向主语或兼语,极少指向谓语和宾语;动词状语与谓语以直接结合为主,以用连词"而"或"以"连接为辅;动词作状语与动词作定语在古代汉语中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在俄语学习实践中,动词是最丰富、最复杂的一种词类。俄语动词分为完成体动词和未完成体动词两种形式。动词体是零起点学生最难理解和掌握的一项语法知识。从动词体的概述及体的对偶,两体的基本意义和一些实践用法四个方面对动词体进行全方位、详细的介绍,以帮助零起点学生对俄语动词体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与了解。  相似文献   

18.
英语作格动词具有主动形式被动意义特征,是词汇语义句法范畴内讨论的热点问题。就词汇语义性质来说,作格动词属于强动作性使役动词,具有动作自发性,不需要外力作用,不允许增加被动语法标记。然而人们往往错误地将其用于被动语态,这是混淆作格动词与被动词的语义特征的表现。根据词汇语义结构理论,通过对作格动词词汇语义特征的分析,解释作格动词与被动词及其句式的异同,提出作格动词不可用于被动语态主要与其具有被动意义特征相关。  相似文献   

19.
蒙古语和英语分属不同的语系和语言类型,在时态表述上存在差异。本文在对比蒙古语和英语时态的基础上,对蒙古语过去时和英语现在完成时进行比较。其对比结果发现,蒙古语的时态是着眼于动作或是事情发生的时间而划分,较为粗略,没有和体相结合;而英语的时态是时和体双重影响下产生,表述上更详细、具体。蒙古语的每个时所涵盖的时间概念比英语的广。蒙古语的过去时至少可以包含英语中的一般过去时、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和过去进行时所表达的时间概念。英语现在完成时所表达的时间概念在蒙古语中属于过去时表达的范畴。因此,两者在概念、形式结构、用法上的差异值得学习者借鉴。  相似文献   

20.
转态动词及其它终结动词的一般现在时不能用来表示现在时间发生的某个变化或结果;转态动词及其它终结动词的不定式形式与情态动词过去时的结合,不能用于虚拟语气主句表示对现在事态主观设想的结果。上述原则对各层次的英语教学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