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语文审美教育中教师的作用在审美教育这一特殊的审美活动中,教师是读者,是一种特殊的读者。他不仅需要理解作品的意义,还必须将这种理解传达给学生,使学生也能理解作品的意义。具体来讲,教师是美的因素的开发者、欣赏美的引导者、创造美的推动者。1.美的因素的开发者法国雕刻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而学生只注重了教材知识的学习,往往缺乏发现美的本领,美在身边也会视而不见。这就…  相似文献   

2.
张扬同学:这一次我们一起来讨论美究竟存在于哪里。这在美学研究中是一个很难的问题。美学研究的历史中曾经为此发生过许多次争论。有的人认为,美就是人的主观精神向客观事物的投射。他们的理由是“情人眼里出西施”,本来不一定美的人在情人的眼里却是美的,这说明客观对象不一定美,美是由主观决定的。我们把这类观点概括为“美的主观说”。而与这种观点对立的一派观点是,美是客观存在的,人们感受到的美只是对现实事物存在的美反映的结果。他们的理由是,有一些事物任何人都不会说它是美的,这说明美是有客观规定性的,并不是主观创造出来的。我…  相似文献   

3.
美感是美的反映。什么是美?十九世纪俄国著名的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是生活”。生活中的确充满着美,但也不是所有的事物和现象都是美的,在生活中有美也有丑。有人说:“凡是我们认为美的东西,总是和生活的需要联系在一起的。”需要的东西确实有不少是美的,但需要的又不一定都美。环境是人们生活需要的吧,有的环境是美的,但也有的就是不美。又有人说:“美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丑  相似文献   

4.
美育即审美教育,是对人进行美的教育,属于世界观的教育。别林斯基说过:“在活生生的现实里有很多美的事物,或者更确切地说,一切美的事物只能包括在活生生的现象里。”然则,要发现美、找到美都需要花一番“审美”的工夫。正如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相似文献   

5.
审美教育简称美育。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对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感受、理解和鉴别的能力,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及按照美的规律来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古今中外都把美育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两千多年前的孔子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就有“乐”。他认为乐可以陶冶人的心性。《论语》中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则把“乐”看作是兴邦治国的重要措施。我国古代第一部教育专著《学记》  相似文献   

6.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自然总是美的.美是到处都存在的,对于我们的眼睛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对美的发现。”数学有着多方面的美,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美,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感受、欣赏、鉴别和创造美的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法国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生活中处处有美,教学中也不缺少美,关键在于能否从中敏锐地捕捉到。化学美包括物质结构的对称美和不对称美、化学实验中的变化美、化学家故事带来的情景美等内容。笔者在化学教学中尝试让学生发现美、理解美、享受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实现化学课堂教学的优质化。一、物质结构的对称美。晶体的结构是让学生体验物质结构对称美的好素材。教材中的许多晶体,如NaCl晶体、金刚石晶体、石墨晶体、干冰晶体、金属晶体等,不仅它们…  相似文献   

8.
卢梭在他的名著《爱弥尔》中有这样的一段论述:“只要有热心和才能,就能养成一种审美的能力,一个人的心灵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各种美的观念,并且最后接受同美的观念相联系的道德观念。”这就告诉我们,在审美中,审美者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他们欣欣然趋向美、拥抱美,在物我交融之中感受愉悦,在情感倘佯之中获得启迪。在教学活动中以美来感染学生,启迪学生对于审美的主观要求,是使学生成为学  相似文献   

9.
美是实体范畴还是关系范畴——对美的本质的一些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说任何学科都有一些是历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的话,那么,美的本质就是美学学科中这样的问题。许多有名的哲学家、美学家都感到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诗人歌德说:“美是费解的:它是一种犹豫的、游离的、闪耀的影子,它总是躲避着被定义所掌握。”狄德罗则把美的性质看成人们谈论得最多而知道得最少的东西。的确,美的本质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这并不是我们从理论上对它产生丧失信心的理由。美的本  相似文献   

10.
诗意断想     
人们常说:青春是诗歌的同义语.从一定意义上讲,每个青年人都是诗人.因为青年往往更富于诗的幻想和激情,更富有生气,更热爱美,满怀希望,向往明天,他们心灵的翅膀时刻翱翔在自由想象的广阔空间.著名艺术大师罗丹有一句名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自然界和各种物象,就在我们身边,对于时间和空间来说,它是一种历史存在;对于诗人来说,它们都是我们观察思考的对象.诗人的责任,就是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看过的东西,在别人习以为常、熟视无睹的东西中,有自己独特的发现,新的发现,美的发现.  相似文献   

11.
物理学并不是抽象、枯燥的纯理论科学,她无时无刻不在从各个方面闪烁着“美”的光彩。物理学家对真理的探求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追求和完善美的过程,美是真的最高境界。物理教师应当把物理学中及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美的东西挖掘出来,用美的东西感染和打动学生,让学生在物理课堂上得到美的熏陶,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大学物理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美,人人都向往。追求美的人有两种,一种是追求容貌之美和富贵之美的人,也就是追求客观的人。还有一种人,他们追求内在之美,追求可贵的精神,他们要做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读了刘墉的《内在美》,我更深地了解了这两种美。两种美中最高尚、最可贵的是内在美。内在美只有善良的人才能够拥有,那些无恶不作不知悔改的人是无法体会到内在美的那种高尚可贵的。内在美不是潜意识的美,不是表面上的美,它是一种崇高而可贵的美。文中有这么一句话,始终在我的脑海里回荡:"美不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东西,不是以言语能形容的东西,所以愈深沉,愈耐…  相似文献   

13.
《动物怎样吃东西》一课中,有“蛇的牙齿有什么作用?”这个问题。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没有见过蛇怎样吃东西,在他们心目中,鸟类是吞食食物的,它们都没有牙齿;哺乳动物才有牙。蛇的牙齿有什么作用呢?很难理解。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许多人都认为地理课的内容只是一些枯燥乏味的地名、物产和死板的图形等,与美无缘,这是一种偏见!法国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到处都是美,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乏美,而是缺少发现。”地理中也同样蕴含着美,我们教师要去挖掘,发现这些美,用充盈着美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给学生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5.
战后,川端康成创作了一系列探讨日本文学的传统美和日本独特的美学倾向的散文,《花未眠》即其一。今秋人教版新修订的高中《语文》第一册收入了这篇文章。川端康成从凌晨4点旅馆中未眠的海棠花中,从欧洲、中国以及日本众多画家的作品及其言论中,引发出对美的三方面的深刻思考。首先,他在文章中形象地阐发了艺术美高于生活美的带有唯美主义色彩的美学观。他认为“人感受美的能力”是天赋本能,“既不是与时代同步前进,也不是伴随年龄而增长”,而人对美的感受“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所以,“人感受美的能力是有限的”,“人感受到的美是有限…  相似文献   

16.
一、语教学与社会美的教育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审美观形成的时期,因此,对他们进行社会美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审美观,显得十分重要。初中语教材中社会美的索材非常丰富,我们所提倡的“五讲四美”中的“四美”都可以从中找到例证。“四美”的核心是心灵美,而社会美的核心也是心灵美。心灵美是相对于人的外在美(仪表美)而言的,现在的初中生普遍比较注重仪表美。人固然应该讲究仪表美,但更重要的还是内在美即心灵美。心灵美是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基础,它借助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表现出来。反过来,通过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教育,又有助于陶冶美好的心灵。  相似文献   

17.
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处处充满着美。美的人、美的事、美的景、美的物,无不给人以美的感受。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是生活。”这话告诉我们:美并不是不可捉摸的东西,它存在于生活之中。在学校生活中,美也是无时无地不存在的。因此,语文教学离不开美,审美教育应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语文教材有许多美的因素。就中学语文课而言,教材选择了古今中外著名或优秀作家的名作,如寓言、童话、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这些不同体裁的优秀作品,都从各个不同的侧面,生动形象地反映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赞颂了美好的事物和劳动人民的崇高品…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开展 几千年来许多著名的美学家,在美学研究的道路上,几乎无一例外地发出:“美是难的”这一最原始最古老的感叹。德国美学家温克尔曼说:“美是自然的一种最伟大的秘密”。法国启蒙主义美学家狄德罗说:“在我们称为美的一切存在物所共有的性质中,我们选择哪一种性质来适应以美这一名词为标记的东西呢?……那只能是它一出现,就使一切存在物美的性质,这种性质的常有或稀少……就使这些存在物有较多或较少的美。而没有这种性质,就使它们不再有美”。看上去狄德罗对寻找美的本质,思路很清晰,似乎成竹在胸,但他在《美之根源及性质的哲学研究》中也不得不承认:“几乎所有的人都同  相似文献   

19.
世界上到处存在着美,但是并不是人人都能感受到美,进而欣赏美,创造美,正如赞可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中指出的:“人具有一种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深刻而强烈的需要。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指望审美情感会自发地形成。必须进行目标明确的工作来培养学生的情感,在这里,教师面前展开了一个广阔的活动天地。”中学语文教材都是几经筛选的精品,其中富含着浓郁的社会美和自然美,这样,美  相似文献   

20.
一、发掘美的内涵——以美树德 声乐教师是传播美的使者,首先自己应当具备美的感情。因为,“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大自然景象不可能具有绝对的美;这美隐藏在创造或者观察它们的那个人的灵魂里。”(别林斯基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