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接受美学”最早是由德国学者汗斯·罗伯特·尧斯提出,后流行于德国和前苏联,前一段时间也成为我国文艺界讨论的焦点。“接受美学”有意识地突出了读者这一角色,说明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并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性去发现美、创造美。这和传统的文学理论研究只重视作家,作品存在一定差异,也是一个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经常读一些诗词作品,可以增进人对生命的感悟能力,从而使人变得更加充实、高尚。但对于一首诗词,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看法,其效果也不同。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阅读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一、诗词鉴赏要注意诗词中的感情诗词是感情之花,读者应当明了诗词所传达出的感情,只有这样,才能产生激动人心的力量和相应的美学价值。要做到这些,第一,读者应感悟诗人的真实感情。真实是感情的基础,一切虚伪矫饰都将影响诗词的美。如《周总理,你在哪里》一文,诗人在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真挚的感情,流露出中国人民失去周总理的巨大悲痛。第二,要注意到诗词中…  相似文献   

3.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与接受美学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受美学”是当代西方学研究中的一种新兴的方法论。20世纪60年代德国康茨坦斯学派的五位美学家提出“接受理论”的美学基本原理,代表人物是尧斯和伊寒尔,其核心理论:学作品是为读阅读而创作的。作品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来,不能由作品自身实现。他们视“作——作品”为创作过程;  相似文献   

4.
利用接受美学的相关理论能促使高中生更好地鉴赏古诗词,提高鉴赏能力。根据期待视野理论,能促使学生更好地展开个性化解读;利用召唤结构理论,能让学生在涵泳中体会诗歌语言之美;利用视野融合理论,能令学生填补诗歌空白,产生联想和想象。  相似文献   

5.
许晓云 《文教资料》2013,(13):68-69
"接受美学"是从西方传入的一种文艺理论研究方法,它强调的是读者在阅读中的主导性。由于读者的个性、爱好、美学观点、生活经历、思想修养等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阅读动机和接受心理。  相似文献   

6.
简论接受美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接受美学作为当代美学、文艺学的一种令人瞩目的文艺思潮和文艺美学方法 ,它反对作品中心论和单纯的作家研究 ,强调文学作品的社会效果 ,重视读者的积极参与和接受。对当代文艺理论和美学有着重要的创新意义。本文就文学创作与接受 ,作品与读者间的相互关系略作论述  相似文献   

7.
接受美学对儿童文学鉴赏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接受美学理论重视读者在文学鉴赏中的中心地位,认为没有读者的参与就没有作品意义的完成和审美价值的实现。把接受美学理论应用于高级英语鉴赏教学,不仅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促使他们参与作品意义构建,从而领悟作品的语言魅力和人文内涵,还能让他们在美的熏陶中实现鉴赏能力、思辨能力和人文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接受美学对中国古典诗词英译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典诗词对中国文学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把古典诗词译介到西方对传播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具有重大意义。但是由于本身所具有的特殊形式和内容,翻译古典诗词对许多翻译家来说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本文从接受美学视角出发,对古典诗词翻译过程进行了初步探索。译者首先应使自己的期待视野与原语文本保持一致,其次应充分考虑并尊重译语读者的接受水平和审美期待。  相似文献   

10.
接受美学的文学观是对文学的新认识,更是对读者的发现。文学教育是以教育为目的,以文学为本质,对文学阅读、接受和传递的一种特殊形式。接受美学可以为文学教育提供强有力的理念支撑。从而探讨文学教育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1.
诗词鉴赏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人们在欣赏诗词时常有的一种感受。这表明欣赏者对欣赏对象(诗词)还处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阶段。这是欣赏的初级阶段。中学生本身的欣赏层次大多属于这个阶段,他们需要引导才能进入较高的鉴赏层次。怎样引导他们达到这个目标呢?  相似文献   

12.
对比,是将两种相反或相对的事物,或把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放在一起加以对照,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修辞方法。对比手法,在古代诗词中十分常见。例如,李绅的《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全  相似文献   

13.
接受美学提出读者中心论,认为读者对文学文本的接受是一种解释活动;作品的意义不是文本中固有的,而是从阅读具体化活动中生成的;文学作品是为读者创作的,作品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梅 《考试周刊》2008,(2):154-155
要准确领会古典诗词的意蕴,就需要掌握一些鉴赏诗词的方法.笔者就此从以下四个方面作了论述:1.扣住题目,联系背景,领会诗意;2.咀嚼词句,品味语言;3.统摄全篇,体会意境;4.掌握表达技巧,明辨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15.
16.
“接受美学”是当代西方学研究中的一种新兴的方法论。其代表人物是德国康茨坦斯大学的两位教授尧斯和伊寒尔。其核心理论:学作品足为读阅读而创作的。作品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只宵在阅读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来.不能由作品自身实现。他们视“作一作品”为创作过程。视“作品——读”为接受过程,  相似文献   

17.
接受美学把读者接受作为文学演进中一个基本环节与内在的动力学来看待,重视并考察了文学作品的社会效果的产生过程,揭示了作家、作品、读者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特别是揭示了读者接受的勇动性方面。对文学史上作家,作品的地位,评价和影响的历史变化,从接受意识的变化方面作出了合理的的解释。接受美学引入电影研究领域,使我们对电影观众的价值的认识更加深入了一步。  相似文献   

18.
接受美学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由以姚斯和伊瑟尔为代表的德国康斯坦茨学派创立。该文通过阐述接受美学的产生背景和理论基础,解读姚斯和伊瑟尔接受思想,通过CNKI学术趋势及相关数据数据分析介绍其在我国研究现状,并分析其历史意义和局限。  相似文献   

19.
秋风、落叶,承载着杜甫对生命的感怀;淡酒、黄花,饱含着李清照说不尽的情愁;烟波、暮霭,流露出柳永哀伤怅茫的柔情。看到这些,我们除了感叹诗人们的浓情之外,更赞叹诗人那美妙的语言。  相似文献   

20.
英梅 《伊犁教育》2005,(4):47-47
历来的中学语文教科书都选人了相当数量的古典诗词作品,其目的是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学习,提高高中生的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由于读者是青少年学生。所以他们在阅读古典诗词作品时,既存在对文学作品鉴赏中对作品总体形象的规定性范围内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再创造的情形,也存在对作品的意境感知,直至理性认识方面的不同程度的偏离现象——这是高中生阅读古典诗词时所特有的鉴赏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