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少年法治教育是学生思想道德的启蒙,对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价值观养成都有正向影响,是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提升认知水平的重要教育内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的融合是极其必要的,小学生思想品德、法律思维基础以及文明意识的形成都与法治教育息息相关,道德与法治课的理论知识能够基于生活化教学,联系实际案例和社会现象,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眼界,提升法治素养。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开展法治教育的必要性展开论述,探讨相关教学策略,提出几点意见和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作为现代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法治代表了当下社会群众共同认同的核心秩序。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融合是我国现代社会对于法律与道德的反思过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是基于一种现代教育情况下对于法律意识与道德完善的一种普及性教育活动。而儿童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接班人,有必要也有义务了解我国社会对于道德与法治的思考。在探究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科学合理地考虑到处于儿童期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理解能力,还必须以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方式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达到"以法育人"与"以德育人"中双重教学方法共同实现同一个教学目标的结果,从而为我国教育领域中道德与法治的融合思考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20,(87):116-117
培养青少年道德及法律的认知,应从小学启蒙阶段开始做起。做一个品德高尚,知法守法的公民,是实现中国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社会在不断地进步,同时对人们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学校是培养学生道德修养以及法制观念的重要途径,将法制教育渗透进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当中,能够有效地加强学生对法律的认知,知晓法律的权威性。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内容涵盖了文明素养、法治、爱国教育等内容,旨在引导儿童做合格公民,形成初步民主和法治意识,学会通过运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结合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劳动主题内容,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价值观念,以课堂为载体,激发学生的劳动情感意识,教育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中践行劳动,使其成为学生终身的素养。  相似文献   

5.
《道德与法治》是从2017年9月新学期开始,全国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将使用全国统一的部编教材,本课程是由《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更名而来,课程以各种生活角度进行多维度法律教育,在教学中也多了一个从法律教育的角度进行间接德育的途径。小学阶段属于启蒙阶段,学生的心智未发育完全,对世界的认识还是一种模糊的状态,任何因素都可能改变他们的道德观念,改变他们以后的人生。从小就对学生进行道德观建设和法治观培养,对于其今后的发展和能力提升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蔡金桔 《考试周刊》2022,(28):121-126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融合劳动教育,强化小学生劳动观念以及培养小学生劳动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具有综合的育人价值。因此文章通过分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融合劳动教育的实践价值,结合教学现状初步探讨融合原则和实践策略,旨在通过学科中的德育与劳育相融合,促进小学生劳动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道德与法治课与党史学习教育融合要做到互融互通。在教学实践中,要把握好资源维度、实践维度、价值维度和评价维度,确保融合的广度、效度、高度、精度,以深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逐渐发展,电化教学手段在课堂活动当中也占据着十分关键的地位且形成了尤为积极的影响。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契合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主动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道德与法治这一门综合性科目,融合电化教学方式,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全方位地发展。基于此,笔者将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就电化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融合进...  相似文献   

9.
道德与法治课担负着重要育人功能,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往往削弱其应有的价值。着重剖析了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实践中种种表现及其强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随着素质教育工作逐渐推进,小学教育中越来越重视学生人格塑造和品德培养。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虽然和学生生活息息相关,但其本质上仍属于抽象化理论,而小学生逻辑思维不够严谨,对学科知识还停留在形象思维阶段,教师根据这一特点将课堂教学内容与法治教育融合起来,能够加深学生印象,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教材。基于此,提出具体教学中课堂法治教育渗透策略,为有关教学活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说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优秀传统文化是前人思想文化的结晶,其中蕴含着关键的传统美德、价值观以及道德素养等,可以对人起到良好的熏陶价值。小学生教育需要具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价值观,深化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实现与传统文化教育的共通之处,在潜移默化中发展学生的道德素养,确保人格健全发展,增强民族自...  相似文献   

12.
高妤娟 《江西教育》2023,(11):46-47
道德与法治课程立足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成长中的我”为原点,以学生不断扩大的生活和交往范围为基础,能促使学生在青少年这个关键时期“拔节孕穗”,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有效渗透法治教育,通过积极创设主题情境、丰富教学形式、紧密联系生活等路径,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  相似文献   

13.
徐玥 《辽宁教育》2021,(9):44-48
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们维持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手段.劳动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是新时期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为劳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阵地和引导,二者的结合不仅发挥了课程主渠道功能,也通过一系列活动使学生树立了正确...  相似文献   

14.
15.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从儿童抓起。为此,儿童的法治教育工作在我国得到高度重视。为了让少年儿童能够安全、健康地成长,我国小学开设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旨在培养小学生的法治安全意识,使小学生懂得一些安全防护办法。为此,本文针对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落实法治教育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对小学生进行道德与法制教育要从理论教学的角度出发使学生掌握基础的道德理论知识,与此同时,道德理论课堂的教学也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分析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以生活化课堂的教学模式构建拉近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既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不断提升也推进学生在生活背景下主动地开展道德实践。本文主要探究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策略,以生活化课堂的构建推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和道德与法治课程之间存在着许多共通之处,而且都可以向学生传递一些积极的价值观,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为此,本文阐述了小学语文和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小学语文和道德与法治融合的意义,分别从深入挖掘课本内容,探寻学科融合切入点;加强课外活动引导,实现巧妙渗透融合;延伸教材内容,加强启发与引导;组织丰富实践活动,推动学生更好发展等方面,提出小学语文和道德与法治的有效融合策略。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儿童安全事故的频发引发了社会的强烈反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最核心的功能就是树立学生的安全意识,保护学生身心健康。因此,学校应该鼓励、协助教师以道德与法治教材为载体,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安全教育内容,引导学生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意义,并且学会保护自己的方法,积极探索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9.
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隐 性教育的重要价值逐渐突显出来。因此,本文将以小学道德与 法治学科为例,谈一谈应该如何在教学活动中组织开展隐性 教育。  相似文献   

20.
孙培培 《考试周刊》2024,(14):151-154
国家政策导向要求把劳动教育有机融入现有课程体系中,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的关键课程,需与劳动教育进行有效融合,构建全新的育人模式。目前,劳动教育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存在教学目标强调知识本位、教学内容呈散点式分布、教学方法传统单一、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劳动教育的开展,应从凸显素养目标导向、优化教材内容、精选教学方法、坚持多元评价等四个维度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