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同样,读者与文本、编者(包括插图的创作者)之间也通过阅读行为这一桥梁确立了一种对话和交流的关系。那么,插图——作为特殊的对话成员,就不应该在阅读教学中被遗忘。留心观察,你会发现课文插图具有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小学新课标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配有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插图,犹如架设在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间的桥梁,促进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的紧密配合,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巧看课文插图开展课堂练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快乐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自己的作文素养。教学实践中,只要教师善于挖掘这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会让插图"活起来""开口说话"。因此,精彩纷呈的课文插图是十分重要的教学资源,用好这一资源学生能笔下生"话"。  相似文献   

2.
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们经常会让学生写读后感,但是总感觉学生在对于书本内容的介绍方面不会运用叙述性的语言,仅停留在复述文中的部分情节。因此,对《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这篇课文的教学,我在备课的过程中认识到,课文不仅是一份阅读的材料,更是一份指导写作的材料。通过教学可以让学生顺利掌握读后感的写作要领,于是对本课的教学由分析阅读教学转为"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3.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是最为基本的环节,阅读教学也是提高学生写作素养和写作技能的重要途径。可是平时阅读课文,不少教师和学生仅仅把它视为分析鉴赏的"例子",而没有形成一种从课文中学习写作的强烈意识。用心阅读课文,从课文阅读中积累写作的"能量",也可以是作文走向成功的基石。  相似文献   

4.
课文是优秀书面语的范例,教师应该利用好课文,指导学生写作.但在利用课文进行作文教学时,不能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混为一谈.教师应该精心挑选一些文质皆美、难度适宜的课文.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写作,使学生获得相应的写作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就目前而言,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相对较差,其英语写作能力薄弱。但是,写作与阅读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教师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善于采用恰当的方式,通过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所以,本文将主要通过高中阅读教学下进行写作教学的理论依据、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下的英语写作教学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为提升学生写作能力提供合理的阅读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教材由按文体编排转变为按主题编排 新教材对中学写作教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原来的浙江省编教材在按文体编排单元的基础上,每个单元又按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来编排课文,初一年级和初二第一学期的写作训练以记叙文为主,侧重阅读训练和侧重听说训练的课文,也是记叙文,这样,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和听说教学中适当地辅以写作特色方面的欣赏,  相似文献   

7.
教师认为写作教学很难实施,学生认为写作题无从下笔。本文认为,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该从高一起就渗透、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通过阅读教学让学生熟悉课文的各种文体来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8.
张忠梅 《小学生》2013,(4):75-75
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两个版块,阅读教学是写作教学的基础。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但是,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把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严重隔开了,没有把二者整合在一起,造成许多学生一谈到写作文就把眉头紧锁。其实,离开阅读去谈写作教学是没有好的结果的。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们就要从阅读教学出发,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轻松提高写  相似文献   

9.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严重脱节的现象,教师大多只重视文本解读,很少联系课文进行写作指导,以致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变成了两张皮。其实读写结合,充分利用课本资源从读中学写,是写作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本资源,架起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的桥梁,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汲取营养,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在掌握基础知识、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10.
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两张皮”的现象:教师常常不能充分挖掘课内文本阅读教学内容的写作训练价值,作文教学另起炉灶,以致学生在文本阅读中获得的丰富的资源难以付诸笔端,在课文中所学的写作技巧未能及时巩固、转化成写作能力,致使作文“言之无序”或“言之无物”。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写作训练是提高写作教学效率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1.
成也作文,败也作文,足见语文教学中作文的重要性。可是,在现实教学中,一些语文老师不太重视作文教学指导,而且把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脱离开来,没有很好地把这两者有机统一起来,学生只能学课文归学课文,学写作归学写作,在课业负担沉重的情况下,写作水平很难得到提升。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阅读文本中的"写作资源",在阅读教学环节中渗透写作指导。  相似文献   

12.
刘艺冰 《教师》2011,(7):45-45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严重脱节的现象,教师大多只重视文本解读,很少联系课文进行写作指导,以致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变成了两张皮。其实读写结合,充分利用课本资源从读中学写,是写作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本资源,架起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的桥梁,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汲取营养,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在掌握基础知识、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13.
吴祝宜 《学周刊C版》2014,(1):161-161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善于用教材教语文,在学生充分感知文本的基础上,找到课文的读写结合训练点,精心设计随文练笔,巧妙地把写作训练有机地融入阅读教学中,就能克服学生"无话可写,无从下笔"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阅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段成篇的方法。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现在的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语言都非常优美。这些优美的课文有助于学生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同时也为学生学习写作提供了有效的范文。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善于挖掘教材的写作训  相似文献   

15.
课文是优秀书面语的范例,教师应该利用好课文,指导学生写作。但在利用课文进行作文教学时,不能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混为一谈。教师应该精心挑选一些文质皆美、难度适宜的课文,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写作,使学生获得相应的写作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作为在阅读教学中落实语言文字训练的一种形式,体现了语文工具性的学科特点,是一种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行为。目前,以管建刚老师为代表的课堂教学实践,很好地诠释了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的教学价值和实践模式,得到了广大语文教师的普遍认可。于是,以写作本位为主体的阅读教学模式在眼下的公开教学中大行其道。笔者在随堂听课中发现了这一教学模式存在着以下的误区。一、文本品读的缺失 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关注写作意识的培养,注重写作方法的总结,重视写作训练的落实。但是,不应该忽略的是这种教学实践的基础是什么。从课堂教学的实践来看,学生品读文本的过程不应缺失,品读能力的培养不应忽视。这是指向写作的基础。离开了品词析句能力的培养,指向写作就显得苍白无力,语文教学就失去实效。一位教师在执教四年级上学期《猫》一课时,在学生初读课文后,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的?从课堂实践来看,只有少数学生对教师的问题产生了呼应,多数学生无所事事,既没有从文字的层面感知到猫的特点,也没有实现写作能力的提高。从备课的角度看,教师结合本单元的写作内容—介绍一种小动物,结合《猫》这篇经典课文,梳理描写小动物特点的方法,将阅读和写作紧密联系,从而降低学生的写作难度。这种想法是好的,但实际的效果为什么和事先的预设产生这么大的差距呢?  相似文献   

17.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还是常常把"阅读"与"写作"看作两条不相交的平行线,打着"阅读本位"的旗号,把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人为地割裂开来。其直接的后果便是对学生"写作"指导的缺位,对零星的"写作"专项练习缺乏循序  相似文献   

18.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笔者认为:阅读教学应突出体现学生的"读",以代替教师大量的讲解,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课文的内涵,并模仿范文的方法来写作,达到"以读促  相似文献   

19.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教材课文为范例,带领学生赏析学习教材课文的立意、选材、构思、技法和语言,把作文教学融入到日常阅读教学中,以读促写,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达到潜移默化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作文写作是师生都头疼的难题之一。以课文做依托,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是一种实用的方法:一是在阅读教学之始,根据课文内容选择助学资源,用写作做热身;二是在阅读教学之末,根据课文写法选择练笔形式,用写作做融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