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构严谨.就是要求我们用清晰的思路来组织安排写作的内容。结构严谨是对作文形式的基本要求.其主要表现为开头结尾的起合,过渡照应的转承,段落的合理安排.总之要做到作文思路展开有序,形式上有头有中有尾(结构上的完整),前后照应,上下连贯,主次分明;逻辑上线索清晰,层次分明,顺序恰当,段落合理。  相似文献   

2.
曹阳 《中国考试》2003,(1):6-17
高考《考试说明》作文“基础等级要求”有“结构完整”的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往往偏重于审题立意的训练,偏重于运用语言的训练,而对文章结构要求不那么重视,于是写作时行止随意,信马由缰,造成文  相似文献   

3.
结构严谨是对作文的基本要求.一篇好的记叙文也要首先做到结构严谨。结构是思路的外在表现形式.所以要想使文章的结构严谨,作者的思路首先要清晰。这就要求考生在下笔之前先确定一条贯串全文的线索.线索可以是时间推移.也可以是一景一物.还可以是作者的感情。有了线索才能把杂乱纷繁的材料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线索确定了。可以采用下面的形式来安排文章的结构。  相似文献   

4.
如果中心是文章的灵魂的话,结构就应该是文章的身形。身体是否强健,关键取决于器官是否完好、结构是否紧凑、动作是否协调。文章也是如此,仅有正确的立意、明确的中心、充实的内容还不够,还要把零散的材料按照一定的规则组织在一起,用以体现文章的主旨。可是有些同学并没有认识到布局谋篇的重要性,随意地堆砌码放材料,结果结构散乱,表述无力,作文成绩偏低。  相似文献   

5.
文章结构是写作者思路的具体表现,文章结构要严谨,取决于其本身的感情脉络和逻辑思维。而要在短时间内让阅卷老师迅速弄清你的作文结构,博取好印象,在语言载体上还是有法可循的,不妨依照以下结构方式构思作文。  相似文献   

6.
“内容”是指写进文章里的思想感情、人物事件和数据资料等;“充实”是丰富、充足、厚实的意思,具体就是指写进文章里的材料质量高,内容丰富,所选材料对表现中心来说是必要的、足够的,而不是单薄的。如果说文章的中心是灵魂,结构是骨架,语言是外衣,那么,文章的内容无疑是血肉。只有文章充实,方能血肉丰满,骨立神聚,形象感人。“内容充实”,在记叙文中就是指记叙要素完整,人物事件具体实在;  相似文献   

7.
孙伟 《现代语文》2013,(9):141-142
学生要想写好作文,首先要知道什么样的文章是好文章。一、写作思路要清晰思路是文章结构的基础。结构是作者根据客观事物本身的内部规律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经过深思熟虑在文章中的体现。例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是篇游记,是游玩之后,回想游览情景而写的。作者的思路大致是:先写小石潭所在的地方,逐渐走近小石潭时听到的声音(如鸣佩环),看见的景物(潭边的石头和树木)。走到潭边向潭里注视时见到的景象(游鱼……与游着相乐)。接着想下去,看过潭里的鱼后,抬起头顺着潭岸向远处眺望所见的情景(斗折蛇行,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相似文献   

8.
专题讲解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一般由内容语言和结构三大块组成。结构又可以分为五个等级:结构严谨,条理清晰;结构完整.层次分明。结构尚完整,层次较清楚;结构不完整,层次不清楚;结构混乱,不成篇章。这些等级之间的差别具体表现在:1.文章是否完整;2.详略是否得当;3.层次、线索是否清晰;4.照应是否紧密;5.过渡是否自然,6.行文是否曲折。  相似文献   

9.
构思是作文前的腹稿,是思维走过的道路。一篇作文最能体现佳境的是构思,而篇章的创意又最能体现构思的匠心,它是文章的骨架。写作离不开构思。构思在高考作文中有特定的含义,它是指作者审题、立意、选材、定体等一系列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过程。高考作文要求“构思精巧”,即构思要新颖独特、巧妙。精巧的构思能更有效地表现文章主题。  相似文献   

10.
欲把美文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近几年的高考,在文体方面为考生大开绿灯——文体不限,提供了各显神通的广阔空间。除了常见的记叙文、议论文、散文、小小说外,有意创新的考生大胆采用诸如日记、书信、剧本、广播稿、讲演稿、网络日志、论坛帖子等新颖的文体。运用得当,和文章内容能相得益彰,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成为成功的典范。下面就撷取几枚异果供同学们品味。  相似文献   

11.
话题作风光数载,现在也有人对他评头品足了。现在社会上有这样一种争论:话题作、命题作、给材料作,究竟哪一种更适合作为高考作命题形式?前几年说话题作最适合的最为时尚,理由是话题作写作范围广阔,这一点几乎得到所有人的首肯。现在命题作和给材料作重新得宠,而话题作反倒成了戳戳点点的对象。  相似文献   

12.
高考作文中,开头结尾称得上是作文的半壁江山。花些心思扮靓开头和结尾,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王广清 《学语文》2002,(1):29-31
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说过:“好的那种结尾,就是当读者把作品读完之后,愿把它的第一页翻开来重新再读一遍。”因而抓好文章的结尾同开篇一样重要,高明的作者在结尾时都很珍视最后一次亮相的机会,出好最后一记重拳,力求产生“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效果,给读者留有回味的空间。那么我们在平时特别是在高考竞技场上如何展示这“最后一击”呢?本文拟结合近几年高考佳作的实例阐述之。 一、含蓄蕴藉心智 明代许榛在他的《四溟诗话》中说:“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即结句应含蓄耐人寻味。鲁迅先生的《故乡》即是很好的范例,其结尾是:“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这种启人心扉式的结尾,在历年高考中被不少考生娴熟地加以运用,例如:  相似文献   

14.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作文选用材料,讲究的是对材料的取舍与创新。同样的材料,可以为不同的主题服务,从而写出经典的作品来。考场作文要想打动阅卷老师,那就得对材料精雕细琢了。大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我一直以为,写作就是写思想。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视生活为写作的唯一源泉,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生活却不可以直接地转化为写作。道理很简单,我们所有的人都在生活着,却只有很少的人在写作,或者说能够将生活转化成文章。比如,有人买一棵菜,熬一锅粥,就能写出一篇上好的文章;有人遍游名山大川,历经大喜大悲。却是一字不置。  相似文献   

16.
宋爱娟 《学周刊C版》2010,(12):188-189
佳酿总是经过长久的酿造才有它独特的芳醇,文章也是一样,经过锤炼的语言才是有生命力的语言,孔子的“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17.
眼睛是人们心灵的窗子,透过它可以看到你的思想和灵魂。文章也应具有这样的一扇窗子,即“点睛”之笔。作为文章的眼睛,运用得好,能使文章生动传神,大放异彩。要想借点睛之笔助自己妙笔生花,我认为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精雕细刻:  相似文献   

18.
《荷塘月色》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文章之所以能成为名篇,除了语言生动优美、善于抓住景物特征从多角度对景物进行描绘外,与文章的严谨结构也是分不开的。而文章的严谨结构主要体现在叙事、描写及抒情三方面。  相似文献   

19.
郝怡萍 《青海教育》2003,(10):38-39
文无定法,但有常规,这个常规就是文章的章法,就是写作中带有规律性和共同性的技巧。任何基础知识、技能、技巧的获得,都是按一定规律起步的。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作文模式入格训练,就是让学生有路可寻,它既体现了作文教学的科学性,也能解决学生作文时出现的一些不良倾向,在平时教学中通过对高考优秀的材料议论文的分析,总结出了“四步十三句”的写作模式,它在高三最后一学年的学习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训练效果,具体步骤是。  相似文献   

20.
作文的结构主要是指作文的开头、线索、过度、结尾等各方面的安排。在高考作文中,如果学生能够做到结构完整、层次清晰,那么能够让阅卷教师在短时间内了解作文的内容,从而获得准确的评分。如果学生的高考作文结构较乱,那么就会导致阅卷教师的视觉以及阅读感受不好,这就会对作文的整体评分造成不利的影响。事实上,对于文章来说,其主题在整个文章中发挥着灵魂的作文,而内容则是文章的血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