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饮食 1、为防止食物中毒,不要给孩子吃隔夜的剩饭菜,即使吃,也要加热。 2、不要给孩子吃瓜子、豆粒、糖豆,以免呛入气管。 3、杜绝含有色素、防腐剂类食物;少吃油炸、膨化食物。 4、早起后,自来水放出一些后再给孩子用,因为隔  相似文献   

2.
顺顺妈 《父母必读》2013,(10):112-113
“我不要吃青菜!”“我要吃肉肉!”……给孩子吃蔬菜成了众多妈妈的难题。其实,让孩子爱上蔬菜并不难。  相似文献   

3.
●给儿童吃足以满足其生长的营养即可,勿需吃得太多; ●孩子在2岁半至3岁间发育速度减慢,食物需要量减少; ●饭前要让孩子休息一会儿; ●不要等到孩子太饿或太疲倦了才让他们用餐; ●不要让孩子吃得过饱,以让其下一餐还有食欲为宜; ●让孩子吃新花样时,要伴以其吃过的或喜欢吃的东西;  相似文献   

4.
唉,这孩子真爱吃零食! 妈妈:这孩子吃饭时最难伺侯。这也不要吃,那也不要吃。真急死人了! 爸爸:是不是因为零食吃得太多了? 妈妈:多什么!今儿就是吃了一块冰砖、两块雪糕、一瓶桔子水、几块巧克力和一点华夫饼干。你给他吃过什么东西了? 爸爸:我只给他吃了一杯麦乳精和几粒糖。睡觉的时候,奶奶把饼干筒放在他枕头旁边,也不知他吃了多少。老师:为什么要让孩子吃这么多零食呢?  相似文献   

5.
孩子大了,要操心的事越来越多。跟着长大的各种愿望像走马灯似的从家长的口袋里”吃”掉大大小小的钞票。没完没了的愿望要不要满足?孩子的零花钱要不要给?给多少?忙事业而少顾孩子的父母们正在进行一场艰苦卓绝的金钱教育战争。如何教育孩子战胜金钱,成了家长们的普遍烦恼。  相似文献   

6.
纠正孩子口腔不良习惯。孩子的口腔不良习惯有吮手指、吐舌头、舔牙齿、咬嘴唇、吸吮面颊等,时间长了,会导致孩子口腔颜面畸形。这些不良习惯的形成与父母有直接关系,有的年轻妈妈突然给孩子断奶,代乳品一时不能吃饱,宝宝饿了就吃手指头;有的孩子没人陪伴,无所事事,也会吃手指头;还有的孩子由于心理焦虑、紧张,也会发生吮手指、咬嘴唇等不良习惯。改正这些毛病的主要职责在于家长。比如小儿断奶前应先添加辅食,以便逐渐代替母乳;不要让孩子空着手,给他一些玩具,或者做一些有益的游戏,以转移他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7.
早教QA     
林怡 《母婴世界》2010,(10):90-91
2岁7个月的孩子别人给他吃的,是要还是不要?我的儿子2岁7个月,婆婆上我单位找我时,同事给他好吃的零食,吃点没什么,但是我不知道是让孩子决定要不要,还是告诉他一定要问我意见,我允许他拿,他才能拿。很茫然,因为我小时我父母是这样教育我的,家长不让要绝不能要,不论是吃的还是玩的。  相似文献   

8.
飞‘飞声_飞厂朴几、衍丁、离味·:一矛从厂丸沂户耳尸甲甘气声·〔产-不要只给孩子吃那甜甜的蜜糖,蜜糖的滋味固然令人向往,可只吃蜜糖的孩子肯定营养不良。‘让孩子细细品尝一下苦涩的滋味吧—因为这苦涩里有孩子成长需要的营养,因为这苦涩能使孩子的身体更加健康!不要只让孩子在你选定的避风港里徜徉,避风港里虽然没有狂风巨浪,可你的孩子却永远不会扬帆远航.让孩子驶出你那避风的海港吧—因为在风浪中孩子能练就坚韧和胆量,因为在风浪中搏击的孩子能迅速成长!不要只给孩子描绘生活的花团锦簇、生活的确美妙得如万花筒一样,金碧辉煌可每…  相似文献   

9.
《中国高校招生》2009,(7):14-14
“孩子天天用脑这么多,一日三餐怎么安排最合理?”“要不要给孩子买点补脑的保健品?”随着高考的来临,孩子在考前怎么吃最营养最科学成了很多冢长最关心的话题。其实,孩子的饮食不宜变化太大,一日三餐只要孩子不挑食、不厌食,注意营养搭配就可以满足身体的需要。一日三餐这样吃最科学。  相似文献   

10.
晓伦 《今日教育》2007,(11):41-41
秋燥是一种季节病,因秋季空气湿度发散过快,容易使孩子出现脱水的状况,进而引发的一系列症状。一般表现为:大便干结、便秘、痔疮,内分泌失调等。专家认为:这种脱水不是自身疾病引起的,而是外源性因素所致,但可自身预防。这与个人体质和生活习惯有关,很多父母自己喜欢吃容易“上火”的食物,例如:油炸食品,辛辣食物等,但不要给孩子吃,另外,父母自身作息时间不规律也必定会影响到孩子。该怎样预防孩子患秋燥呢?  相似文献   

11.
研究发现,儿童多动症与食物中含有的水杨酸盐类、加入的调品、大量食用受铅污染的食品、玩具及食器等有密切关系。儿童多动症的饮食治疗,可采用下列办法。不吃或少吃含水杨酸盐类多的食物。水杨酸盐类含量多的食物有番茄、苹果、橘子和杏子等,多动症患儿应少吃为宜。限用某些调味品。科学家研究发现,限制患儿食用胡椒油等调味品和酒石黄等食用色素后,大多数患儿多动症症状减轻。不吃含酷氨酸食品。不要给孩子吃含酷氨酸的挂面、糕点及乳类、乳制品等食品。避免铅的摄入。不要给多动症患儿使用含铅的食器;不让患儿吃可能受铅污染和含铅…  相似文献   

12.
春天气温回升,空气中的各种病毒和细菌非常活跃,易发白喉、百日咳、麻疹、流感、流脑等传染病。婴幼儿肌体抵抗力差,呼吸道短浅,口腔,咽、鼻粘膜细嫩、薄弱,易感性强,遇寒冷和病菌后会很快引起感染发病。因此,在早春时节不宜带孩子多串门,更不要将孩子带到病人家中玩耍。如必须带孩子探亲访友时,一定要给孩子增添衣服,并戴上口罩。天气稍热时,不要给孩子过早减少衣服,以防着凉感冒。尽量让孩子在自家避风的门口或庭院里晒晒太阳。平时要给孩子吃些大蒜和高蛋白、易消化  相似文献   

13.
盛晓阳 《父母必读》2010,(11):54-55
“孩子脸上长有白斑”“他经常说肚子疼”“他怎么吃都不胖”……带着这些疑问和担心,家长忐忑不安地问医生:“要不要给孩子查查蛔虫?”确实.我们小时候可是要定期吃驱虫药的.现在怎么好像没有这一项了?  相似文献   

14.
本期专家     
《父母必读》2009,(5):12-12
盛晓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童保健科主任医师)虽然接种疫苗以后,孩子仍有可能会生病,但接种疫苗以后还得病的孩子,相比没有接种疫苗的孩子来说,其症状表现要轻得多。崔玉涛(中美合作北京和睦家医院新生儿科主任、北京市计划生育委员会专家组成员)每次给孩子喂饭时,家里的每个人都可吃些食物,最起码嘴里嚼着口香糖。通过行动告诉孩子现在是吃饭时间,不应说话、玩耍。每次吃饭时间为50分钟左右,50分钟后,不管孩子吃多吃少,都不要让他再吃了,等到下一餐再喂。  相似文献   

15.
孩子不爱吃饭是令家长们头疼的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一、不要过分担心孩子不吃东西,只要他身体健康,没有生病便没什么大不了的问题。孩子饿了,他自然会吃。孩子的胃口不可能每顿都一样,不要强求孩子一定要吃多少。二、除考虑营养以外,孩子的食物还要注意色、香、味  相似文献   

16.
高媛 《宁夏教育》2006,(5):69-69
我发现有的家长对孩子吃东西从不加限制,特别是冷食,不管什么气候,孩子一要就给吃呀买呀。我奉劝家长们:千万不要这样,这样对孩子的健康是极为不利的。儿童的肠胃粘膜比较娇嫩,对冷热刺激很敏感,如大量吃冷食,会使胃肠血管突然收缩,胃液分泌减少,导致消化功能降低。反复大量吃冷食,还会引起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腹泻等疾病。如果一次吃冷食过多的话,引起胃痉挛,会出现肚子剧烈疼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另外,  相似文献   

17.
你是否还记得,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父母告诉我们不要和陌生人讲话?是否还记得,我们被告知不要吃陌生人给的糖果,不要搭乘陌生人的汽车?但是,当我们和父母在一起时,对陌生人不礼貌,我们又会受到父母的责备。现在,已为人母/父的你,又会如何教你的孩子应对陌生人呢?  相似文献   

18.
在我们的身边不难看到这样的现象:每逢双休日,许多孩子会出现在各种兴趣班,甚至还有的孩子两天休息日只有半天可以休息,这半天还必须完成学校、兴趣班、家长额外的作业后,才能拥有自己的一点点时间。有的家长、老师经常叮嘱孩子:要和学习好的同学玩,不要和‘坏’孩子玩;要各种菜都吃,不要挑食;要认真听讲积极发  相似文献   

19.
博览     
教子十戒在孩子未独立时,他们的命运常为父母所塑造。父母在家教中的人格力量,通过自己的以身作则来发挥作用。台湾心理学家游乾桂在其著作《做孩子的顾问—称职父母的100则教养话题》中,提出管教子女的十戒:一不要瞧不起孩子——要全面正确评价;二不要恐吓孩子——给其勇气信心;三不要贿赂孩子——动机正确,引导行动意志;四不要过度保护孩子——给其锻炼机会;五不要太唠叨——说话少而精,启发独立思考;六不是强迫孩子服从你——商讨,给其选择自由;七不要父母意见不一致——分工合作,配合默契。八不要期望值太高——实事求…  相似文献   

20.
我们知道儿童在正式系统学习数学之前已具备了一定的数学经验,这里我们不妨称之为“经验数学”,举个例子:如吃了一块糖又吃了一块糖,孩子们都知道共吃了两块糖;再如家长有时会让孩子买一些日常的生活小用品,俗称“给父母跑腿”,可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个“跑腿”的机会给孩子带来的数学经验,好比是妈妈在做菜,突然发现酱油用完了,随口把自己的孩子叫来去买酱油。还要嘱咐几句“一瓶酱油一块二,妈妈给你两块钱,买一瓶酱油,要找回八毛钱”。也不管孩子认不认识钱,会不会算账,临走时还要加一句“注意安全啊。”不一会儿,孩子把酱油买回来了,还拿回了八毛钱。妈妈十分高必“挺好”,给奖励,拿这八毛钱去买雪糕吃吧,买雪糕就不用家长教了,孩子爱吃什么样的雪糕,多少钱,八毛能买什么样的雪糕,孩子比妈妈清楚多了,用不着教孩子,孩子也不给你教的时间,一听让买雪糕早就跑没影了。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有很多,大多数儿童都会或多或少的有一些自己的“经验数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