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画报》创刊于1999年,由南方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它立足广州,面向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以“新生活的传播者”为理念,开创了一种独特的城市阅读时尚。精致的“小资”情调在2001年《城市画报》进行的读者调查中,47%的读者认为’新生活”是指“注重享受与质量”的生活。近年来,日益兴起的“小资”情调越来越成为时尚。媒体的大力渲染,以及充满诱惑的安逸舒适的生活,使无数的年轻的中产阶级心向往之,他们有资本、有文化,向往新鲜事物,《城市画报》定位于这一部分目标读者群,针对性鲜明大胆。整本刊物的  相似文献   

2.
《城市画报》(以下简称《城》)是南方日报报业集团的八种媒体品牌之一。前身为已有41年历史的《广东画报》。于1958年创刊的《广东画报》在她的第379期刊物发行时从一个省级图片宣传刊物摇身一变成为面向城市青年的时尚刊物。改版后的《城》一度被冠以国内“最小资的媒体”称号,成为进行期刊品牌研究时无法忽略的经典案例。它将受众群定位在生活在全国大中城市的新兴中产阶层,年龄在25岁~35  相似文献   

3.
“我们曾经被《新周刊》评为中国最具小资情调的杂志,那是一个很好的品牌。”主编李迪生在新华传媒工场的一次沙龙上说,《城市画报》所有的营运工作都是围绕品牌进行的。“我们的推广,我们的采编人员,我们的广告,我们的发行人员,一切围绕这个中心推进。”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我们做了一个《解放军画报》阅读方式的调查。在100份问卷中,有41位读者认同“看”画报,有59名读者在“读”下面打了“√”。读者普遍认为,现在的《解放军画报》比以前信息量大,内容更丰富了,他们已不是过去简简单单地看画报,而是耐人寻味地读画报。由“看”变“读”,一字之变,却反映了《解放军画报》三个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近十年来,有一类杂志异军突起,它们的销量之高,效益之好令其他杂志难以望其项背,《时尚》、《新周刊》及《城市画报》等便是它们的代表。由于其目标受众是新兴的“小资”阶层,因此也有不少人称之为“小资刊物”。小资刊物有着自己独特的形式和内容,它们从无到有,从只现身高档社区、  相似文献   

6.
2003年,《ESPN杂志》(ESPNTheMagazine)与《体育新闻》(TheSportingNews)都取得了骄人的业绩。截止到2003年9月,这两本杂志的期发量都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而该领域的领头羊——《体育画报》(SportsIllustrated)在这一阶段却损失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其广告页数下降了近7%,广告收入平平。而《体育画报》在热衷于大幅度深入报道几年后,2002年,其母公司时代有限公司聘请了《美国周刊》的前任主编特里·麦克唐纳作为该杂志的执行主编,使这一刊物做出了积极的转变。而与之相比,紧随其后的《ESPN杂志》因为脱胎于电视,在体育快报方面也享有盛誉。它以更尖锐的报道吸引着读者和青少年产品广告商。近几年,“爷爷辈”的《体育新闻》也已开始与《体育画报》和《ESPN杂志》这两大杂志竞争同样的读者和广告商。业内人士也认为它的新闻更具权威性。  相似文献   

7.
一不留神,“小资女人”就挤了进来,漫山遍野地烂漫起来,像深秋的一抹阳光,灿烂了整个书市。 到书市上随意转转,发现最近“小资女人”的书似乎一下多了起来,《小资情调——一个逐渐形成的阶层及其生活品位》(吉林摄影版)、《小资女人》(华文版)、《我是时尚穷女人——北京小资完全读本》(文化艺术版)、《小资的私人幸福手册》(中国时代经济版)……要不是怕浪费笔墨和宝贵时间,还能再列出一大堆有关“小资女人”的新书来,书市就这么“小资”起来。  相似文献   

8.
很多广告语过目难忘,但比较喜欢的,却是中国《新闻周刊》的广告语:“影响有影响力的人”。它可能表达出办刊人本身对于杂志的理解和定位。选择这句广告语,做为我对网络舆论的剖析与解读的标题,我觉得能很好的表达网络舆论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实际上是担当出品人的角色。”李迪生抬头望着天花板,若有所思。目前,他的头衔有两个,一个是传播颇广的《城市画报》主编,另一个是广东省南方广告有限公司总经理——即南方日报广告部操盘手。李是中国传统媒体集团中为数不多的从一开始就以纯运营思维行销媒体的职业经理人——在1999年执掌《城市画报》前,他已有9年记者经历和9年广告运营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10.
收到赠阅的2003年7月17日出版的《外滩画报》,其A19版上有王怡老弟的一篇文章——《今识“智子疑邻”》。这是这期画报中我惟一全文细读的一篇,其他浏览而已。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20年代的民国“画报潮”,发生在画报史的铜版时期,它在彼时的读者视野中是一场热闹的画报出版与传播活动,被建构为时人记忆中的“画报潮”与出版热。本文借助阅读史的方法,从读者的视角切入,聚焦“画报潮”中的编读互动过程,再现其带来的意义共享实践。研究发现,在画报的日常生产实践中,编者和读者之间在印刷、版面、选材等方面展开了探索式的交流,以此调适画报的出版,使画报生产呈现出开放性和动态性;而编读间在平日的积极互动与节庆中的消极应对两方面的默契,则反映了“画报潮”建构的社会空间。这一过程使作为主要读者群的知识阶层在“国家徘徊于歧路”的困顿中聊以慰藉。  相似文献   

12.
李晖 《今传媒》2007,(9):12-14
2006年,《城市画报》在广州和北京举办4场"创意市集"活动,这种融合杂志、读者和商家于一体的创新形态杂志活动,不仅对提升杂志品牌有很大帮助,并在读者、客户、传媒及公众各方面都取得非常好的反响.  相似文献   

13.
1999年10月8日,创刊40多年的《广东画报》正式改名为《城市画报》,新刊头CI被设计成“画报”两字特大,“城市”两字特小的样式(见图1中)。初创刊的《城市画报》带有明显的地域性色彩,宣传口号是“带给你一个全资讯的广州”。  相似文献   

14.
与现代人以苗条为美的风气相反,现在的许多报刊好像持着唐人的以肥为美的标准,大家都在打扩版牌。以局外人的经验猜测,这必定跟经济效益有关。最近,看到自己喜欢的刊物《读者》的“2000年大行动”——改为半月刊,增加“以现代城市青少年为主要对象,内容更趋新潮,风格力主时尚”的 B 版,不但不想为它庆贺,而且窃以为:绝非明智之举。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新生代市场调查有限公司和英国市场研究局(BMRB)联手进行的“’98中国媒体大调查”报告,全国月刊的“加权经常阅读率”,《读者》以12.0%高居榜首,第二名《知音》为4.4%,比它低7.6个百分点。我以为这大抵已经到了我国一个刊物能达到的最辉煌的峰巅了。  相似文献   

15.
1941年至1942年期间,日本帝国主义集中主要兵力在我根据地周围进行连续的“扫荡”战争。国民党也配合发动了第二次反共高潮,致使根据地处于极端困难的境地。然而就在这样一个时期里,根据地的第一本新闻摄影画报——《晋察冀画报》出版了(在这之前他们出版过以摄影为主的晋察冀画报时事专刊及解放画刊)。1942年6月12日,《晋察冀日报》发表消息  相似文献   

16.
陈江 《出版史料》2002,(3):97-99
1896年梁启超主编的《时务报》热情宣传西学,影响巨大,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同时也推动了我国期刊事业的蓬勃发展,形成我国期刊史上第一次办刊热。早于《时务报》创刊12年的《点石斋画报》可以称为画报中的《时务报》,它的巨大影响和历史功绩同样在于它主要传介了西学;鲁迅评价说:“这画报的势力,当时是很大的,流行各省,算是要知道‘时务’——这名称在那时,  相似文献   

17.
一、《上海壹周》打假的目的 2002年3月14日的《上海壹周》新闻版为了配合即将到来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推出了名为“小资打假”的专题报道,整个报道占据了四个版面。B1版上有点明主题的一篇声讨檄文,指出目前小资风尚席卷城市每个角落,时尚小资媒体趁势纷纷登场“淘金”,但在这表面的繁荣热闹之下作者“发现两者(真小资和假小资)比例,赝品远远盖过真货。”作者认定,“小资们最钟爱精致的生活质量,最  相似文献   

18.
徐梦 《新闻窗》2012,(1):54-54
通俗与流俗 现代女性期刊常常被人们用“俗”“浅”来定位,甚至被视为小资情调的狭隘读物。持这种观点的人一定没有理解期刊的一大重要原则——通俗性原则。现代女性期刊毕竟不是学术性期刊,特殊的读者对象决定了这一原则的更大适用性。在生活节奏不断加速、工作压力增大的当今社会,女性的阅读需求和阅读方式受到很大的影响。“从畅销书的内容不难发现,  相似文献   

19.
王晓明 《视听界》2006,(2):4-11
“领先一步”,这句人们熟知的广告语,放在《南京零距离》,放在江苏城市频道,是再合适不过的了。4年多前,当业界还在照搬央视新闻模式,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星星点点的荧屏都在播放当地版的《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的时候,《南京零距离》腾空而起,惊动了中国电视界。一个新鲜的名词“民生新闻”就此在中国新闻史上定格。这两年,全国各地的电视台都在大战民生新闻,民生新闻的创始者江苏城市频道,却已经在悄悄地调整战略,将《南京零距离》的品牌效应放大到整个频道。一个先前半死不活的省级地面频道,如今充满生机和活力,成为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的收视高地、创收大户。[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王娟 《出版史料》2010,(1):82-87
《启蒙画报》是清代末年中国北方出版的第一份画报,1902年6月23日创刊,1904年初停刊,前后持续了近两年的时间。创办人为彭翼仲先生。彭翼仲先生共创办了三份报刊,分别为面向不同层面读者的《启蒙画报》《京话日报》和《中华报》。《启蒙画报》的对象为“童蒙”,用白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