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冠肺炎疫情加速数字化转型进程的背景下,数据跨境治理已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性问题。文章在对数据跨境治理的基本内涵阐释的基础上,对跨境数据治理面对的机遇和风险加以分析,指出当前数据跨境治理的主要范式,并提出我国数据跨境治理的因应策略,以回应全球数字经济时代所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2.
数据主权关乎大数据时代的国家发展机遇与总体国家安全,成为激烈争夺的新资源、国家博弈的新领域。围绕网络空间治理模式、治理主体、治理方式等问题,相关博弈主要体现为“多利益攸关方”与“多边主义”的网络空间治理模式矛盾、非政府部门主导与国家主导的网络空间治理主体矛盾、网络军备竞赛的存亡矛盾等方面。依据不同国家的数据立法安排和利益诉求,可将全球数据主权分为严格数据主权模型、宽松数据主权模型和可选数据主权模型三类。因应全球数据主权博弈态势,我国可摒弃网络空间治理模式之争,采之以实用主义态度对待;暂缓推进以联合国为主导主体的治理方式,全方位拓展大国双边多边合作,利用网状外交让国家实质性参与网络空间秩序治理;改进可选数据主权模型,从态度、制度、程度等方面构建我国数据主权战略体系。  相似文献   

3.
跨境数据本地化已被列入很多国家/地区的法律条文,从多维方式来研究跨境数据本地化有助于对我国数据本地化进行科学的战略定位,维护我国的数据主权,实现数据安全与数据跨境高效流动的双重价值平衡。基于维护数据主权考量,文章以66个国家/地区的数据本地化措施为分析样本,从多个维度剖析数据本地化策略,检视我国数据本地化策略并提出完善对策。研究发现:大多数国家/地区的价值取向是促进数据跨境流动,存在“显性”“隐性”及其二者组合等3种模式,以及本地存储与本地备份两类强度要求,客体类型侧重于个人数据。我国数据本地化策略侧重于维护数据安全,存在本地存储数据类型过多、双重本地化要求过严、数据本地化立法强度升级等问题。文章提出我国跨境数据流动的战略定位设想:正视数据主权的相对性、区别适用绝对的本地存储、坚持显性数据本地化为主、数据类型先分类再分级。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绘制数据主权国内外研究图景,对数据主权的理解达成粗略共识,消除存在或可能发生的有关数据主权的误解与误用,并揭示现有研究局限、提出未来研究进路。[研究设计/方法]采用内容分析法,设计从概念演进到内涵、价值、主体、权能、应用的研究文本分析框架,整理国内外数据主权文献,展示学界对数据主权的理解程度。[结论/发现]数据主权往往与控制、管辖数据流相关。长久以来学界主权意识强烈,风险感知敏锐,高度重视网络空间安全,但也体现出理论研究贫瘠、风险探讨较为简单、安全建议落地困难等问题,应深化数据主权的法理探讨,深究其风险的内在逻辑,深研其安全建设的方案对策。[创新/价值]通过综述国内外数据主权研究,初步厘定了数据主权的概念以及讨论数据主权时的主要关切,在总结现有研究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完善方向。  相似文献   

5.
各国围绕数据主权相关的数据管理权和控制权展开激烈的角逐,严重阻碍了数字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和区域合作,保持数据主权的谦抑性能够对数据主权分歧及冲突作出积极回应。文章梳理发现,各国在数据主权上呈现普遍的积极化扩张趋势,部分国家甚至衍生出扩张的激进式形态,突破了数据安全及流动的合理界限。在法理上,数据主权谦抑性对激进式扩张的协调抑制确有必要。在规则建构的合理性上,谦抑性原则要求数据主权防御主义与进攻主义实现动态均衡。我国数据本地化策略是有限理性下的优先选择,但单一的防御主义非网络强国建设的合理路径,因此我国数据主权建构应在遵循兼容性、合作共治及克己性原则的基础上,协调数据自由流动和安全流动间的不同利益诉求,实现重要数据的控制下流动与非重要数据的信任下流动。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技术深入变革与数据资源重要性急速提升,网络平台迅猛发展,提升了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便利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也引致了多种政治经济风险和不确定性。在数据赋能的权力结构变迁中,市场权力向占有大量数据资源的平台流动,平台权力兴起。平台权力挑战了国家数据主权的身份与权威,对网络空间国家安全与数据安全产生深刻影响。现行的政府外部强制性监管、平台内部审视性自治和官民合作协同性治理的平台治理模式在主体与工具方面均存在缺陷,难以回应数据主权视野下的治理诉求,亟需注入新的平台治理精神,以应对权力转移带来的网络空间治理结构变化。应当以数据主权为原则嵌入国家安全与主权权威的治理理念,以主权权能让渡为工具增强平台开展合法性自治的能力,同时培养以社会责任为引导的平台行为,兼顾政府监管与平台自我规制,搭建以国家权力为中心的法律制度与以平台权力为中心的平台规则的良性互动框架,追求主权安全、权责平衡、充满活力、制度正义的平台善治模式。表1。参考文献50。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要求下,公共文化数据协同治理成为促进公共文化数据开放共享、搭建文化数据服务平台、推进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的重要现实问题,亟须探索其基础理论形式与治理框架。[研究设计/方法]运用主题分析法,探寻数据协同治理的概念核心要素,结合公共文化数据特征,形成公共文化数据协同治理内涵;运用模型构建法,依据公共文化数据协同治理各层次的目标与功能,构建公共文化数据协同治理的整体理论框架。[结论/发现]公共文化数据协同治理是多元文化数据主体以数据为驱动共同参与公共文化数据治理、协同完成公共文化管理与服务的非线性动态过程,具有公共性、开放性、交互性、工具性。构建了多层次、全过程、多要素的公共文化数据协同治理的理论框架。[创新/价值]关于公共文化数据协同治理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可深化公共文化数据协同治理理论体系,进一步揭示其运行机理,为探索中国特色治理路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杭敏  张亦晨 《中国编辑》2022,(12):10-14
数据作为基础生产要素之一,明晰其权利归属已成为构建全球数字治理体系、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数据主权聚焦国家层面的数据权属,数据确权则在更广泛的层面上关注数据权利问题。从数据主权到数据确权,是数据治理在权属方面更为基础、更为系统的探讨。在数字时代,传媒发展在国家数据主权、企业商业利益和个人隐私保护等方面均面临确权困境。为此,本文通过梳理数据权属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的具体表现来讨论数据确权问题,同时,基于非同质化代币(NFT)等技术逻辑,探索数据确权推动传媒发展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9.
杭敏  周长城 《传媒》2022,(2):91-94
在从网络主权到数据主权的变迁中,媒介承担了重要的角色,其对于数据主权核心概念、主要议题和关键案例的报道传播对提升大众对这一主题的认识,以及建立国际和企业组织间的有效沟通起到重要作用。本文聚焦数据主权议题,运用框架理论分析国际媒体的报道与传播,梳理该议题所面临的争议,讨论互联网治理下的媒介策略,以期为推进国际社会与政府层面的数据主权规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崛起,西方的各种论调层出不穷,中国官方、民间声音不断。国防大学教授畅想"中国梦",探讨21世纪大国战略竞争的辩证法。本文摘自该书序言。  相似文献   

11.
跨境数据流动因巨大的经济价值和潜在的地缘政治风险成为数据治理议题关注的焦点。目前世界跨境数据流动处于以欧美为主导的区域性合作与妥协的跨境数据流动规制下,我国推动国际跨境数据流动的多边治理合作道阻且长。文章调研欧盟、美国、日本、俄罗斯等重要组织和主权国家的跨境数据治理政策,结合双边和多边区域贸易协定,梳理国际跨境数据流动规制的内部机理,剖析全球跨境数据流动多边合作治理存在的困境,提出符合我国价值导向的变革路径。文章将跨境数据流动治理内部机理划分为规制主体、规制客体与规制手段等3个维度,分析国际跨境数据流动治理合作的价值理念互斥、监管制度模糊、区域合作碎片化的现实问题,提出以普适共赢为优先的规则制定、以独立机构为依托的第三方监管、以例外条款为补充的合作前提等3种国际跨境数据流动合作治理变革路径,为我国融入全球跨境数据流动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在全球格局加速重构的信息化时代,经济全球化、网络全球化向纵深推进,催生出日渐频繁的跨境数据流动实践。加强跨境数据流动安全治理,是我国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研究设计/方法]借助文献研究、政策文本分析、案例研究等方法,深入探究我国跨境数据流动安全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及因应策略。[结论/发现]我国跨境数据流动安全治理面临多法并轨、监管离散、风险复杂、管辖冲突等现实困境。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推进跨境数据流动安全治理的行动策略包括:坚持底线安全观,完善跨境数据流动法律规制体系;秉持共同安全观,统筹推进跨境数据流动安全监管;运用整体安全观,提升跨境数据流动风险管控效能;践行国际安全观,为全球数据安全治理贡献中国方案。[创新/价值]为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防范化解因数据无序跨境流动引发的非传统安全风险,加强跨境数据流动安全治理提供实践进路参考。  相似文献   

13.
数据伦理框架作为国外数据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数据治理效能、优化数据治理模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欧美国家已经建立了相对成熟的数据伦理框架,对其基本架构和深层逻辑的探讨可以为我国数据伦理框架的构建提供重要参考,对我国数据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文献调研法和内容分析法,对8个国外数据伦理框架进行比较,研究国外数据伦理通用的框架、结构和运行模式,借鉴国外数据伦理框架的模式及实践经验,对我国数据伦理框架参与国际数据伦理对话以及中国化构建路径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国外数据伦理框架相对稳定,并具有规律性,确立了以法律体系为支撑、以基本原则为核心、以行动方案为指南的数据伦理逻辑框架,形成了“法律体系—伦理框架—伦理说明”为一体的以伦理问题为中心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4.
网络舆论作为依托互联网为物质载体和时空环境的社会舆论表达,形成的网络舆论场拥有其他社会舆论空间所不具备的特性。作为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网络舆论场之间存在多方主体的博弈,造成这种博弈的多方原因使得网络舆论场充满着诸多不确定和不稳定性,从而打破了既有舆论生态平衡。引导和治理网络舆论场,已经成为国家意识形态治理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开展档案数据治理研究与实践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和信息资源数据化双重背景下的发展需求,从学理层面分析档案数据治理研究的现状与发展,对于档案数据治理实践和档案学理论构建都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对我国现有的档案数据治理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内容分析,梳理并阐释了现有研究对于档案数据治理概念范畴、内容结构和功能定位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提出档案数据治理研究的理论坐标应当是对档案信息治理理论的转型,对档案数据管理理论体系的深化,以及对档案管理理论的外部拓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深入探析国外数据治理内涵、要素、模型与框架等,为我国数据治理的全面发展提供更为具体的建议和更为明晰的规划。[方法/过程]采用文献调研和网络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梳理国内外数据治理的研究现状。[结果/结论]国外数据治理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探索、模型框架以及实践应用三个方面;国内研究侧重于理论分析,尚且缺乏模型与框架等应用研究。结合已有研究,从数据治理的内涵、要素、模型与框架出发,分析已有数据治理模型的类型、特点、问题、挑战与机遇,提出开展数据治理活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袁安琦  杨智勇 《山西档案》2023,(6):58-63+41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导向和档案资源数据化的实践转型共同呼吁档案数据治理能力提升,文件连续体理论体现的连续性、多维互动、时空延伸与档案数据治理强调的全程性、多元协同、价值实现相契合。以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数据战略2023—2025》为例,着眼于档案数据治理与文件连续体理论的耦合,阐明文件连续体理论应用于档案数据治理中的价值,从全程管控、主体协同、资源聚合等方面为档案数据治理能力提升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数据治理是实现大数据驱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变革的基础,构建体现领域特殊性与敏感性的公共安全数据治理体系为开展科学研究与治理实践提供理论框架指导。[方法/过程]从交叉学科视角出发,对公共安全数据治理的概念进行溯源,并剖析其发展的学科理论基础和驱动力;在此基础上解析代表性文献,梳理公共安全数据治理的解决问题、治理主体、客体、工具和目标五个关键要素的内容范畴与核心内涵,进而构建涵盖多要素、不同维度的数据治理体系逻辑框架。[结果/结论]该框架以数据流为连接点凸显学科之间的知识交叉融合,统筹各关键要素并指出公共安全数据治理的关键议题包括应用情境搭建、数据资源体系建设、主体决策机制建设以及治理工具选择。  相似文献   

19.
历时两年的平台治理风暴进入尾声,意味着中国乃至全球互联网发展与治理开启历史性转向,而其中最具标志性意义的事件就是滴滴事件。滴滴事件作为中国互联网“数据第一罚”,代表了互联网发展模式以及对互联网的社会认知和公共政策的整体范式转变,即从过去注重信息、内容、行为等显性的浅层,开始进入注重数据、算法等隐性的深层。数据已经全面崛起,成为互联网产业的主导性驱动力,正在重构互联网沟通、生活、娱乐、工作以及政治、文化等各个层面的变革方式。与此同时,互联网走出了过去单纯依靠资本驱动的阶段,数据保护上升为整个社会的基本意识和观念,数据背后的权力边界和再平衡也成为数字时代公共政策的新方向。全面深刻认识这一技术、产业和制度的全球性历史性转向,对于我们理解这场平台治理背后的历史逻辑,以及把握互联网产业的未来方向,至关重要。滴滴事件标志着数字时代数据秩序这一当今世界最具挑战性制度构建的开始,昭示了网络治理全新的使命和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在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和数据要素价值释放的时代背景下,数据安全治理变得极为重要,因此,聚焦复杂信息环境下的产业数据安全治理问题,探索并提出完整的产业数据安全治理体系框架,有助于降低产业数据在供给、流通和使用全过程中的风险,推动产业数据价值有效释放和产业数字化实施进程。[方法/过程]文章在文献调研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界定了复杂信息环境下产业数据安全治理的内涵,利用区块链、隐私计算和数据湖技术搭建底层技术架构,提出产业数据供给端、流通端和使用端安全治理的行政手段,并构建以“核心要素-技术架构-行政手段”为核心的产业数据安全治理体系框架。[结果/结论]文章系统性地提出了复杂信息环境下的产业数据安全治理问题、治理方法以及体系架构,以人工智能产业为例,在验证该治理体系框架可行性的同时,具体阐释了该产业数据安全治理体系运行流程及保障策略,为有效解决复杂信息环境下产业数据要素全过程中的数据安全问题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