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用字遣词、音韵格律、意境风格三个层面对《天净沙》的三种英译进行比较分析,进而探讨 汉诗英译过程中音、形、义三者和谐统一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红豆词》是《红楼梦》第二十八回非常重要的一首词。《红豆词》包含多种意象,抒发了相思愁苦之情,意境悠远。本文选取《红豆词》的两个英译本,分别从意象、韵律、节奏和情感传达四个方面对其进行评析和鉴赏,以期增进读者对《红豆词》英译本的理解和鉴赏。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诗词以其语言简约,意蕴丰富深厚,赋予音韵节奏感而闻名遐迩,可以称之为文学的瑰宝。《鹿寨》是我国唐代诗人王维的代表作之一,在对原诗的理解的基础上,从用词、忠实原文以及意境传达方面对三个英文译文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4.
赵桦 《文教资料》2006,(25):177
《虬髯客传》是唐代豪侠小说的集大成者,描写了“风尘三侠”的故事。翻译我国古典文学的最佳排挡杨宪益夫妇把它译为英文,译笔简洁明丽,如行云流水。本文对其译文进行赏析评论。  相似文献   

5.
柳宗元的这篇《渔翁》,是一首不入律的七言古体。平仄使用较随意,用韵也依古风。首句入韵(仄韵),与二,四、六句同押入声。其中“宿”“竹”“逐”同为“屋韵”,“绿”为“沃韵”,临韵相通。可见柳宗元有意避免律句,营造一种古朴的风气。  相似文献   

6.
章通过分析李清照的两首《如梦令》词的遣词造句、意境创造、生活感受的不同,揭示了词作品跟其他学作品一样与作的生活境遇有密切联系,也体现了词作高超的创作技巧。  相似文献   

7.
在比较研究《苔丝》的两种译本的基础上,从翻译的理解、选词和原文风格的再现等三个方面,通过具体实例分析了两种译本的各自特点,比较了其中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8.
鉴赏唐诗主要是把握住诗歌的形象,诗歌的形象鉴赏要从诗歌的意境入手,意境之美主要表现在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情景并茂的方面,本文就从这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9.
《枫桥夜泊》的三种英译表明,汉诗英译在语法上是由不定位向定位,由不定关系向定关系的转换,在语义上则是由隐向显、由含蓄向明露的转化。在把握意美这个前提下,可以灵活变通,精心运作,通过加词换词,语序变位,对诗行结构、格律组合、韵脚配置进行适度调整,从而在传达原诗意美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传达原诗的音美和形美。  相似文献   

10.
[原诗] 行舟 李益 柳花飞入正行舟,卧引菱花信碧流。闻道风光满扬子,天睛共上望乡楼。[编按]  相似文献   

11.
康漫红 《教师》2011,(32):123-124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儒学,儒学最为重要的思想体现在《论语》中。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研究《论语》的译介工作,对于将中国传统文化推向世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论语》的英译本较多,本文将探讨丁往道教授的《论语》英译本对关键字词、句子以及跨文化的处理,分析本译本的成功之处以及少数待商榷之处,以便让读者在分析手学习翻译中国古代典籍的经验,挖掘典籍翻译的某些规律。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儒学,儒学最为重要的思想体现在《论语》中。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研究《论语》的译介工作,对于将中国传统文化推向世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论语》的英译本较多,本文将探讨丁往道教授的《论语》英译本对关键字词、句子以及跨文化的处理,分析本译本的成功之处以及少数待商榷之处,以便让读者在分析中学习翻译中国古代典籍的经验,挖掘典籍翻译的某些规律。  相似文献   

13.
《泊秦淮》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绘景叙事、借古讽今、寓意深刻.以欣赏为主,列举许渊冲、唐一鹤、杨宪益和戴乃迭、王守义和诺弗尔(J.Neville)的《泊秦淮》译本,在语词的选用、风格的再现、音韵的移植三方面对四种译文进行比较和解析.许译简洁明快,唐译抑扬顿挫,杨译含蓄隽永,王译平实质朴,各位译者在原文的基础上均显现了译者本身的语言特点及风格,在传达诗歌的神.韵、意境、节奏、韵律等方面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14.
唐朝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融诗情画意哲理于一炉,体现了“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的审美意趣,是千古不朽的艺术佳作,其间深蕴着美感、宇宙观和达观的人生观等。  相似文献   

15.
菡萏香消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韵光共憔悴,不堪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相似文献   

16.
再别康桥》是现代诗人徐志摩的代表作 ,有着优美的意境 ,有着高超的技巧 ,有着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赏析此诗 ,应从意境着手 ,才能把握全诗的思想和艺术  相似文献   

17.
清代科举考试中对试帖诗的要求极尽严格,这主要表现在结构和用韵上。科举制度中试帖诗对作诗结构上的要求同八股文一样讲究"起承转合",在用韵方面只限平水韵,一韵到底,中途不得换韵。蘅塘退士只是把《唐诗三百首》作为私塾课本来选编的,并没有把它完全作为一本清代科举制度下的应试教材,这也正是《唐诗三百首》比清代很多试帖诗的选本更加难能可贵之处。《唐诗三百首》所编选的诗歌结构上大都符合当时科举考试在结构和用韵上对诗歌的要求,基本实现了其作为一本指导蒙童参加科举考试的读物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朱宏恢、徐荣街二同志撰写的《唐诗赏析》(本刊1978年第四期曾选登),己由连云港市教师进修学校负责编辑印刷,预计年底之前发行。本书共赏析唐诗五十首,计十二万字,三  相似文献   

19.
《有所思》是一首表达男女情爱的诗。这首诗通过典型的行动细节描写和景物的比兴烘托来刻画人物,表现了一位女子在遭到爱情波折前后的复杂情绪,把主人公因爱而思、由爱而怨、因怨生恨的情感以及忠贞、倔强、爱憎强烈的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是一首久传不衰的情诗绝唱。  相似文献   

20.
《元初一》的用韵有一定之规,也很有特色。但必须用闽西客家话去念才能琅琅上口,韵律和谐。此可与当今闽西客家话语音相印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