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意义]研究学术论文创新性有助于加快知识创新共享,促进创新突破或再创新,推动国家创新发展;有助于营造良好科研氛围,引导科学研究“重创新”。[研究设计/方法]从学术论文创新性相关概念辨析、学术论文创新性类型、学术论文创新性识别方法、学术论文创新性研究的应用四个维度阐述当前学术论文创新性研究现状,并展望未来研究。[结果/结论]概述了学术论文创新性内涵、2种学术论文创新性类型及其关系,梳理了学术论文创新性识别的4种方法及学术论文创新性研究的应用,并指明学术论文创新性研究具有以下动态:(1)立足新时代科学评价,深化学术论文创新性理论研究,为遴选高质量学术论文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2)借助新信息技术,综合识别学术论文创新性;(3)强化学术论文创新性研究应用,提升创新力,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创新/价值]多维度阐述学术论文创新性研究进展,以全面理解学术论文创新性,准确把握其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主题创新是学术论文创新最本质的特征之一。基于主题演化视角对情报学论文的创新性进行分析,以期提供动态评价的新思路。[研究设计/方法]选取情报学领域11种CSSCI期刊近20年的论文作为样本,结合LDA主题模型与SVM分类算法,对摘要进行潜在主题识别,并判断论文创新性。最后,采用统计方法验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结论/发现]应用的学术论文创新性评价方法能够有效识别情报学领域不同时期具有创新价值的论文,可以为学者的科研选题、论文主题创新性评价以及期刊的论文评审提供参考。[创新/价值]拓展融合LDA与SVM的创新性评价方法的应用领域,丰富基于内容的科研论文创新性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
中外情报学论文创新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近年中外情报学论文的创新性进行分析和对比,揭示情报学领域研究的创新性特征,发现领域学术论文中创新句内部的知识关系,进行更细粒度的论文创新性分析,为研究领域创新点深层次利用提供条件,同时丰富科技论文创新性监测的途径,促进科学研究创新。[方法/过程] 从句子级创新性识别出发,选取中英文各两种情报学期刊作为样本,采用信息抽取和机器学习的方法,将创新句的抽取从现有的摘要扩展到全文,充分利用句子结构和句法特征识别领域创新内容,探讨近年中外情报学论文在创新对象、主题、类别等方面的特征,并做对比分析,最后通过对自动分类的论文集合进行定性的内容分析,总结归纳出中外情报学论文创新的表达范式。[结果/结论] 从创新的表达来看,中外情报学论文创新句的分布情况基本一致,英文期刊论文创新的表达更丰富。从创新性特征来看,英文情报学期刊论文创新主题较集中,而中文主题多样和分散;具体方法的创新是近年情报学领域的创新热点,而在研究方法上创新不足;中英文情报学期刊论文的创新性特点都反映了应用研究、实证研究的成果较多,而理论创新推动缓慢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从全文本内容分析的角度对算法的学术影响力进行分析。[方法/过程]以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十大数据挖掘算法使用为例,分析不同算法在特定领域的影响力。通过对1965年-2006年间发表的自然语言处理领域10 922篇学术论文的调研,从其全文内容中抽取6 001条包含十大数据挖掘算法的句子(简称算法句);针对算法句从提及论文数、总提及次数、提及位置等3个方面,对不同算法的影响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结论]以不同特征作为影响力衡量标准,十大数据挖掘算法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学术论文中的影响力有明显区别,在基于论文数、提及数和提及位置的评估标准中,SVM算法表现出较高的影响力,Apriori算法的影响力则明显低于其他算法。本研究为量化评估算法的影响力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 从学术文本词汇功能的角度出发,考虑科研文献中词汇的语义功能,设计和实现一个基于词汇功能识别的科研文献分析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现有科研文献分析系统的不足之处。[方法/过程] 首先阐述学术文本词汇功能的定义及其识别研究的现状进展;在此基础上,对系统思路、功能模块进行设计;最后,选取1994-2013年CNKI中计算机领域的文献作为数据来源,实现一个基于词汇功能识别的科研文献分析系统CS-LAS。[结果/结论] CS-LAS可以满足科研工作者更为细粒度的信息需求,对于传统学术数据库的检索结果有一定的优化,同时实现对某一学科的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的合理把握和可视化呈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分析学术文本可读性特征对Altmetrics分数的影响,为推动学术思想的交流、传播提供实践参考。[方法/过程]以WebofScience数据平台上中国学者2019年发表的126304篇学术论文摘要文本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种可读性公式及五种语言复杂度指标对其可读性特征进行衡量,并进一步通过OLS回归分析验证不同可读性特征对Altmetrics分数的影响。[结果/结论]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学者发表的学术论文摘要文本整体可读性较低,不同学科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与此同时,不同的可读性特征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术论文的Altmetrics分数,即影响学术成果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所能获得的公众关注度。研究结论有助于指导中国学者利用不同的语言特征提升其英文学术写作的可读性,并为推动中国学术思想在国际领域的传播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 学术论文始于问题,探讨学术论文的研究问题,为揭示学术论文的核心内容,实现基于问题的学术论文知识发现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以2015-2020年间图书情报领域CSSCI期刊发表论文为数据源,随机抽取1 000篇论文为样本,利用内容分析法对题录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学术论文的研究问题类型、结构,归纳学术论文类型与其包含研究问题类型和数量关系,以及一篇学术论文多个研究问题的关系与结构形态。[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学术论文包含的研究问题在类型和数量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一篇学术论文通常包含一个以上的研究问题,研究问题个数与问题导向个数具有相关性;一篇学术论文内部研究问题间具有因果、递进等关系,呈现线性、树状、网状的结构形态。  相似文献   

8.
刘虹  李煜 《图书情报工作》2018,62(23):87-96
[目的/意义]揭示2002年以来图情领域重要国家在学术论文产出的总量、引证、研究主题、学术合作等维度上的学术贡献与特征演化,为图情领域的学科建设及相关研究者追踪研究主题与前沿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近15年WoS数据库收录的图情领域86种核心期刊为研究对象,应用文献计量学、科学知识图谱、计量模型等研究方法,运用TDA、Ucinet、VOSviewer等数据分析工具,从学术论文的总量特征、引证特征、主题特征三个角度对图情领域重要国家的学术贡献进行深入分析,并构建计量模型考察空间距离及学术能力对重要国家之间学术合作的影响机制。[结果/结论]美国在图情领域的科研实力强劲,中国的学术贡献增速最快,荷兰、芬兰、比利时三国则在归一化被引比率指标上表现突出;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图书馆、信息检索、互联网、知识管理、社交网络、计量学、用户研究、研究方法8个主题范畴,英国、西班牙、中国、美国的研究主题最为广泛;空间距离与学术能力都对国家间的学术合作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 值此《图书情报工作》创刊60周年之际,分析和总结该刊所走过的学术历程,揭示其在业界的学术地位和影响。[方法/过程]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其在1956-2016年间刊发的全部学术论文数据进行统计,从发文视角的期刊载文量、核心作者群、核心机构群、核心主题群和引文视角的期刊影响因子、期刊被引率、即年指标等方面对该刊在学术影响力、学术创造力、知识吸纳和传播能力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揭示和分析。[结果/结论] 在近60年里,《图书情报工作》的各项评价指标一直在稳步上升,有其产、学、研一条龙的学术链,其综合实力与水平快速发展,充分显示出创新性强的特点,是我国图书情报领域名符其实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摘要作为学术论文中能够简明扼要地说明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最终结论的陈述部分,具有较高的探究价值和意义。[方法/过程]选取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LSTM-CRF和CNN-CRF 4种模型,对3 672篇情报学领域的期刊论文进行摘要划分识别研究。[结果/结论]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识别F值最高为69.15%,LSTM-CRF神经网络模型最高F值为88.76%,RNN-CRF模型最高F值达到89.10%,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分类宏观F值最高为72.04%。该实验结果对图书情报领域的学术论文结构功能划分实验模型选取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基于知识元的学术论文内容创新性智能化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创新性是对学术论文质量最基本的要求,是学术论文的灵魂,是学术论文评价的核心。知识元是学术论文基本组成单元。基于知识元理论和机器学习相关理论与算法,从学术论文内容层面研究计算机如何智能化地进行创新性评价及其实现过程与方法。[方法/过程] 首先,构建学术论文的研究问题、理论、方法、结论4个知识元本体,接着提出基于知识元的学术论文创新性判断模型。其次,根据学术论文研究特点,构建理论与方法机器分类模型及知识元的抽取规则与抽取方法,建立规则库和知识语料库。最后,基于语义相似度计算方法,根据判断规则和相关权重对学术论文4个维度的创新性进行评分。[结果/结论] 基于知识元抽取的学术论文创新性评分系统的实证结果表明,该智能化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为学术论文内容创新性智能化评价系统的最终实现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基于成果特征标识学者的学术专长是学者画像的重要任务,对学者分类、评审专家遴选、发现小同行等应用具有重要价值。[方法/过程]首先分析揭示学术专长的因素,用层次分析法构造专长标签权重分配模型;采用TextRank和概念链接技术从中英文成果内容中识别主题术语,结合权重筛选出具有领域共识和专长概括性的词汇作为专长标签。选取获得人才称号的多个领域科研人员,从中文或英文代表成果中提取专长标签,以人才公示中的专长领域作为对照基准,通过人工打分和语义计算评测识别效果。[结果/结论]在被贴中文专长标签的学者中,71.9%的个体的专长描述被认为满意。在被贴英文专长标签的学者中,77.2%的个体的专长描述被认为满意。实验表明提出的学者学术专长识别方法具有合理性。主要创新在于:在中英文不同语种以及是否存在外部知识库的条件下,提出从文献内容中挖掘候选标签词的解决方案;结合计量因素,用多种成果特征筛选专长标签,并提出权重分配的方案;针对评价基准欠缺的问题,提出基于语义计算的方式补充答案,从而扩充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13.
论科技学术论文创新性的初审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钟细军 《编辑学报》2010,22(2):108-109
分析学术论文的创新特色和3个创新属性,从5个方面提出了编辑初审评价学术论文创新性的方法:把握学科领域性和专业方向性,初步判断是否有创新;运用对比法,评价学术真实性;分析学术论文各组成部分之间的逻辑相关性,判断创新可信度;对照关键参考文献,追索研究起点;依据作者的创新性说明,查证核实创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学术谱系与知识传承密切相关,具有历时性、系统性和评价功能,蕴含大量可挖掘的信息和价值。系统梳理科学家学术谱系的相关研究,揭示学术谱系的价值及潜力,为该主题研究及实践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对学术谱系的内涵进行辨析,从数据采集、导学关系识别、结果可视化等方面总结学术谱系的构建方法,并将目前学术谱系的测度研究按照测度指标及方法和测度应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结论]学术谱系在包括情报学在内的多个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及潜力,未来应重点关注数据来源、平台建设和主题拓展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索引是检索、统计、分析信息的利器,是图书情报学/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核心内容。数据库具有索引的功能,现代索引就是“数据库”。加强索引及数据库在学术规范与评价上的研究和实践,对于坚守图书情报学/信息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适度扩展到相关学术领域或公共学术话题,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设计/方法]利用概念分析法,探讨索引原理及其推论、索引与目录、目次和数据库的关系。利用典型案例分析法,分析各类型索引、数据库在学术规范和评价上的作用。[结论/发现]源文献抽取、注出出处、“异排”是索引区别于目录、目次等类似检索工具的“本质属性”。根据索引的原理,可以推出四大命题。索引及数据库在学术规范与评价方面有重要作用,但索引等技术手段仅是辅助工具。[创新/价值]提出“异排”一词来概括索引的独特性。同时概括出索引的本质属性及其原理和四大推论,率先将索引、数据库与学术规范与评价的关系明确地关联起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结合五年来图情档领域的学术热点,对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脉络进行梳理。[方法/过程]回顾了信息资源管理领域传统的数据-信息-知识-智慧(DIKW)经典模型,并从职业实践角度发展了相应的技术/运营-分析-战略-文化(TASC)模型,进而在匹配上述两个模型的基础上,梳理了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脉络。[结果/结论]信息资源管理以克劳德·埃尔伍德·香农(Claude Elwood Shannon)关于信息的量化、度量、编码、传输和处理等为起点,以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的“世界3”理论、贝特拉姆·克劳德·布鲁克斯(Bertram Claude Brookes)的“知识地图”、杰西·谢拉(Jesse Shera)的“社会认识论”为“中介”,以布伦达·德尔文(Brenda Dervin)的“意义建构”(Sense-making)学说为承继,已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理论脉络主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政策制定与科学研究两者间相互影响,通过研究两者的关联度,有助于创新学术影响力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方法/过程]基于扎根理论和灰色关联度模型,以疫情防控档案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为例,探究政策关联度计量指标和主要的计量程序。首先,使用质性分析工具对政策编码以获得指标。其次,依据指标对学术论文编码并整理编码结果。最后,利用灰色关联度模型计算学术论文与政策文本之间的关联性,以关联性作为依据研究学术主体的学术影响力。[结果/结论]从宏观上来看,学术界与政策制定的关联度较高;从中观上来看,政策关联度较低;从微观上来看,政策关联度处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18.
张颖怡  章成志  Daqing  He 《图书情报工作》2022,66(12):125-138
[目的/意义]问题和方法是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散落在学术论文中的问题与方法进行有效组织,例如问题与方法识别及其之间的关系抽取,可挖掘学术论文中的隐性知识,促进学科的方法体系和问题体系构建。对学术论文中问题与方法识别及其关系抽取的相关研究工作的梳理,有助于把握该研究的发展趋势、发现该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为未来的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方法/过程]在学术论文的问题和方法的挖掘方面,现有研究围绕4个研究点展开,分别是问题与方法及其关系定义、问题与方法及其关系标注数据集构建、问题与方法识别及其关系抽取的模型设计以及问题与方法及其关系的应用。本文分别对这4个研究点进行梳理,归纳总结现有学术论文中问题和方法知识挖掘的现状。[结果/结论]分析发现,在问题与方法的相关定义中,较少结合科学哲学中的问题学等理论进行定义;在问题与方法数据集构建中,存在数据集重复标注的现象,另外,开源数据集集中在自然科学领域且一般为英语语料,中文开源语料稀缺;在问题与方法识别及其关系抽取中,现有抽取模型性能较低;有关问题和方法的研究不应止步于词语识别和关系抽取,需对挖掘出的知识进行深入分析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学术研究是学科发展最重要的考察指标,在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的背景下,从档案学术研究的视角讨论新环境下研究题域的扩展与深化,对于丰富学科内涵、推动学术创新具有重要价值。[方法/过程]通过文献分析对信息资源管理一级学科下档案学术研究题域进行全景梳理,从底层逻辑、时代挑战、拓展创新3个方面进行阐述。[结果/结论]信息资源管理一级学科下档案学术研究题域的扩展与深化要坚持“守正”与“创新”,在坚守学科底层逻辑的基础上,直面档案学术研究的时代挑战,加强对理论和应用的拓新,强化学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20.
陈翀  高欣妍  黄红 《情报工程》2023,(5):97-111
[目的/意义]自动识别优质术语一直是多领域普遍关注的问题,其中一个突出困难是缺乏领域标注语料,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BLSTM-CRF的自举式领域术语识别方法。[方法/过程]首先选取少量种子术语标注语料,训练BLSTM-CRF模型,识别候选术语;再基于术语质量特征构造筛选准则,从候选术语中挑出优质且新增的结果加入到新一轮训练的标注词汇集合,迭代标注训练,直到新增术语量小于某一阈值或迭代达到特定次数。本文还检测了模型迭代训练效率及在其他领域的推广性,将在计算机领域语料训练出的模型用于新兴的融合出版领域的技术术语识别。[局限]术语质量特征量化方法待综合多指标优化,模型改进学习机制未引入负例且迭代不易收敛等。[结果/结论]本文最终通过标注数量和标注语境丰富度实验表明了采用新增标注数据进行迭代的有效性。以50轮迭代训练后结果为例,在计算机测试语料上识别术语及其所有标注序列的F1值为0.43和0.59,新术语率为0.79,均优于基准BLSTM-CRF模型、BERT-BLSTM-CRF模型效果,证实了新方法启动成本低,领域适应性好,能够有效解决术语识别中训练语料缺乏的问题。在模型迁移效能评价中,抽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