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墨子的德育思想相当丰富,“兼爱”是其核心思想,从这一思想出发他的目标就是培养具有这种“兼爱”精神的“兼士”。本文试图从“兼爱”的角度来看墨子的德育思想,分析墨子的这一思想对我们今天的德育工作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作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创立了墨家学派,在他和他众多弟子的发展传承中,墨家形成了自己迥异于其他学派的核心理念。墨家学派的核心理念有“非攻”、“兼爱”、“尚贤”、“节用”等内容,在这些理念中,“兼爱”是核心中的核心,其它的理念都围绕“兼爱”展开。  相似文献   

3.
李贤中 《职大学报》2004,27(1):19-23
墨子“兼爱”思想之伦理学建构,包括:“天志”为根源的价值论、情境认识论、推类方法论及权衡利害的道德实践等部分。本文是顺着认知、思维、行为的脉络考察相关的原典资料,并做出系统性的诠释。其中“兼爱”思想的内涵贯串于兼爱伦理学每一部分的理论;兼爱的核心思想不但影响价值论、认识论、方法论,各部分理论之间也有相互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兼爱”是墨家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所谓“兼爱”,意是整体的爱、平等的爱,人与人平等相爱,不能有人、己、亲、疏的区别。“兼爱”思想恰是商品经济社会生产和消费活动的伦理原则,有兼爱之心,使利己心(爱己)与利他心(爱人)之间的平衡,这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利益主体取得双赢、多赢所应当遵循的道德原则,也是现阶段社会走向和谐的道德需求。  相似文献   

5.
学界一般认为,"兼爱"是墨学最早且最重要的主张。本文将论述,"兼爱"很可能是由墨子弟子,或是后世墨者所提出。《兼爱》上、中、下只是"兼爱"概念的出发点。这个看法的依据是:《兼爱》上的作者把墨子"爱人"的劝告解释为"相爱"或"兼相爱"。《兼爱》中则将其发展为"兼相爱、交相利"。直到《兼爱》下,"兼爱"这个概念才首次出现。"兼爱"这一概念的成熟,则完成于《天志》三篇之中。我们能发现,"爱"在十论诸篇里,历经了一个概念演进的过程:从"自爱"发展为"相爱",再进一步演变为"兼相爱",最后到无条件的"兼爱"。在这一演进中,被改变的并不是"爱"本身的内容或性质,而是所爱的范围。  相似文献   

6.
墨子兼爱在内涵上介于博爱和关爱之间,而且更偏重于关爱或友爱,在墨子看来,兼爱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既充分又必要的条件兼爱是上天的意志,同时也是义士努力为之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学界一般认为,"兼爱"是墨学最早且最重要的主张。本文将论述,"兼爱"很可能是由墨子弟子,或是后世墨者所提出。《兼爱》上、中、下只是"兼爱"概念的出发点。这个看法的依据是:《兼爱》上的作者把墨子"爱人"的劝告解释为"相爱"或"兼相爱"。《兼爱》中则将其发展为"兼相爱、交相利"。直到《兼爱》下,"兼爱"这个概念才首次出现。"兼爱"这一概念的成熟,则完成于《天志》三篇之中。我们能发现,"爱"在十论诸篇里,历经了一个概念演进的过程:从"自爱"发展为"相爱",再进一步演变为"兼相爱",最后到无条件的"兼爱"。在这一演进中,被改变的并不是"爱"本身的内容或性质,而是所爱的范围。  相似文献   

8.
墨家兼爱观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兼爱与功利主义是墨家思想的两大支点,但这两点并非同时形成。兼爱的含义实际是全然无私地爱所有的人。它立足于道德的基础,但却有着更多宗教的意涵。《兼爱》上中下三篇的思想演进,是将其思想落实的必然过程  相似文献   

9.
"兼爱"是墨子在2000多年前提出的重要主张,为的是在春秋战国的动乱时期求得天下和谐,它在墨家思想体系中占据了核心地位。墨子的"兼爱"具有与儒家的"仁爱"和西方的"博爱"所不同的特质,正是这些特质让"兼爱"思想一度沉寂以后,在充满竞争的当代社会中重新大放异彩。本文试图运用逻辑分析工具,从讨论"兼爱"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出发,勾画了"兼爱"思想实现的必要和现实条件,得出结论认为:提倡和发扬墨家兼爱精神在中国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合理价值。  相似文献   

10.
“兼爱、非攻”是墨家思想的核心,通过对其这一思想的现代解读,尝试找寻墨家思想与当代中国外交的契合点,探求其对构建“和谐世界”的启示意义。“和谐世界”的构建,不仅需要中国的积极推动,更要借助多元力量,通过多种途径来完成。同时,不断完善国际法及国际机制的创设更是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1.
The context of a word consists of the other words surrounding it and the situation in which it is used.When we come across a new word in our reading,instead of looking it up in a dictionary for its definition,we can guess its meaning from its context.  相似文献   

12.
Introduction Whatisculture?Toputitsimply,culturemeansthe totalwayoflifeofaperson.Thissimpledefinitionimplies thatculturereferstothepattersofcustoms,traditions,socialhabits,values,beliefsandlanguageofasociety.As cultureissoinclusive,itincludesvirtuallyeverythingthat agroupofpeoplethink,say,doandmake.Followingthedefinitionofsociologists,theterm culturereferstothetotalpatternofbeliefs,customs,institutions,objects,andcharacterizesthelifeofhuman community.“Cultureconsistsofallthesharedproductsof …  相似文献   

13.
Chapter Ⅰ Introduction Sitting in the rocking chair,Carrie dreams her future.This is the deep impression the novel"Sister Carrie"gives us,which is written by Theodore Dreiser(1871-1945),the great American realism writer.  相似文献   

14.
The article introduces Shakespeare's tragedy "Hamlet".Hamlet wants to revenge for his father.But when the opportunity is coming,he delays his revenge.The passage analyzes the causes of his delay from Hamlet's characters.  相似文献   

15.
论凯恩斯和他的内需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诚然 ,真理的认同是社会实践的依据。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 ,西方著名的经济学家数以百计。然而 ,凯恩斯“通论”中的内需理论一直是当今世界经济学家们研究宏观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企业改革 ,发展市场经济 ,扩大就业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6.
交通投资决策是区域经济系统的一类重要决策问题,面对同样的客观投资条件及其对条件的分析研究,不同的决策者最后作出的决策很可能是不同的。其中,决策者个人的因素起了重要的作用,在协同学理论中称这一现象为“投资者构形”。笔者运用协同学这一理论,建立与分析了交通投资的决策模型。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篮球传统教学的反思,结合计算机网络和篮球项目特点,构建了"网络+课堂+比赛"的篮球教学系统。论述了网络教学体系的构成,提出篮球技术和战术网络课件是篮球网络教学设计的关键,并阐述了详细的设计方法。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根据"首因-近因"效应着重分析了学习情景的时间保持,进行了篮球课堂教学结构的重建。设计了开展正式比赛的目标设定、规则选取及角色分配方法。以网络为依托,以课堂练习为核心,以开展正式比赛为辅助,形成了新的篮球运动技能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8.
COM/DCOM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COM /DCOM的技术原理 ,分析其标准、结构、特点及其应用 ,提出了基于COM的聊天室设计模型 .  相似文献   

19.
对篮球运动价值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文献资料、对比分析和历史分析的研究方法,系统阐述了篮球运动是用身体运动对自己的身体进行改造的方式而创造价值的活动,是一种文化现象,它的价值主要体现它全面的促进个体的身体、心理、伦理等方面的发展和完善,对社会的教育、经济、文化,乃至整个社会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正确的认识篮球运动的价值体系。可以使篮球运动增强人们的健康,推动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促进社会的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20.
集体项目是我国艺术体操参加世界比赛的重点项目,对25届世锦赛及2002年中国联通杯艺术体操比赛中集体项目前6名完成得分的有关数据做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各集体队柔韧身体技术动作的完成质量较好,但现阶段我国各集体队的完成得分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具体表现为:因全套动作容量偏少,致使成套动作速度偏慢,动作力度不足;因跳步与转体技术不足而造成扣分次数较多;平衡技术不稳定;因带器械的技术和图形不好,造成扣分现象较严重;因运用器械能力不足,造成器械技术硬伤失误扣分较多。这说明我国集体项目运动员在某些身体技术和器械技术的训练上、规格上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