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访问了苏联,并同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进行了会谈。会谈结果于1950年2月14日,由中苏两国外交部长分别代表两国政府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条约全文共六条,于同年4月11日开始生效,有效期间为三十年。条约的主要目的是加强两国间的友好合作,共同防止日本帝国主义再起,防止其他国家与日本相勾结的重新发动侵略与破环和平。条约规定:—旦缔约国任何一  相似文献   

2.
建国伊始,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国际敌对势力企图孤立和封锁新中国。毛泽东率先访问苏联。在与斯大林会晤、祝寿的过程中,毛泽东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据理力争,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又不计前嫌,发展中苏友谊,从而沟通了两党首脑的思想的正常交流,澄消了历史问题,促使斯大林主动清理了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前途的错误认识和做法。在平等互利、维护世界和平的前提下,中苏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毛泽东为粉碎国际敌对势力的颠覆阴谋,为加强中国与苏联,中国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联盟,为维护中国独立自主的国际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伟大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自一九五○年二月十四日在莫斯科签订以来,到今年二月十四日已经整整五年了。全中国人民莫不为庆祝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诞生的五周年而无限地欢欣鼓舞! 中苏两国人民之间的深厚的友谊,是从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来就已建立了的。但在过去,这种友谊遭到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统治者的种种扼制,得不到发展。只有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才有可能将这种真诚的深  相似文献   

4.
1945年8月14日苏联和国民党政府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是雅尔塔会议上美苏关于远东问题秘密访定的延伸,标志着美苏大国的力量卷入了战后中国的政治发展之中,国共重庆谈判则成为美苏大国力量在中国的政治折射。毛泽东亲赴重庆既体现出战后美苏力量对中国政治发展的支配,同时也体现出了毛泽东对这种支配的抵制。  相似文献   

5.
今年2月14日是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6周年纪念日,中苏友好协会总会当天晚上在北京举行了庆祝晚会。参加晚会的有中苏友好协会总会副会长吴王章、郭沫若、刘宁一、理事会秘书长钱俊瑞和在京理事多人。参加晚会的还有苏联驻中国大使馆临时代办李海秋和使馆人员以及在京的苏联专家。参加晚会的共有1,200多人。  相似文献   

6.
在跨进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头兩个月里,正当中国人民和全世界劳动人民欢庆社会主义陣营在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和文化方面取得偉大成就的时候,又欣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約签訂十周年紀念日,因此我們更感到无比的欣喜和振奋。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第一年,把过去十年来国际形势的变化回顧一下,就不难了解,中苏同盟的締結有多么重大的历史意义了。十年来,社会主义陣营各国、民族独立解  相似文献   

7.
尽管毛泽东一再试探和要求,斯大林就是不愿废除《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而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更不想归还中东铁路。但由于中国领导人的据理力争,鉴于当时冷战的国际形势和与中国建立同盟关系的战略利益,斯大林经过权衡利弊最终转变了态度。  相似文献   

8.
一九五○年二月十四日,在斯大林同志和毛泽东同志的亲自指导下,中苏两国在莫斯科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其他协定。中苏两国的强大同盟,是保卫和平事业的可靠堡垒。  相似文献   

9.
抗战后期,美国总统罗斯福曾一步步诱导蒋介石追求“大国领袖”地位.而蒋介石本人借助美、苏对中、日单独“媾和”的恐惧心理,运用手中的“美国牌”,欲借助美国的支持确保自己在国内的统治地位.因此,中美关系在当时说穿了是一种相互利用的关系,极具功利性和自私自利主义.作为蒋介石,追逐“大国地位”只是一种形式和手段,而借助美国的支持、积蓄力量反共反人民才是其真正目的.本文拟就其史实及实质加以剖析.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近现代史》下册第十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和国防”中,对我国外交政策作了如下表述:“新中国成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具体地表现为不结盟政策”;高中三年级《思想政治》(全一册)教材也有类似表述:“我国在对外活动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和根本原则,主要表现在……不依附任何大国,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不联合一个国家去反对另一个国家;处理一切国际问题,根据其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两学科教材共同表达了相同的意思: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与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结盟。但是历史教材中,却又有1950年初中苏“双方签订《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的表述,这说明中国曾与苏联结盟,这种结盟是否违背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呢?两学科教材对结盟与独立自主的关系都没有说明,究竟结盟与独立自主是否矛盾呢?  相似文献   

11.
一、自行车中的圆周运动知识 1939年苏格兰人麦克米伦发明并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实用的自行车。自行车一出现就因其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立即风行全世界。我国是自行车的王国,总数高达数千万辆,遍及城市和农村。自行车中涉及到许多的物理知识。自行车是靠人用力踩动脚踏来提供动力,驱动后轮产生摩擦力而使自行车前进的。后轮转动就是通过链条把中轴上链轮和后轴上的飞轮相连带动的。下面结合具体例题来分析圆周运动的知识在自行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一、自行车中的圆周运动知识1939年苏格兰人麦克米伦发明并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实用的自行车。自行车一出现就因其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立即风行全世界。我国是自行车的王国,总数高达数千万辆,遍及城市和农村。自行车中涉及到许多的物理知识。自行车是靠人用力踩动脚踏来提供动力,驱动后  相似文献   

13.
朱欣 《物理教学探讨》2006,24(18):25-27
一、自行车中的圆周运动知识1939年苏格兰人麦克米伦发明并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实用的自行车。自行车一出现就因其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立即风行全世界。我国是自行车的王国,总数高达数千万辆,遍及城市和农村。自行车中涉及到许多的物理知识。自行车是靠人用力踩动脚踏来提供动力,驱动后轮产生摩擦力而使自行车前进的。后轮转动就是通过链条把中轴上链轮和后轴上的飞轮相连带动的。下面结合具体例题来分析圆周运动的知识在自行车中的应用。例1某同学骑一辆普通的自行车进行距离估测。如图所示,他测量了如下物理量:脚踏板到轮盘中心距…  相似文献   

14.
学术界探讨札兀惕忽里、宣德府、东昌,时间很长,但看法仍不一致。现在,我们也提出一个新的见解。望与同行们商讨。关于札兀惕忽里据《秘史》第134节记载,成吉思汗配合金国的军队打败塔塔儿,因功被授予札兀惕忽  相似文献   

15.
有一流行的观点是:《黄埔条约》特别规定,允许法国天主教在五口通商口岸自由传教。笔者认为,该观点是对文献史料的错误理解。  相似文献   

16.
一、本文的写作意图课文《语言与文学》选自河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王力论语文教育》。该书编入王力先生有关语文教育的文章52篇。在这部书中,王力先生把语文教育上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几乎都谈到了。  相似文献   

17.
“她”是谁? 课文第五节写到:“……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 引文中的第二个、第三个“她”是谁?有人说是刘和珍;也有人写专文说是杨德群,那么究竟“她”是谁呢?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的三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职业教育立法、构建完善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是推进职业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石。1996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下简称《职教法》),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在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发挥了保驾护航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职业教育发展中遇到了许多新的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我国职业教育事业进入了攻坚期和破冰区,因此《职教法》修订被提到了议事日程。由于职业教育具有显著的社会性特征,因此作为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的基本法,《职教法》在修订过程中需要听取来自不同方面的声音和期待。为了促进《职教法》修订工作的顺利进行,提升《职教法》的科学性、现代性和有效性,我刊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职业教育研究中心、"《职业教育法》修订实证研究"课题组联合开设了本专栏,邀请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及课题组成员畅谈《职教法》修订中的有关问题。内容既可以是我国国情的现实需要,也可以是他山之石的有益启示;既可以是系统的观点,也可以是个案的描述。形式不拘一格,篇幅可长可短。我们深切期待各方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9.
英国以林则徐在广州的禁烟为借口,发动了中国近代史上首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并以武力压迫清朝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及其附约。在这个所谓“万年和约”中,虽然没有直接地提到鸦片贸易问题,但在第4款中规定了“以洋银六百万员偿补”林则徐在虎门销毁的鸦片“原价”(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册,第31页)。这个数目是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按照鸦片假定价格每箱300元计算出来的。应当说,这个“偿补”数额是不少的:它为“偿补”英国水陆“军费”洋银1200万元的一半,又为“累欠英商甚多”的“商欠”洋银300万元的两倍。但是,贪得无  相似文献   

20.
1842年8月29日,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签订。根据条约规定,中国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1843年6月26日,经中英两国政府批准,两国代表在香港换文,从这一天起,香港岛就“正式”割让给英国了。 香港,位于广东珠江口外的东面,由香港岛、南九龙、新界三个部分所组成。其中香港岛以及附近岛屿面积为80平方公里;南九龙即尖沙咀一带以及昂船州11.1平方公里;北九龙即新界地方以及附近大小230多个海岛975.1平方公里,总面积为1066平方公里。香港原属广东省东莞县,清代改属新安县(又改称宝安),归九龙司管辖。自18世纪以来,所有外洋船只往来中国以及广东和中国沿海的交通,都以香港为必经之地,它是一个避风的良港,气候温和,交通便利,也是中国南部的一个重要商业中心和军事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