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启动,教育思想、教育理念、课程内容、教育教学方法、途径和手段等都将随之发生深刻的变革。在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同时,首先班主任的观念要更新,明白自己肩上的担子将更加沉重。班主任不再只是一个死板地教学生学习知识、生硬地向学生说教的教书匠。而应该是一个具有渊博学识,熟练业务,掌握现代教学技能,具有现代意识和创新意识,充分体现人文化教育的领导者和组织者。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标准要求同学们了解声音的特性。知道声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知道防止噪声的途径,增强环保的意识,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知识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同时,它又是人文学科。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网络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丰富的网络资源,便捷的网络技术,特别适合开展探究学习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4.
刘贺 《课外阅读》2011,(10):287-287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教师的教育理念直接影响教师的教育行为.尤其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更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现念。树立现代的教育理念。本文强调,新时代的教师应拥有责任意识、规范意识、实践意识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文章中对每种意识的论述均按两个层面进行:第一层面论述的是教师具有这些意识的必要性;第二层面根据新课程的实施要求.论述教师拥有这些意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索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尤为重要。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现代社会对人才的一个基本要求。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语文教学中要积极探索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8.
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教育的影响,是从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教育目的、课程、教学等方面的批判开始,如对现代教育总体性、传统师生关系及传统知识观中弊端的批判.要克服这些弊端,使新课程理念能真正落实到基础教育教学实践中,新课程培训者应具有几种具有建设性的后现代意识:去中心化意识、对话意识、建构意识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9.
一、以新的理念支撑自己的教学活动 伴随着高中、初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的出台、推广,确定了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创新性)为特定的应用领域的课程;规定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学科学习和探究活动,积极参予社会实践、主动进行终身学习的能力及不断拓展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需要的信息技术技能,巩固信息素养和技术创新意识的总体价值。[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在客观上引发了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一次深刻变革。实施新课程的方法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尤其是刚刚步入实验阶段的教师,面对新教材的呈现方式与要求茫然无措。“新课程异步教学方法论”,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彻底打破了新课程实施方法的瓶颈。为实现新课程教学目标,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全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